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知俊
現在的學生怕閱讀、困于閱讀的現象已非個例,要使學生跳出這個怪圈,愛上閱讀、用心閱讀,批注式閱讀是一種好方法。批注式閱讀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探究質疑、自我展示等主要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促進其文本解讀能力的不斷提升。筆者結合平時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做法,對這一學習方法談一些個人看法。
1.課前做足功課,為文本學習打牢根基
批注式閱讀看似簡單,其實不然。這其中包括兩個方面的準備:一是教師的準備,另一個是學生的準備。教師的準備主要是教給學生批注的方法;學生的準備主要是自己要活動起來,在文本上留下課前預習的筆跡。課前想做足功課,著重要抓好兩種方式的批注,即知識性批注和理解式批注。知識性批注是學習一篇課文的切入點,學生可以借助身邊的學習工具、學習資料對文章最基本的知識進行批注,這也是考查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如:學習《愛蓮說》時,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簡介、“說”這種文體、文中的字詞等基礎內容做批注。學習沈從文的《端午日》時,讓學生去查找資料看看湘西風情、湘西風俗、賽龍舟、等,“捉鴨子”到底是個怎樣的情況,以及在端午時節(jié),湘西的鄉(xiāng)土人情跟我們這邊有什么區(qū)別等。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的批注,學生不能局限于對課本上已有資料的注釋,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預習方面要“廣”,要“雜”,這是為接下來的文本理解起好頭、邁好步。說到理解式批注,從字面就可以看出,理解式批注著重于對文本的理解,它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將自己的理解、感想及時批注在文本上。以《老山界》為例,在學習《老山界》時,作者在翻越老山界的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寫到了紅軍部隊,文章有段文字是著重描寫星光與火把構成的“奇觀”——“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在這里,作者從仰視的角度來寫景,通過寫火把的形狀——“之”字形,以及“一直連到天上”,不僅寫出了火把的數量多,也反映了山路的高險、陡峭。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學生的理解可能會多種多樣,作為教師要允許多樣性理解的出現,不要強求答案的統一性。
2.課中思維碰撞,走進文本,同人物對話
在課堂上采用批注式教學,教師要著重抓好“放”和“收”。這看起來好像簡單,但其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師很好地統領課堂?!栋讞疃Y贊》是一篇傳統的散文,記得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交流自己的批注時,出現了有趣的一幕,課文中有句話是“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它是樹中的偉丈夫”,有個學生的批注帶有自己的理解,教師讓他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說,這里的“好女子”與“偉丈夫”是不是矛盾?看到學生提的這個問題后,教師并未急著給學生答案,而是從文章的寫作背景、文章主題等方面引導學生理解這段文字的內涵。從文字敘述當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方的抗日軍民、對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始終懷有敬佩之心、贊美之情,他不是輕視白楊樹,而是有意宕開一筆,為下文贊美白楊樹蓄勢,與最后一句的“它是樹中的偉丈夫”是同一種情感,都是在贊美白楊樹,說到這里時,筆者適時推出了此處所運用的寫作手法——欲揚先抑。有個學生聽了之后,不禁高聲說道:“茅盾的作品真矛盾啊?!睆倪@個事例當中就可以看出,在課堂展示階段,學生會有很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關鍵是教師要會引導,對學生的答案不能簡單地說個對與錯,而是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學會跟文本對話。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應對學生供的所以批注都全盤肯定,對那些文本理解偏差的也要堅決說不,否則就是誤導,就是對真理的退讓,因此,課堂呈現批注是對教師的考驗,教師要辯證學會“放”與“收”,做到“收”“放”自如。
3.課后反思總結,在練筆中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在課后練筆時,教師在材料的選擇上應遵循從短到長、從簡到繁的原則,將課堂上的所學方法、知識點盡量對應遷移到課外文本上,讓學生在課外練筆中獲得成功。否則,學生還是會按照自己的套路來,那就失去了這種方式的價值。以《陳太丘與友期行》一課為例進行說明,對于這篇課文,學生在課堂上已經掌握了下列主要內容:a.主要字詞——太丘舍去(離開),尊君(對別人父親的敬稱)在否,下車引之(代元芳),元芳入門不顧(回頭看)。b.主要句子意思。c.對課文內容的理解——(1)用原文回答“友人慚”的原因。(2)對陳太丘、陳元芳、友人三個人的評價。(陳太丘——守時守信;陳元芳——懂禮貌、落落大方的孩子;友人——不守信、無禮,但能知錯就改)(3)學習了本文之后,給你有哪些啟示?(做人要講誠信、對人要有禮貌等)在課后練筆時,教師要加以選擇,有些文章太長太深不太適合初中生閱讀,經過選擇,《薛譚學謳》可以與《陳太丘與友期行》相對應,因此,讓學生完成相應的批注練習??梢宰寣W生完成批注練筆的內容有:a.文中主要字詞含義——未窮青之技,秦青弗止,響遏行云。b.主要句子意思。c.文章內容理解——(1)你認為薛譚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如果有,請你說說看。(2)讀了這篇文章之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這樣對應起來,學生能很好地運用課堂所學技法指導實際運用,長期反復練筆之后,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一定會有所提升。
結語
批注式閱讀是學生根據用自身的理解對文本文字進行解讀品評,能夠觸摸到文字的溫度,使其可以在閱讀之路上不斷追尋文字的深度和廣度,在交流探討中實現思維的碰撞,進而激起課堂生命的和諧共振,實現新課標提倡的有效自主閱讀,此方法值得教師不斷推廣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