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燕 謝珺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血液中心 廣西 柳州 545005)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發(fā)現(xiàn)最早的1種病毒,其傳播途徑有輸血、注射或性接觸等,也可經(jīng)母體垂直傳播,人感染HTLV后可引起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cell leukemia/ lymphoma,ATL)、下肢癱瘓、熱帶痙攣性麻痹癥等疾病,甚至死亡[1]。國家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獻血者HTLV篩查試點工作,現(xiàn)將我單位2016、2017年開展試點檢測工作介紹如下。
隨機抽取本中心2016年—2017年采集的部分獻血者標本(包括來賓和河池兩中心血站集中化檢測標本)。
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北京萬泰)。EVO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F(xiàn)AME24/30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tǒng)。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使用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抗體ELISA試劑(雙抗原夾心法)共檢測三個單位無償獻血者樣本53507人份。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對初次檢測S/Co值≥1的樣本均做雙孔復查,復查任一孔S/Co≥1判為篩查反應性,送國家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做確證試驗。
2016、2017 兩年試點期間,共檢測柳州、河池、來賓三市無償獻血者樣本53507人份,初篩反應性47人份,初篩陽性率0.09%,經(jīng)確證實驗,確認陽性1人份,確證陽性率0.002%,見表。
表 2016—2017年柳州地區(qū)HTLV檢測情況[n(%)]
HTLV感染可致嚴重的后果,通過血液制品或血液是傳播HTLV的最有效途徑,文獻報道約15%~16%的感染是由于輸入感染HTLV-Ⅰ/Ⅱ的血液。預防或控制HTLV-Ⅰ/Ⅱ通過輸血感染,要加強獻血者篩查。從1988年開始,歐美韓、日以及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qū)都把HTLV-Ⅰ/Ⅱ抗體血清學列入獻血者的常規(guī)篩查檢測項目,這對降低HTLV-Ⅰ/Ⅱ經(jīng)輸血傳播起到重要作用[2]。我國HTLV感染在普通人群中很低,并且HTLV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因此,國家目前尚無相關法規(guī)明確獻血者需要進行HTLV篩查,只在廣東、福建、浙江等流行率相對較高的地區(qū)實施了獻血者HTLV篩查[3],而對大部分地區(qū),國家從2016年開始進行HTLV試點篩查工作。
本次調(diào)查共檢測柳州、河池、來賓三市無償獻血者樣本數(shù)53507人份,初篩反應性47份,初篩陽性率0.09%,確認陽性1份,確證陽性率為0.002%。柳州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陽性率遠低于福建莆田地區(qū)篩查陽性率為0. 35%,確認陽性率0.10%;廈門地區(qū)篩查陽性率為0.04%,確認陽性率0.02%;寧德地區(qū)確認陽性率0.34%;屬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區(qū)或低發(fā)區(qū)。
HTLV-Ⅰ/Ⅱ病毒主要寄生于人類淋巴細胞,以細胞-細胞形式傳播,血漿中不會存在。
HTLV-Ⅰ/Ⅱ的傳播跟輸入的細胞成分相關,為減少傳播風險,要用經(jīng)過濾除的白細胞血漿制品。對濃縮細胞或全血綠白,尤其細胞成分經(jīng)過濾白已經(jīng)取得良好效果[4]。通過研究,HTLV-Ⅰ/Ⅱ的感染力與血液儲存時間為反比,儲存時間14d以上不會傳播HTLV-Ⅰ/Ⅱ[5]。
綜上所述,柳州地區(qū)屬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區(qū)或低發(fā)區(qū),綜合考慮HTLV的檢測成本、危害性等方面,將HTLV納入無償獻血者常規(guī)篩查項目不可行,但為降低HTLV 輸血過程中的傳播風險,可輸注儲存14d以上的濾白血液或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