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性主義思潮在當今社會全面噴涌,對社會科學領域、人文思想領域、思想領域等多方面進行滲透。韓國古典小說將民間傳統(tǒng)故事和神話緊密結合,形象描繪了韓國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體現了韓國古代人民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批古代女性形象,充分展現了其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內涵。本文基于現代女性主義視角,選取韓國古典小說中極具代表性的女性文學形象,分析韓國古代女性對人生問題、兩性問題的立場與態(tài)度。
【關鍵詞】韓國古典小說;女性視角;女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韓國古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創(chuàng)作背景是在具有男尊女卑觀念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女性形象受到當時男權思想的壓迫,承受了社會的束縛與扭曲,不符合現代女性主義所倡導的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理念。由于當時男權思想的社會統(tǒng)一化,許多女性形象被進行極端地加工,創(chuàng)作受到了男性主義審美情趣的影響,大部分女性形象都具有相同特征。
一、韓國古典小說女性形象概述
韓國古代女性社會地位低下,故此許多韓國古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只是為了陪襯具有濃厚的、極端的男權主義色彩的男性角色而存在,不能作為反映古代真正意義上女性形象的參考資料。在早期的漢文小說中,女性形象長時間被社會、作家忽略,極少有作品出現飽滿鮮活的女性形象。少數漢文小說出現的女性形象都不是主人公,不能成為穿起整部小說的主要線索,更加不能反映女性真實的情感態(tài)度和心理愿望,只能通過卑微的行為和消極墮落的人生觀,體現她們對愛情愚昧的忠貞和對丈夫無條件的服從。但部分小說中以獨特視角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征和時代意識,有罕見的進步思想。她們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是韓國古代婦女對美好生活、人文精神的憧憬與向往,是她們貧瘠的生活里想要抓住又無能為力的希望。
二、韓國古典小說女性形象代表及分析
(一)智慧勇敢——《樸氏夫人傳》樸氏夫人
樸氏夫人這一女性形象出自于韓國古典小說類別中的軍談小說《樸氏夫人傳》,表現手法上主要受到我國古典小說《西游記》的影響?!稑闶戏蛉藗鳌分械臉闶戏蛉伺c我國著名古代女性形象花木蘭一樣,是一位勇猛無畏的女將軍。樸氏夫人極具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為了保衛(wèi)國家,用聰明才智將胡王擊退。在戰(zhàn)場上能奮勇殺敵,遇事也能夠果斷冷靜地處理,可謂“巾幗不讓須眉”。小說將其描述為比男人更為驍勇善戰(zhàn),具有膽量過人和學識淵博的雙重特征的文學形象,是理想中女性形象的縮影。以現實軍營生活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源于現實又超越現實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女性對于行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迫切期待,對當時女性進行了精神安慰,受到了女性民眾的崇拜。但在感情方面,樸氏夫人依然保留了韓國古典小說的固有形態(tài),即面對丈夫時因容貌丑陋感到自卑,對丈夫的一切只能默默地關注,需要靠外在容貌來博得丈夫的喜愛。樸氏夫人在兩性關系上依然處于弱勢,性格中存有消極成分。
(二)自由獨立——《春香傳》春香
春香是韓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文學名著《春香傳》中象征自由獨立的女性形象。春香是一個個性開放、思想前衛(wèi)但是能夠恪守節(jié)操、永葆純真的女人。她與小說男主角李夢龍邂逅在廣寒樓,二人一見便誤了彼此終生。在沖動的欲望和青春熱血的驅使下,李夢龍和春香都向對方交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并私自約定婚約。在被封建思想充斥的那個思想落后的時代,這樣的婚前性行為會被世人認為是有違貞潔,不符合當時的道德規(guī)范。春香情深義重,對李夢龍有著滿腔的熱忱如翡翠般的真心,為了保守自己的貞節(jié),也為了愛人李夢龍,心甘情愿承受卞學道的嚴酷刑罰,受到百般折磨后依然對自己的愛情堅貞不渝。春香是一個努力想要沖破封建思想桎梏、挑戰(zhàn)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女性形象,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她用獨立平穩(wěn)的姿態(tài),勇敢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爭取婚姻自由,表現了當時婦女對自由的渴望和對自由愛情的渴望。春香這一女性形象符合韓國古代婦女必須守節(jié)、思想又要有所創(chuàng)新的封建倫理道德規(guī)范,體現了韓國民眾審美意識的傳統(tǒng)性。女性視角下理想的女性形象是勇敢追求幸福,但相戀之人需才貌雙全,這樣即使違背了“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社會規(guī)范,也可以被大眾接受。
(三)敢做敢恨——《仙女紅袋》之姐妹鬼魂
學界普遍認為,韓國古典愛情傳奇巨著《仙女紅袋》在創(chuàng)作上,深受我國唐代傳奇作家張鷟的《游仙窟》的影響?!断膳t袋》中的主角為相親相愛的兩姐妹,她們豪門出身,家境優(yōu)渥,從小熟讀詩書。在姐姐十八歲、妹妹十六歲的時侯,她們的父母因為當時“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不顧勸阻,硬將姐姐許配給鹽商,將妹妹許配給茶賈。姐妹倆因為受到詩書的熏陶,才氣橫溢,不愿意嫁給市井之人,就此過上屈就的人生,反抗無果后,最終一起共赴黃泉。她們在陰間不知不覺度過了百年的歲月,見識了各式各類的世俗男子,全都是一介匹夫,姐妹倆從不曾將芳心暗許。一日遇見了氣宇軒昂、才氣外露的崔致遠,姐妹被他的才學所傾倒。于是三人暢所欲言,終日把酒言歡。《仙女紅袋》中的女鬼形象脫離現實,即使身體已經虛無,依然對愛情懷有美好的憧憬,在遇見愛情時義無反顧的愛情觀不合常理,而姐妹倆都對崔致遠心生好感,三人暢談人生的場景更不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體現了韓國古典小說中民眾獨特的審美情趣。
(四)柔中帶剛——《李生窺墻傳》之崔娘
《李生窺墻傳》與我國傳奇小說《鶯鶯傳》有很多相似之處,女主人公的人物構成方式相同,最終結果都是愛情悲劇,但《李生窺墻傳》更顯悲壯?!独钌Q墻傳》女主人公崔娘是一個打破傳統(tǒng)勇于追求愛情的女性角色。她的容貌沉魚落雁,吸引了去往學堂之路的李生,二人用詩中隱喻,表達了對彼此的愛意,私定終身,而后喜結連理。崔李夫妻二人十分相愛、情比金堅??墒翘煊胁粶y風云,一日紅巾軍忽然入侵,二人便失去了聯系,亦不了解對方仍在世間。李生顛沛流離,在戰(zhàn)爭結束后孤獨地回到家中。在夜半時分,崔娘突然出現在李生眼前,兩人痛哭流涕,相擁而訴衷腸。崔娘陪伴了李生多年,忽然告訴李生自己將離開,便消失了蹤跡。后來李生無意間知曉,早在戰(zhàn)亂之年,崔娘就已變成一縷魂魄。從個人情感看,崔娘對待感情率真直接,為了自己的氣節(jié),寧愿死于豺狼之腹,是一個坦誠、敢作敢當的女性形象;從社會層面看,崔娘溫柔的外表下有一顆頑強堅毅的心。她深切捍衛(wèi)民族尊嚴,保全國家大義,寧愿做刀下亡魂,付出生命的代價,人物形象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最后的亡魂陪伴、悲傷氛圍的渲染,更體現了崔娘對愛情忠貞不二、至死不渝的形象特征。
(五)近代思想——《彩鳳感別曲》之金彩鳳
《彩鳳感別曲》是創(chuàng)作于19世紀前半期的章回體古典小說。小說女性主題在朝鮮王朝時十分罕見。女主人公金彩鳳與《李生窺墻傳》的崔娘形象類似,是一個個性鮮明、反抗世俗、具有初步近代意識的女性形象。彩鳳不甘被迫作妾于沈判書旁,只言父母是被金錢瞎了眼睛,這是對封建倫理道德直接有力的反駁與挑戰(zhàn)。金彩鳳不愛富貴,和心上人姜弼成一同爭取婚姻自由權,過程艱難而漫長,風波不斷。困難翻過一重又一重,但是彩鳳沒有輕言放棄,并且對自身處境能夠正確分析,對未來有著理性的判斷,擁有著近代女性的思考方式和行動方式。彩鳳追求個性解放,跟隨自己的內心意愿行動,努力掙脫舊時封建倫理的枷鎖,同時保留了有情有義、孝順父母的傳統(tǒng)女性特征,是韓國古典小說中少數通過細膩筆觸刻畫、擁有近代思想的女性形象。
三、結束語
韓國古典小說中出現的極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產生背景都跟當時韓國社會歷史發(fā)展、國民生活狀態(tài)、思想道德觀念有密切聯系。盡管女性形象擁有了堅毅剛強、獨立自主、聰慧勇敢等美好品質,但大部分小說中展現的依然是符合韓國男性審美意識的女性形象??v觀韓國古典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守節(jié)觀念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受到了才子佳人觀念的影響,女性對于人生的主要追求在于如意郎君相伴,愛情之火永不熄滅,有時會迷失自我。大多數作品圍繞兩性關系展開,突出女性忠貞守節(jié)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凡春輝.女性主義視角下對菲茨杰拉德小說的解讀[J].北方文學(下旬),2012(1):61-62.
[2]盧冰潔,余高峰.女性主義視角下對《名利場》中蓓基·夏潑的解讀[J].名作欣賞,2016(18):65-66.
[3]吳靜.從女性主義視角看賽珍珠對《水滸傳》中女性形象的傳譯[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11):92-96.
[4]高新華,寧樂.男權社會的悲劇——女性主義視角下的潘金蓮與海斯特比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6(3):83-84.
[5]趙世昌.“多重敘事”下的女性主義解讀——評芥川龍之介《竹林中》[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5(5):37-40.
作者簡介:李曉東(1970-),女,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三級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方面: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