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瑞
【摘 要】新課改的全稱為新一輪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其目的在于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體系。新課改強調素質教育,既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又強調為學生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初中語文教學立足于課內,放眼于課外;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立體型、全方位向課外延伸、輻射,才能適應新課改的理論要求和發(fā)展,才能適應教與學的互相協(xié)調,才能強化高效課堂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走進;教學;初中語文;新課改理論;高效課堂
1.初中語文教學要立足課堂,一線教師要改變“所思”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學會利用教學教材儲存能量。初中語文課本上所選的內容,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應將這些作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范本,要求初中學生學習并掌握文章的精髓,融會貫通為自己的知識。此外,教學不能局限于課本,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課本為范本,多讀書讀好書。教材是基礎中的基礎,能夠“誘發(fā)”學生對“文學”的熱愛。筆者結合多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認為:
一線教師要增進對語文課本的理解,把重點轉移到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寫法的學習、文章中人文精神的領會中。在認真研究課本的基礎上,閱讀、參考大量課外讀物、網(wǎng)絡資料,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積和認知深度。及時準確地了解自己所教學生對語文課程的接受廣度和深度,把握自己在課堂中所講課文內容的容量和含量。
2.初中語文教學要放眼課外,一線教師要改變“所學”
教材內所選文章都很有代表性,但畢竟數(shù)量有限、文體有限,唯有放眼課外書籍,才能達到博覽的目的,才能實現(xiàn)文以載道的理解和要求,教師應使學生具備堅實的語文知識、健康的人格,使之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因此,學生不能單純地讀文章,還應該選擇豐富多彩的課程,比如:文學、美術、音樂、書法、攝影等多學科的知識,使自己成為全面發(fā)展型人才。
2.1讓學生“愛”語文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祖國燦爛豐富的歷史文化入手,特別是古今名篇佳作,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現(xiàn)實生活,用現(xiàn)代人的思想意識去引導,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真正使學以致用、熱愛文學。教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的講解,能使學生完全理解、掌握每個古典、每句古語、每篇美文。
2.2讓學生“練”語文
練習語文的范圍和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2.2.1聽
聽就是教師講好、學生聽懂,教師講精、學生聽好,教師講的神奇可敬、學生聽的神色飛揚??傊?,要使學生在課堂上聽講專心,越聽越愛聽,產(chǎn)生“聽不夠”的欲望。
2.2.2讀
愛聽的學生愛說,愛說的學生愛讀,雖然不是固定的規(guī)律,但總有促進作用和連動性質,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2.2.3寫
寫是語文學習的綜合運用和發(fā)揮,從小學、中學到高中直至大學,愛寫的人總會越寫越好,且少不了愛聽、愛說、愛讀,最終愛寫的發(fā)展過程。
2.3讓學生“用”語文
語文的知識面很廣、作用很大、影響很深,不論學文科還是學理科,語文都是不可缺少的科目;用就是把所學的語文知識在考試時寫出來、在工作時寫出來、在觀察時寫出來、在思考時寫出來,作用于個人、集體、社會;教師平時督促學生寫日記、作文和實踐報告,鼓勵學生將學到的語文知識加以運用,既能起到加強記憶的作用,還能使學生產(chǎn)生文學創(chuàng)作的欲望。教師要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多用語文課文、多用教冊范例、多用課外讀物,引導、督促學生加強個人用語文寫文章的愛好,提高寫作水平,成就學生用語文的能力。
3.初中語文教學要順其自然,一線教師要改變“所教”
初中語文中的文體具有時代性,具有鑒賞力,才能發(fā)揮學習的價值;教師在課內課外的實際培養(yǎng)與學習過程中,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古代的、近代的、現(xiàn)代的,詩詞、散文、小說,淺顯的、中等的、高深的等,這樣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長”發(fā)揮自己的“文化能量”,顯示自己的文學才能,能使學生自由地暢游在學習文化、接受知識的環(huán)境中。這里講的“所教”,是指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理論的指導下,采取新型的教學方式,引導、督促學生自覺學習,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而不是以前的強教硬灌機械模式,是靈活運用教學手法,創(chuàng)造和諧氛圍激活興趣課堂。具體做法主要有:
3.1引導閱讀,喚起興趣
不論是課本課文、課外書籍、網(wǎng)絡資料,只有在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閱讀,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可能會偏離正軌,所以,教師的引導十分重要。
3.2引導閱讀,強化思維
課本課文、課外資料、網(wǎng)絡文章等,都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閱讀、思考。現(xiàn)在很多閱讀資料、網(wǎng)絡圖文等,大多存在不健康因素,學生年齡輕難免經(jīng)不住誘惑,一旦被市場盜版書籍、網(wǎng)絡圖文的不健康因素誘惑,甚至入迷,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指導學生閱讀,不但能使學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實用性、健康性和理解性,更重要的是能夠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老進行閱讀檢查、評估,以全面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
3.3引導閱讀,培養(yǎng)感情
閱讀情感最難培養(yǎng)也最難發(fā)現(xiàn),最好的發(fā)現(xiàn)方法是通過閱讀學生的日記、隨筆、作文等。教師應該利用批改作文、演講比賽、宣讀作品的機會,引導、培養(yǎng)和加強的閱讀情感。
新課改的目的在于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體系,雖然初中語文教學已在新課改理論指導下奠定了高效的課堂基石,但仍有很多經(jīng)驗需要總結、運用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