余飛清
摘 要:幼兒美育活動,既是審美教育,又是道德品質教育。本土資源融入幼兒美育活動,能輔助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美育活動成效。教師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本土資源,將其融入到美育活動中,以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本土資源;美育活動;審美教育;道德品質;全面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69-01
筆者所在的幼兒園位于清流縣,清流縣地處閩西北,水美、山奇、地靈、人杰,是“全國生態(tài)旅游縣”,客家文化氛圍十分濃厚,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傳統(tǒng)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如五金魁、閩劇、三角戲、十番鑼鼓、長校剪紙等;特色產業(yè)品種繁多,如花卉、苗木、淡水魚、天芳悅潭等;自然風光魅力無限,如北斗山、大豐山、九龍洞等;飲食文化獨特多樣,如地瓜包、兜湯、滾蒸等。如此豐富、多樣的本土資源,若得到合理開發(fā)、利用,能實現美育課程的良好構建,使幼兒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文從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方面,探討本土資源在幼兒美育活動中的合理利用。
幼兒園教育是個人發(fā)展的基礎教育階段,會對幼兒一生的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美育活動,既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教學策略,也是提高幼兒園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清流縣自然資源豐富,能夠為幼兒提供的審美對象豐富多彩。因此,教師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幼兒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過,我們身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的美是生動的、直觀的、形象的,這與幼兒思維相符合,易于幼兒接受、感知。大自然生機盎然的草木、五彩繽紛的花朵、清澈見底的小溪、綠意滿滿的大山所包含的色、味、聲、形,都是美育活動開展的活教材。教師在帶領幼兒接觸大自然的時候,應讓他們帶著一定的問題進行觀察,并給予適當的啟發(fā)、引導,還要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發(fā)現,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接觸大自然的活動中,師生和諧互動,能提高幼兒觀察事物、捕捉美的能力。例如,教師帶領幼兒去九龍公園,可對幼兒說:“孩子們,你們覺得公園里的桂花美嗎?”幼兒們積極回應,都說美。教師可繼續(xù)提問:“那你們能說說桂花為什么美嗎?”幼兒經過思考,相繼回答顏色鮮艷、有綠葉的陪襯、香氣迷人,等等。對于幼兒們的回答,教師給予認可:“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桂花的花瓣雖小,但所散發(fā)出的香氣悠長、迷人,使人心馳神往,那一朵朵花瓣在綠葉的襯托下,更顯得俏麗非常?!苯處熡杏媱澋貛ьI幼兒接觸大自然,讓他們聽一聽大自然中的聲音,看一看大自然中的景象,聞一聞草木的芬芳,能夠使幼兒對大自然有更深刻的感知,進而萌發(fā)審美興趣,提升審美能力。
1.利用飲食文化,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借助本土資源提高美育活動成效,并非額外增加教師的工作量,而是把具體的活動融入到領域活動、區(qū)角活動、主題活動、創(chuàng)造性游戲等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因此,教師應以當前的學習活動為線索,以人文與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核心,開展美育活動。例如,“滾蒸”這一清流縣家喻戶曉的本土小吃,就可與小班幼兒的泥工活動相結合。在制作“滾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先教會幼兒揉搓橡皮泥的技巧。在制作活動開始的時候,教師將充足的手工材料投放到區(qū)角內,供幼兒自由選擇并嘗試制作“滾蒸”。學習揉搓技巧后,幼兒基本都能完成任務。最后,教師可將幼兒制作的“滾蒸”投放到角色區(qū)域的美食店中,作為后續(xù)的游戲材料。此次活動的開展,以藝術領域為核心,向幼兒一日活動的多個方面進行滲透,既使幼兒學到了泥工技能,又促進了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幼兒對家鄉(xiāng)美食“滾蒸”的認識更為深刻,培養(yǎng)了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利用民間藝術,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
“五經魁”得名于清流縣李家鄉(xiāng),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間,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民間表演藝術,寄托了勞動人民祈福、避災、祛邪的美好愿望,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伴隨時代的發(fā)展,“五經魁”的服裝、道具愈加精美,舞蹈動作愈加豐富、完善,與人物性格更為契合。而這一民間藝術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因此,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將其融入到美育活動中來,以肩負起傳承地方民間藝術的重任??紤]到“五經魁”中包拯、鐘馗、雷震子的形象可能容易嚇到幼兒,教師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把他們的故事講給幼兒聽,使之漸漸接受和喜歡他們。這樣不僅能讓幼兒對“五經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還能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此后,教師可結合游戲活動,讓幼兒開始嘗試“五經魁”表演。
幼兒美育活動,既是審美教育,又是道德品質教育。本土資源融入幼兒美育活動,能輔助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美育活動成效。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本土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合理選擇本土資源,將其融入美育活動,充分發(fā)揮本土資源在幼兒美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翁麥虹.幼兒美育教學中有效策略的嘗試[J].美術教育研究,2017(20).
[2]陳秋月.執(zhí)海島風情之鑰啟幼兒美育之門——淺談加強幼兒美育的幾點做法[J].幼兒教育研究,2018(05).
[3]丁林霞.基于本土資源的幼兒美育課程建構——以古田縣幼兒園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