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里的種類短語與次類指稱*

      2019-08-29 08:23:30方清明
      語言科學(xué)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回指熊貓定語

      方清明

      華南師范大學(xué)國際文化學(xué)院 廣東 廣州 510631

      1 引言

      漢語里,像“這種狗”或“一種狗”這類含有量詞“種”的名詞性短語可稱為種類短語。雖然學(xué)界長期對量詞“種”有所探討,但多限于概念介紹或歸類性探討,如趙元任(1979:267)、呂叔湘(1999:688)等把“種”歸為集合量詞。朱德熙(1982:42)注意到抽象名詞與“種”的搭配。俞士汶等(1998:55)等把“種”歸為種類量詞。

      劉丹青(2002)對漢語類指的句法、語義屬性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其中多處探討了種類短語的指稱問題。高順全(2004)對量詞“種”的認識值得注意,高文認為漢語的“種”是一個很特別的量詞,它和一般的集合量詞如“群、包、批”等不同,它實際上是個分類量詞。高文還指出了“這/那+種+名詞”的通指(本文稱“類指”)用法,但沒有深入探討。

      綜上,現(xiàn)有研究對人們了解“種”的性質(zhì)無疑具有啟發(fā)作用。但坦率而言,目前關(guān)于種類短語自身的研究成果較為有限,正面深入研究種類短語的文獻鳳毛麟角。其中,種類短語的類指問題還停留在一種陪伴性的附帶討論層面。鑒于此,本文在前賢基礎(chǔ)上,探討以下幾個問題:1)種類短語的判定;2)指稱的重新分類,次類指與種類短語的指稱屬性;3)相關(guān)指稱形式與量化成分的共現(xiàn);4)“這種NP”與“一種NP”的功能分析與比較;5)結(jié)語。

      2 種類短語的判定

      “種”與名詞搭配,存在兩頭清楚,中間模糊的情況。兩頭是指不能搭配和能搭配,中間情況是指可能性搭配。下面分別論述。

      2.1 不能與“種”搭配的名詞類別

      量詞“種”的使用頻率僅次于量詞“個”,它與名詞搭配的范圍極其廣泛,但也不是無所限制。下面的情況一般不能說(*表示不能說;如無特殊說明,“?”表示可能性)。例如:

      (1)a.專有名詞:*這種北京|*一種北京|*這種張三|*一種張三(1)傳統(tǒng)研究籠統(tǒng)地談“種”與名詞能否搭配,這容易引起混亂。本文把“種”與名詞搭配的情況細分為“這種NP”“一種NP”和“三種NP”。這三種短語的搭配能力大致依次遞減?!皟煞NNP”有非計量用法,如“這是兩種情況”意思是“這是不同的情況”?!叭NNP”一般為真正計量。

      b.時間名詞:*這種今天|*一種今天|*這種世紀|*一種世紀

      c.稱呼名詞:*這種先生|*一種先生|?這種哥哥|*一種哥哥

      d.屬性名詞:*這種色情|*一種色情|*這種師范|*一種師范

      例(1)顯示有四類名詞一般不與“種”搭配,這可以從“種”和這些名詞各自的特性來分析?!胺N”在數(shù)量上具有類別性和“非個體性”(劉丹青 2002)。例(1)a里的專有名詞的所指具有唯一性,這與“種”的語義特征矛盾。例(1)b里的名詞,其自身不具有分類性。要注意的是,例(1)c里的名詞雖不需要分類,但是可以帶個體量詞計量,試比較“三個哥哥、*三種哥哥”。另外,“這種哥哥”在特殊語境下有說的可能性,如“他怎么會有這種哥哥?”,此時“這種哥哥”表示某種評價意義,而非真正的分類計量。例(1)d里的屬性名詞是對其它名詞進行分類,自身不具有分類性。如“色情小說”是“小說”的下位類別,人們不需要對“色情”自身做出分類。

      2.2 能與“種”搭配的名詞類別

      這類名詞與“種”搭配,不僅在句法上、語義上能接受,而且在一定真實文本中能滿足基本的出現(xiàn)頻度,具有一定復(fù)呈性,這種搭配可稱為現(xiàn)實性搭配(詳后)。這類名詞大致可以可分為三種情況,基本范疇名詞、上位范疇名詞和典型抽象名詞,如例(2)-(4)。

      例(2)里“花”屬于基本范疇名詞,類似的還有“草、菜、茶、狗、鳥、魚、蝦、蟲”等。例(3)里“家具、商品”屬于上位范疇名詞。以“家具”為例,它的下位可以是“中式家具、西式家具”,也可以是“桌、椅、板凳”等。無論如何區(qū)分其下位,我們都可以而且需要對“家具”做出分類。例(4)里“情況、方案”是典型的抽象名詞。上述三類名詞與“種”搭配都具有切實的現(xiàn)實性,在語料庫里均有相當?shù)膶嵗l率(token frequency)支撐。如檢索“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發(fā)現(xiàn),“花”的相關(guān)搭配分別是“這種花<157>”“一種花<114>”“三種花<7>”。

      (2)a.這種花|一種花|三種花 b.這種草|一種草|三種草

      (3)a.這種家具|一種家具|三種家具 b.這種商品|一種商品|三種商品

      (4)a.這種情況|一種情況|三種情況 b.這種方案|一種方案|三種方案

      2.3 種類短語的可能性搭配

      2.3.1現(xiàn)實性與可能性(actuality and possibility)

      它們原是哲學(xué)上相互對立而聯(lián)系的一對范疇。“相對不可能性而言,可能性不是不可能的,它不排斥成為現(xiàn)實?!?景君學(xué) 2005)可能性是演變?yōu)楝F(xiàn)實之前的潛在的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是不穩(wěn)定的??赡苄泽w現(xiàn)了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多樣性、復(fù)雜性、曲折性和特殊性。

      2.3.2可能性搭配

      可能性搭配(2)種類短語因可能性搭配而難以判斷,這類似于趙元任(1979:79)論述語素的識別一樣。如何確定語素是困難的問題,介乎二者之間的例子很多。趙先生認為,“比較可取的辦法是采用讀書識字的人的最大限度的分析,而不采用文化程度較差的人的分析,因為程度之差是漸變的,不容易得出一致的結(jié)果”。本文主要利用超大規(guī)模的BCC漢語語料庫,它就好比文化程度較高的人一樣。另外,可能性搭配與超常搭配、臨時搭配、變異性搭配、修辭性搭配有著密切關(guān)系,但側(cè)重點不盡相同??赡苄源钆渲卦诳赡苄?,主要從頻率方面來判斷。它并不一定要體現(xiàn)新創(chuàng)性、個人使用風(fēng)格或特殊的修辭色彩。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它直接影響到種類短語的判定。所謂可能性搭配是指這種搭配在句法上或語義上可能可以接受,但在一定真實文本中不能滿足基本的出現(xiàn)頻度,不具有復(fù)呈性。可能性“在一般表達中很少、通常也很難出現(xiàn)。不過它們在現(xiàn)實中又不是不可能出現(xiàn),如果具備了某種特殊的條件,一旦需要,是可以出現(xiàn)的”(蔡淑美和施春宏 2007)。例如,人們會很容易判斷“三個豬肉”不合法,并且一般不會存在異議。但是人們在判斷“三種豬肉”時就會存在可能性方面的困難。大腦會利用現(xiàn)有知識和認知,假設(shè)和容忍“三種豬肉”的合法性,例如“小王今天想吃三種(做法的)豬肉,蒸的,煮的、炒的”,以至于最終認為它有可能合法。但事實上,這種搭配難以得到實例頻率的支撐。經(jīng)語料庫檢索,“三種豬肉”的說法屬于零頻現(xiàn)象(3)我們檢索了三大語料庫,“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581,794,456字符);“國家語委現(xiàn)代漢語通用平衡語料庫”(19,455,328字符);“北京語言大學(xué)BCC語料庫”(規(guī)模約150億字)。這三個語料庫里“三種豬肉”的頻率均為零。,因此我們把“三種豬肉”稱之為可能性搭配。

      可能性搭配的存在與“種”的分類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分類具有普遍性和無限可能性(潛在性)?!胺诸惒皇且淮慰梢酝瓿傻模踔量梢杂貌煌臉藴室恢狈窒氯?。”(高順全 2004)某種事物需不需要分類,如何分類等,這與事物的性質(zhì)、功能以及人們對該事物的認識相關(guān)。分類的普遍性、潛在性、復(fù)雜性和特殊性直接導(dǎo)致大量可能性搭配的存在??梢哉f,可能性搭配是種類短語的一大特質(zhì)。例如:

      (5) a.部位名詞:這種鼻子<3>|?一種鼻子|?三種鼻子(4)“<3>”表示真實文本中出現(xiàn)3次。在語料庫里,可以把頻次在1到10之間的搭配看作低頻現(xiàn)象。從不可能到可能性再到現(xiàn)實性,這是一個連續(xù)統(tǒng)現(xiàn)象,如何量化操作,頗有難度。

      b.職務(wù)名詞:?這種經(jīng)理|?一種經(jīng)理|?三種經(jīng)理

      c.學(xué)位名詞:?這種博士|?一種博士|?三種博士

      d.關(guān)系名詞:這種丈夫<7>|一種丈夫<1>|?三種丈夫

      e.不可數(shù)名詞:這種水<5>|一種水<3>|?三種水

      f.下位范疇名詞:?這種百褶裙|?一種百褶裙|?三種百褶裙

      例(5)里的名詞與“種”搭配在語感上有接受的可能,但都屬于低頻或者零頻現(xiàn)象,因此它們屬于可能性搭配。如例(5)a,類別主要就單個事物的整體層面而言,人們很少在部分層面(部位名詞)計量類別問題,因此需要表達“三種鼻子”的可能性較小(可以假設(shè)特定的語境下存在,如整容醫(yī)生區(qū)分出“三種鼻子”)。

      要注意的是,名詞面廣量大,加之名詞個性差異較大,即使深入到名詞的次類范疇,這種可能性搭配分析依然有可能顆粒度較粗。例如,同是關(guān)系名詞,“?三種丈夫”為可能性搭配,但是“三種朋友”有一定的出現(xiàn)頻率,它是現(xiàn)實性搭配。這與關(guān)系名詞還能分次類有關(guān),“丈夫”為單指關(guān)系名詞,而“朋友”為多指關(guān)系名詞,后者具有分類方面的需要。再如關(guān)系名詞“父母”不能個體計量(*三個父母),卻有可能進行種類計量(?三種父母)。

      “說有易,說無難”,語料庫里未出現(xiàn)的實例,不能證明現(xiàn)實語言里就一定不說。但反過來說,語料庫里低頻或者零頻的組合一般都有其特異性。可能性搭配在語義或語用方面往往有特定的功能。仔細觀察上述低頻用例,它們并不是對NP進行常規(guī)的種類劃分。例如:

      (6)白興兒的爺爺是這種手,他的兒子還是這種手,人叫白連指兒。(陳忠實《白鹿原》)

      (7)a.城鄉(xiāng)同飲一種水。 b.世界上任何一種水都不會比冰還冰。(古龍《劍神一笑》)

      例(6)的“這種手”指出了“手”這個類別的特異性,即“連指兒”,以區(qū)別于正常的手。這是“指示一類以別其余”(呂叔湘 1985:202),而不是真正的種類計量。例(7)a的“一種水”意思為相同的水。例(7)b里“任何一種水”意思為所有類別的水。例(7)里的“一”不能被其它數(shù)詞替換,因為這種用法的“一”原本就不在計數(shù)(劉世儒 1965:71)。

      2.4 “這種NP”“一種NP”與“三種NP”在搭配可能性方面的差異

      經(jīng)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NP”“一種NP”與“三種NP”搭配的可能性存在差異。其中,表示計量的“三種NP”搭配所受限制最多。相關(guān)影響因素分析如下。

      2.4.1 名詞的范疇層次

      從知識本體(ontology)來看,下文例(8)的“花”是基本范疇名詞,屬于通用常識本體,“蘭花”是次范疇名詞,介于通用常識本體與領(lǐng)域本體之間。“線葉春蘭”是次次范疇名詞,屬于專業(yè)領(lǐng)域本體?!斑@種”“一種”似乎受范疇層次的影響較小,它們能修飾三種層次的范疇名詞。但是表示計量的“三種”則與范疇層次密切相關(guān),范疇層次越低,接受“三種”修飾的可能性越小。如“?三種線葉春蘭”只能看作可能性搭配。

      人們辨認“三種花”要比“三種蘭花”來得容易,而辨認“三種蘭花”又比“三種線葉春蘭”容易。能區(qū)分“三種線葉春蘭”已經(jīng)完全超出常識,需要專門領(lǐng)域知識的介入。越是上位的名詞所概括的對象范圍越大,內(nèi)部同質(zhì)性越小,因而可計量分類性就越大;而越是下位的范疇名詞所概括的對象范圍越小,內(nèi)部同質(zhì)性越高,因而其計量分類性也就越差。例如:

      (8)a.基本范疇名詞:這種花|一種花|三種花

      b.次范疇名詞:這種蘭花|一種蘭花|三種蘭花

      c.次次范疇名詞:這種線葉春蘭|一種線葉春蘭|?三種線葉春蘭

      2.4.2 名詞出現(xiàn)的頻率

      名詞常見與否(使用頻率),即名詞所代表事物的熟悉程度也會影響可能性的判定。例如“蘋果、葡萄、香蕉、梨”常見,而“文冠果、香榧”則不太常見。顯然,人們說“三種蘋果”的可能性要遠遠高于“三種文冠果”。

      2.4.3 修飾語的復(fù)雜程度

      “從NP的類別來看,根據(jù)NP里名詞前是否出現(xiàn)其他修飾語和限定成分,可以把NP分為簡單NP與復(fù)雜NP?!?王燦龍 2003)這種區(qū)分也會影響可能性的判定。例如:

      (9) a.這種人|這種老人|這種百歲老人

      b.一種人|一種老人|?一種百歲老人

      c.三種人|三種老人|??三種百歲老人

      從可能性方面來說,例(9)c里,“三種百歲老人”的可能性是最小的。相關(guān)的解釋是,“老人”是人的一種分類,而“百歲老人”又相當于“老人”的下位分類?!鞍贇q老人”相對于“人”屬于次次范疇,這時候如果再帶上修飾語“三種”,那就是次次次范疇,這在現(xiàn)實語言中出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從本質(zhì)上來說,復(fù)雜NP與次范疇名詞或次次范疇名詞有對應(yīng)性,而簡單NP與基本范疇名詞或上位名詞有對應(yīng)性。

      2.5 種類短語搭配的統(tǒng)計分析

      如前所述,標準不同,直接影響種類短語的判定。本節(jié)以俞士汶等著《現(xiàn)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詳解》(簡稱“《詳解》”)名詞表里的前400個名詞為封閉語料進行考察。如表1:

      表1 “種”與400名詞搭配情況比較

      序號BCC語料庫《詳解》1這種NP(249例)2一種NP(197例)177例3三種NP(111例)

      《詳解》沒有說明判定種類短語的標準,如果僅從表1里的表面數(shù)據(jù)來看,《詳解》與BCC語料庫的“一種NP”最為接近。但是從實質(zhì)來看,兩者有較大差異。最大不同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類,在BCC語料庫里出現(xiàn)“這種NP、一種NP、三種NP”實例頻率,而《詳解》認為不能受“種”修飾的名詞有44個。例如:

      (10) a.BCC:這種愛情<512>|一種愛情<5>|三種愛情<9> 《詳解》:X種愛情<0>

      b.BCC:這種報告<57>|一種報告<6>|三種報告<1> 《詳解》:X種報告<0>

      c.BCC:這種成績<106>|一種成績<13>|三種成績<1> 《詳解》:X種成績<0>

      d.BCC:這種承諾<116>|一種承諾<347>|三種承諾<2> 《詳解》:X種承諾<0>

      e.BCC:這種比喻<112>|一種比喻<132>|三種比喻<5> 《詳解》:X種比喻<0>

      以例(10)a為例,在BCC語料庫里,“這種愛情、一種愛情、兩種愛情”都有一定的實例頻率,這些數(shù)據(jù)是客觀真實存在的,而《詳解》認為“愛情”不能與“種”搭配。依前文所述,綜合來看,“種”與這些名詞搭配時,均可以看作現(xiàn)實性搭配。

      第二類,BCC里未出現(xiàn)“這種NP、一種NP、三種NP”實例頻率,而《詳解》認為能受“種”修飾的名詞達到29例,例如“暗鎖、八寶菜、磅秤、保管員、壁燈、彩旗、長勢”,等等。

      上述兩類合計73例,占總數(shù)的18%。這一統(tǒng)計再次說明,種類短語的判定極其復(fù)雜。我們需要明確判定標準、區(qū)分可能性搭配與現(xiàn)實性搭配,考慮“這種NP”“一種NP”與“三種NP”在可能性搭配方面的差異。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對種類短語的判定做出較為客觀的分析。

      3 “次類指”與種類短語的指稱屬性分析

      3.1 對指稱系統(tǒng)的重新分類

      徐烈炯(1995:257)、徐烈炯和劉丹青(2007:139)對指稱進行了分類,如圖1所示。他們認為,第一層分為類指和非類指;第二層把非類指分為有定的和無定的;第三層把無定的分為有指的和無指的。這一分類體現(xiàn)了單向等級性,忽視了交叉性。如“有定”之下是否可分為有指的和無指的;類指之下是否存在有定與無定之別。

      就本文關(guān)注的類指來看,我們認為有必要區(qū)分整體類指(熊貓)和次類類指(簡稱“次類指”,由種類短語充當)。次類指又可以分為有定次類指(這種熊貓)和無定次類指(一種熊貓)。與類指相對的,我們明確稱之為個體指(由“個體量詞+NP”充當),個體指可分為有定個體指(這只熊貓)和無定個體指(一只熊貓)。本文暫不考慮有指/無指的情況,如圖2所示。

      圖1 徐烈炯(1995:257)等的指稱分類

      圖2本文的指稱分類

      個體名詞表達整體類指,個體量詞NP表達個體指,而種類短語表達次類指。例如:

      (11) a.熊貓很可愛。 b.這種熊貓很可愛。

      c.有一種[*一種]熊貓很可愛。 d.這只熊貓很可愛。

      e.有一只[*一只]熊貓很可愛。

      觀察上述用例,例(11)a里“熊貓”指稱熊貓這類動物的整體,表達的是整體類指。例(11)b里“這種熊貓”指確定的一種熊貓,但具體哪一只或哪幾只并不確定,它“形成了一個以次類為單位的集合”(鄭偉娜 2015),表達的是有定次類指。注意這里的“有定”是指熊貓類別為有定,而個體可能依然是無定的。例(11)c指存在一種熊貓,表達的是無定次類指;例(11)d里“這只熊貓”指在真實世界能夠確定的一只熊貓,表達的是有定個體指;例(11)e指存在“一只熊貓”,表達的是無定個體指。

      3.2 次類指的指稱特點

      3.2.1 次類指與整體類指不盡相同

      整體類指涵蓋次類指,次類指是整體類指的子集。它們在語義上有所不同,下例里的“?”表示可接受度較低。例如:

      (12)a.熊貓愛吃竹子。 b.?這種熊貓愛吃竹子。

      c.這種熊貓不愛吃竹子。 d.這只熊貓愛跑步。

      劉安春(2003)指出類指句與偶發(fā)句的差異,類指句里出現(xiàn)“屬性謂語”(劉丹青 2002),類指句表達的是“事物永遠不變的、趨于穩(wěn)定的一般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是對一系列個別事件或場景的規(guī)律性的概括”。名詞的非個體性(即“類指”)與形容詞的客觀屬性是天然關(guān)聯(lián)的。它“表達一種自然規(guī)律或社會公約。如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有各自的類特征,類特征是其自然常態(tài)”(李勁榮 2013)。如例(12)a里“愛吃竹子”是熊貓的習(xí)性,屬于常規(guī)表達。它“不排除個別熊貓反常地不吃竹子”(劉丹青 2002)。偶發(fā)句里多出現(xiàn)“事件謂語”,表現(xiàn)的是事物臨時的性質(zhì)或非常規(guī)的狀態(tài)。例(12)b屬于偶發(fā)句,因為它表面上指有一類熊貓愛吃竹子,但同時卻又暗含著其它類的熊貓不愛吃竹子,而這一暗含是不符合熊貓常規(guī)生活習(xí)性的。作為整體類指的熊貓不可能區(qū)分出愛吃竹子的和不愛吃的兩個常規(guī)次類,所以例(12)b可接受度不高。例(12)c以一種反常規(guī)狀態(tài)存在,信息量大增,語法上比例(12)b自然,它暗含其它種類的熊貓都愛吃竹子。例(12)d也屬于偶發(fā)句,因為熊貓一般不愛跑步。

      總之,個體名詞表達整體類指,適合描寫自然規(guī)律或者社會公約,即“典型的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類的表現(xiàn)形式是光桿普通名詞”(高順全 2004),這種情況不適合用次類指形式。

      3.2.2 次類指與個體指也不相同

      以例(13)、(14)為例,“這種花有三朵”可以說,而個體量詞具有個體性(也稱個體化),“這朵花”就是一朵,因此不能說“*這朵花有三朵”。在數(shù)量上,種類短語涵蓋個體量詞NP,而個體量詞NP又涵蓋部分量詞NP(指整體-部分關(guān)系里的部分)。它們是遞相包含關(guān)系,“一種花”多于等于“一朵花”,而“一朵花”多于等于“一瓣花”。例如:

      (13)這朵花|*這朵花有三朵|這朵花有三瓣

      (14)這種花|*這種花有三種|這種花有三朵|這種花有三瓣

      3.3 整體類指、次類指、個體指與量化成分

      整體類指、次類指、個體指與量化成分(5)關(guān)于量化成分,徐烈炯和劉丹青(2007:165-175)分為全量、分量、計量。曹秀玲(2008:199)把全稱限定詞分為統(tǒng)指、分指和整指三大類。基于此,本文考察統(tǒng)指、分指、任指、存在量、計量等形式。的共現(xiàn)存有差異。例如:

      (15)統(tǒng)指:a.所有熊貓|全部熊貓 b.?所有這種熊貓|?全部這種熊貓

      c.*所有一種熊貓|*全部一種熊貓 d.*所有這只熊貓|*全部這只熊貓

      e.*所有一只熊貓|*全部一只熊貓

      從例(15)可以看出,只有表整體類指的個體名詞能與統(tǒng)指詞“所有、全部”共現(xiàn)。次類指和個體指基本上都不能與統(tǒng)指詞搭配。

      存在量化成分“有些”的情況與統(tǒng)指情況類似,茲不贅述。下面再看分指的情況,例如:

      (16)分指:a.*每熊貓|*各熊貓 b.*每這種熊貓|*各這種熊貓

      c.每一種熊貓|各(一)種熊貓 d.*每這只熊貓|*各這只熊貓

      e.每一只熊貓|各(一)只熊貓

      觀察例(16)可知,整體類指、有定次類指和有定個體指不能與分指詞“每、各”共現(xiàn)。而無定次類指和無定個體指都可以與分指詞“每、各”共現(xiàn)。下面再看任指的情況。例如:

      (17)任指:a.任何熊貓 b.*任何這種熊貓 c.任何一種熊貓

      e.*任何這只熊貓 d.任何一只熊貓

      觀察例(17)可知,整體類指、無定次類指和無定個體指能與分指詞“任何”共現(xiàn)。而有定次類指與有定個體指不能與任指詞共現(xiàn)。下面再看計量成分的情況。例如:

      (18)計量成分:a.三只熊貓 b.?三只這種熊貓 c.*三只一種熊貓

      d.*三只這只熊貓 e.*三只一只熊貓

      上述情況可歸納為表2。次類指與整體類指在量化方面有較大不同。有定次類指與無定次類指在量化方面也有顯著差異。無定次類指和無定個體指在量化方面表現(xiàn)一致。

      表2 指稱形式與量化成分的共現(xiàn)

      整體類指有定次類指無定次類指有定個體指無定個體指統(tǒng)指量化+?---存在量化+?---分指量化--+-+任指量化+-+-+計量量化+?---

      3.4 關(guān)于“三只這種狗”多重量詞結(jié)構(gòu)

      Liao & Wang(2011)、鄭偉娜(2015)稱“三只這種狗”為多重量詞結(jié)構(gòu),本節(jié)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這種多重量詞結(jié)構(gòu)的特殊之處。

      3.4.1 從搭配角度來看

      “三只這種狗”形式復(fù)雜,頻率較低。像鄭偉娜(2015)所舉的很多實例都是可能性搭配,而非現(xiàn)實性搭配,如例(19)。在真實文本中,這些實例很難達到基本出現(xiàn)頻度,不具有復(fù)呈性。其中有些用例離樸素語感較遠,甚至不太自然。

      (19) 三塊這兩種蛋糕、三碗這兩類茶、三只某種狗、三碗那兩種湯 (引自鄭偉娜 2015)

      3.4.2 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

      “三只這種狗”屬于多項定語(幾個定語依次修飾核心),而非多層定語(劉丹青 2008),它們可分析為[三只[這種[狗]]]疊加修飾關(guān)系。“這種狗”為有定次類指,“三只”卻為無定個體指,它們都靠左側(cè)疊加修飾中心名詞“狗”,有定/無定,次類指/個體指兩兩對立,而“三只這種狗”卻讓它們同側(cè)緊鄰出現(xiàn),這導(dǎo)致語義理解難度較大。它不太符合人們的思維運作,認知上頗為費力。在語義理解時,“三只這種狗”需要還原為分析式的“這種狗三只”。但二者的性質(zhì)很不相同,“三只這種狗”屬于多項定語結(jié)構(gòu),而“這種狗三只”屬于主謂短語,計量成分“三只”做謂語,它對“這種狗”進行數(shù)量陳述。

      3.4.3 “三只這種狗”為何是可能性搭配

      這與“這種”的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定語可以分為內(nèi)涵定語和外延定語兩大類型。陸丙甫(1988)、劉丹青(2008)等對此都有探討。例(20)為內(nèi)涵定語,例(21)為外延定語。

      (20)木頭沙發(fā)|慢性疾病|玩的東西|修車工具|他買的書|看門的老頭兒

      (21)這人|那支筆|三本書|所有人|一些商店|上述人員(例20-21均引自劉丹青,2008)

      那么“三只這種狗”里的“這種”是內(nèi)涵定語還是外延定語呢?從表面來看,“這種”屬于指示成分,而且“這種”一般不帶“的”進行修飾,如不能說“*這種的狗”。這貌似可以把“這種”歸為外延定語,可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傾向于認為“這種”是內(nèi)涵定語,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這種”指代內(nèi)涵定語,而不是外延定語。例如:

      (22)a.德國汽車≈這種汽車|很貴的汽車≈這種汽車|合資汽車≈這種汽車

      b.一輛汽車≠這種汽車|這輛汽車≠這種汽車|一種汽車≠這種汽車

      所有汽車≠這種汽車|一些汽車≠這種汽車

      分析例(22)a可知,如果人們說“我要買德國汽車”,這時也可以用“我要買這種汽車”來指代。即“這種汽車”指代的是“德國汽車”?!斑@種汽車”是內(nèi)涵性指代短語,因此可以推導(dǎo)出“這種”具有內(nèi)涵定語的功能。劉丹青(2002)觀察到“表類量詞NP就相當于一個光桿NP,實際上這兩者也可以互相替換”,“只要‘這種襯衫’所指的類別有合適的名稱,它就完全可以被類指的光桿NP取代,如‘格子襯衫’等”。劉先生的論述是我們認為“這種NP”具有內(nèi)涵性的一個有力佐證。

      而例(22)b的情況則不同,如“我要買一輛汽車”并不等于“我要買這種汽車”,二者意思明顯不同。再者,從是否確定外延來看,“這輛汽車”明確外延,而“這種汽車”的外延并不十分明確,人們還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一輛或哪幾輛汽車。

      要認為“這種”具有一定的內(nèi)涵性,最大的阻力是,為何“這種”不帶“的”。眾所周知,“的”作為判斷內(nèi)涵定語與外延定語的標記,有著相當?shù)膹?fù)雜性。(6)劉丹青(2008)認為定語標記“的”只是判斷內(nèi)涵定語和外延定語的基本界限。定語標記“的”的情況非常復(fù)雜,如內(nèi)涵定語可以帶但不一定必須帶“的”,外延定語不能帶“的”,但也有例外,如“所有的”“有的”。我們認為“這種”不帶“的”是一種例外,這可能與“種”的語義特征有關(guān)。學(xué)界傳統(tǒng)多稱“種”“樣”為種類量詞,說明它們有相似之處。但是比較例(23)a和例(23)b,“這種”與“這樣”恰好相反,“這種”不帶“的”,“這樣”必帶“的”。“這樣的”可以看成描寫性定語,而描寫定語是內(nèi)涵定語的一種,“這種”與“這樣的”功能類似,因此“這種”也具有內(nèi)涵定語的一面。

      (23)a.?三只這種狗|*三只這種的狗 b.*三只這樣狗|三只這樣的狗

      3.4.4 從句法功能來看

      “三只這種狗”多重量詞結(jié)構(gòu)具有唯賓性(只能充當賓語)和回指性?!叭贿@種狗”整個短語受計量成分“三只”管轄,具有無定性,因此只能充當賓語。同時,因為該結(jié)構(gòu)中有指代成分“這種”,因而具有回指功能。以例(24)為例,“15個這種網(wǎng)箱”充當“容納”的賓語,同時“這種網(wǎng)箱”回指上文提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24) “網(wǎng)箱”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是用封閉水面的方法進行高密度養(yǎng)殖的技術(shù),一口“網(wǎng)箱”占地面積約12平方米,約產(chǎn)黃鱔50公斤左右,1畝地可以容納15個這種網(wǎng)箱,產(chǎn)值可以達到2萬元左右。(2003年《人民日報》)

      4 “這種NP”的功能分析

      4.1 “這種NP”的對舉用法與直指用法

      呂叔湘(1985:202)指出,“這”和“那”的區(qū)別力量以對舉的時候為最強:別于“那”而言“這”,別于“這”而言“那”?!斑@”和“那”不并舉的時候,只是指示一個以別其余。要是完全沒有區(qū)別的作用,就是弱化的“這”“那”,跟有冠詞的語言里的冠詞相當。呂先生的論述,對于我們考察“這種NP”的性質(zhì)具有指導(dǎo)意義。

      4.1.1 “這種NP”與“那種NP”對舉用法

      這時候,區(qū)分類別的作用最為明顯。例如:

      (25)這種蘋果好吃,那種蘋果不好吃。

      (26)我喜歡這種顏色,那種顏色太老氣了。

      4.1.2 “這種NP”的直指用法

      所謂“直指”是指“在言談過程中,對被談?wù)摶蛱峒暗膱鏊约叭?、物、事件、過程或活動的確認”(Lyons 1977:637)。它“指示談話情景中存在的客觀實體”(方梅 2016)。如例(27)里“這種顏色”為直指用法,此時的場景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都看得到并且能夠直接指認的。

      (27)A:您要買什么顏色的(衣服)? B:這種顏色。

      4.2 “這種NP”的回指用法

      陳平(1987)認為漢語的回指可分為三類:零形回指、代詞性回指以及名詞性回指。學(xué)界對這三類回指現(xiàn)象均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具體到名詞性回指方面,重要的研究成果有方梅(2002)對“指示詞+名詞”組合篇章語義屬性的探討。“這種NP”的回指用法頗為常見,大致分為兩個類型。

      4.2.1 “這種+具體NP”表達具體回指功能

      例如:

      (28)弗萊明的性感蘋果銷路好極了……?!拔?,老頭,嘗一個吧。”老伴說,“現(xiàn)在大家都吃這種蘋果,好像沒有什么人說它難吃呀?!薄昂?,我種了六十年蘋果,知道什么是好的?!薄翱墒?,外面現(xiàn)在只有這種蘋果在賣呀。你不知道嗎?現(xiàn)在全鎮(zhèn)、全州的果園都只種這種蘋果了。”(2002年《廈門日報》)

      例(28)里的三個“這種蘋果”都是用來回指先行詞“性感蘋果”的。所不同的是,第一個和第三個“這種蘋果”充當賓語,而第二個“這種蘋果”充當主語?!斑@種蘋果”屬于“這種+具體NP”,表達具體回指,它與“性感蘋果”構(gòu)成部分同形回指關(guān)系。

      4.2.2 “這種+抽象NP”表示概述回指功能

      王秀麗(2012)提出“概述回指”這一重要概念,這類回指是“對前文信息的抽象概括,大多數(shù)情況下,常常借助一個抽象名詞來完成重提,而且這個抽象名詞沒有在前文中留下任何語言形式標記”。例如:

      (29)以色列海軍針對蘇制反艦導(dǎo)彈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在艦艇上安裝電子干擾機,對導(dǎo)彈制導(dǎo)系統(tǒng)進行干擾;二是艦艇加裝干攏彈發(fā)射器,干攏彈爆炸后在雙方艦艇之間形成兩道消極干攏屏障;三是用裝有雷達回波增強器的直升飛機掩護艦艇,當敵導(dǎo)彈發(fā)射后,直升機可將導(dǎo)彈誘離目標,直升機在導(dǎo)彈接近時迅速躍升,而導(dǎo)彈飛行末期不能躍升墜入海中;四是用高射速機槍在反艦導(dǎo)彈飛行的適當距離進行射擊,以色列曾用這種方法擊毀三枚導(dǎo)彈。(1980年解放軍報)

      例(29)的回指語“這種方法”是對整個先行語(劃線部分)的概括性回指。零形回指、代詞回指以及具體名詞回指的先行語多為單個的、具體的詞或短語,而概述回指的先行語往往是小句、句群(多個小句)、段落等較大單位,其所照應(yīng)的范圍也往往更加寬泛。

      “這種+抽象NP”概述回指是對先行事件或現(xiàn)象的包裝與壓實(packaging and compacting)(Halliday 2004:87)。當用于概述回指時,“這”起到指引回指方向的作用,并表現(xiàn)出先行信息與當前信息的“相關(guān)性”(方梅 2002)。整個“這種+抽象NP”組合能夠把先行語所包含的具體信息聯(lián)系起來,從而有利于語篇的整體建構(gòu)。

      4.2.3 概述回指與具體回指的差異

      與具體回指有所不同的是,“這種+抽象NP”構(gòu)成的概述回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概括總結(jié)。它可以避免簡單的重復(fù)復(fù)雜的先行語,因為反復(fù)的重復(fù)先行語不僅使篇章枯燥無味,甚至可能會使某些篇章無法建構(gòu)。如例(29)里的先行語共計161字,而回指語“這種方法”僅有4字,孰繁孰簡,一目了然。

      方梅(2005)指出,從回指語的形式來看,形式越輕,延續(xù)同一話題的可能性越大。這可以概括為“零形回指>代詞回指>同形名詞>指示詞+名詞>描寫性定語+名詞”。由此可見,相對于零形回指和代詞回指而言,“這種+抽象NP”回指形式較重。如例(30)所示,回指語“這種精神”發(fā)揮概述作用,同時也改變了話題,即不再繼續(xù)說先行語里關(guān)于“義務(wù)保修”的事情,而是整體評價這一事件值得發(fā)揚?;刂刚Z“這種精神”屬于重形式,不能替換為零形回指(?)和代詞回指(它)這兩種輕形式。

      (30上海天平儀器廠并不死扣條文,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過了三包期,仍然為用戶義務(wù)保修,這種精神[*?/*它]值得發(fā)揚。(1985年文匯報)

      4.3 “這種NP”的同位復(fù)指、話題標記功能

      “這種NP”還可以用在其它詞語后,復(fù)指前面的事物,起到標記話題的作用。例如:

      (31)a.賭錢這種事,連神仙都未必有把握。(古龍《天涯明月刀》)

      b.賭錢這種事啊/呀/嘛,連神仙都未必有把握。

      c.賭錢這事,連神仙都未必有把握。

      d.*賭錢這種事,我今天不去了。

      例(31)a里,“這種事”是對“賭錢”的復(fù)指,構(gòu)成同位關(guān)系。從范疇層次來看,“賭錢”屬于下位范疇,而“事”是上位范疇,二者次序不能顛倒。從話語功能來看,可把“這種事”看作話題標記,其形式驗證有二,第一,對其進行刪除,基本不影響句意。第二,“這種事”后有逗號之類的自然停頓。還可以很方便地在其后加上顯性提頓詞,如例(31)b里的“啊、呀、嘛”,從而構(gòu)成顯性的話題。“這種事”也可以省略“種”,如(31)c。吉益民(2015)稱“X+這東西”為“一種評述性有標話題建構(gòu)”。這種話題句里的后續(xù)句一般是對話題的某種評述,而不能是具體的事件。試比較,例(31)a是對賭博把握性的一種評價、闡釋,而例(31)d里的事件句就難以成立?!斑@種NP”還可以是賓語前置,充當話題。例如:

      (32)這種魚,我喜歡吃。 (33)緣分這種事誰說得清楚呢?

      5 “一種NP”的功能分析

      呂叔湘(l944)、劉世儒(1965:142-143)、張伯江和李珍明(2002)、劉安春(2003)等都探討了“一個”的無定冠詞性質(zhì)。與“這種狗”相比,“一種狗”在次類和個體兩個方面都是無定的,因此“一種NP”的無定性更強。無定的“一種NP”具有唯賓性,其所出現(xiàn)的語言環(huán)境頗有特點,如表所示3。

      表3 “一種”所在的句子類型(7)我們抽取“國家語委現(xiàn)代漢語通用平衡語料庫”里的500個含“一種”的例句,得到表3數(shù)據(jù)。

      序號句子類型比例序號句子類型比例1判斷句43%5“作為”句2%2存現(xiàn)句30%6給予句2%3有字句14%7其它偶現(xiàn)用法4%4舉例分配句5%———

      5.1 “X是一種NP”判斷句式分析

      “一種”用于判斷句的頻率最高,占到43%。主要有兩種用法。第一種是相對簡單的種屬判斷,如“熊貓是一種動物”里“熊貓”是種概念,也叫下位概念,“動物”是屬概念,它們構(gòu)成種屬判斷關(guān)系。真實語言往往是復(fù)雜的,有些“X是一種NP”與其說是種屬判斷還不如說是通過“是一種NP”揭示或說明X的某種屬性、質(zhì)料或特性。這時,NP往往要帶上修飾語。例如:

      (34)樹脂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工程塑料。(1987年《文匯報》)

      (35)搞點義務(wù)勞動,對青年人來說是[相當于/類似于]一種鍛煉。(1987年《解放日報》)

      例(34)不宜通過“摘心”形式得到“樹脂是塑料”,這種“摘心”之后的形式也不是典型的種屬關(guān)系。例(34)功能其實在于利用復(fù)雜NP“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工程塑料”說明樹脂的質(zhì)料屬性。例(35)里“鍛煉”不是典型的屬概念,“搞點義務(wù)勞動”也不是種概念。它們之間與其說是種屬判斷關(guān)系,還不如說是一種類比性解釋,判斷標記“是”可以換作“類似于、相當于”等詞語,句子意思基本不變。

      說話交際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內(nèi)容和信息量。太過空洞的語句是沒有意義的。有時候光桿NP的內(nèi)涵太過空洞,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映射到句法層面時,總要與其它成分一起才能自足。這時候修飾語是強制出現(xiàn)的,即這些光桿NP在句法上往往體現(xiàn)出某種修飾語依賴性,其中尤其是抽象名詞NP的句法依賴性比較明顯,它往往需要加修飾語才能具體化并得以自足。在判斷句中,“是NP<是一種NP<是一種+修飾語+NP”由左至右句法自足性依次增強。有時候“是+NP”不自足,而“是+一種NP”就有可能自足(下例里的“?”表示自足性差),例如:

      (36) a.?兩袖清風(fēng)是品德|兩袖清風(fēng)是一種品德|兩袖清風(fēng)是一種優(yōu)良品德

      b.?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勞動|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一種勞動|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一種精神勞動

      c.?戰(zhàn)士請客是風(fēng)氣|戰(zhàn)士請客是一種風(fēng)氣|戰(zhàn)士請客是一種很不好的風(fēng)氣

      從例(36)可以看出,在判斷句里,這些光桿NP單獨使用往往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如“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勞動”不太能說,而“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一種勞動”就比較好接受。更有甚者,有些抽象名詞不但要求出現(xiàn)“一種”,而且要求修飾語也必現(xiàn),即構(gòu)成“是一種+修飾語+NP”格式。例如:

      (37)這當然不是一種理想的模式,而是迫不得已的唯一選擇,否則,我們會喪失掉民族長遠的發(fā)展能力和條件。(1990年《天津日報》)

      例(37)里,“這當然不是一種理想的模式”不宜說成“這當然不是一種模式”。該例說明“是一種+NP”并不是最為自足的格式,而“是一種+修飾語+NP”才是最為自足的格式。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是一種+修飾語+NP”揭示了NP的內(nèi)涵屬性,信息含量大于“是一種+NP”?!耙环N”有時候還具有模糊限制詞功能。Lakoff(1982)認為英語里“sort of”或“kind of”等都有模糊限制詞用法。模糊限制詞是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詞語,這類詞語在修飾別的詞語時,它們能夠使本來并不模糊的詞義模糊化,或者使一些本來就模糊的詞義的模糊程度受到限制或發(fā)生變化。漢語里的“一種”也具有這種模糊限制詞功能。例如:

      (38)太陽能住宅是一種特殊民用住宅,包括陽光集能、蓄能、發(fā)電、加熱以及相應(yīng)的控制裝置。(1991年新民晚報)

      例(38)里,說話人把“太陽能住宅”歸納為“一種特殊民用住宅”,認為前者是后者的一個較為特殊的子集。“一種”是屬性歸納標記。如果去掉“一種”說成“太陽能住宅是特殊民用住宅”那就是簡單判斷句,少了歸納的意味。簡單判斷往往給人以斬釘截鐵的感覺,而歸納性判斷在判斷力上則相對弱化一些。正因為如此,“一種+抽象NP”所表達的內(nèi)容增加了一種不確定、不具體的感覺(王永娜 2012),即“一種”具有模糊限制作用。試比較:

      (39)a.這種謬論只不過是騙術(shù)。

      b.這種謬論只不過是一種騙術(shù)。(《馬克思列寧主義關(guān)于革命的理論》)

      例(39)a屬于確切的判斷;而例(39)b里的“一種騙術(shù)”到底是什么樣的騙術(shù),讓人捉摸不定,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騙術(shù)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從集合的角度來理解“一種”的模糊限制作用。在一個子集大于1的集合里,我們要想抽取其中一個子集,總存在一定的概率。抽中的概率與集合成員的數(shù)量成反比。概率是一種或然性,“一種NP”是NP的概率性子集,因此“一種”具有模糊限制作用。再如,“某種”屬于典型的模糊限制語,試比較“得到了靈感”與“得到了某種靈感”,顯然后者更加模糊。

      5.2 用于存現(xiàn)句里的“VP一種NP”句式分析

      經(jīng)考察,“VP一種NP”存現(xiàn)句里的VP頗有特點,可分為三大類型。

      1)“出現(xiàn)類VP”

      如“表達出、表現(xiàn)出、產(chǎn)出、產(chǎn)生、呈現(xiàn)出、帶來、導(dǎo)出、反映出、培養(yǎng)出、設(shè)計出、生產(chǎn)出、生出、提出、研制出、引發(fā)出、制造出、觸發(fā)”等?!俺霈F(xiàn)類VP”所帶的賓語往往是新事物、新現(xiàn)象,這恰好與“一種”引介新事物的功能匹配。例如:

      (40)后來,人們通過摸索實驗,成功地制造出[生產(chǎn)出/研制出]一種海綿橡膠和質(zhì)堅而量輕的多孔混凝土材料。(榮開明、賴傳詳《論矛盾轉(zhuǎn)化》)

      2)“形成類VP”

      如“形成、變成、達成、當成、構(gòu)成、看成、培育成、研制成、育成、造成、長成、制成”等。“形成類VP”也有利于“一種NP”作為全新信息出現(xiàn)。例如:

      (41)一個人由于饑餓而產(chǎn)生求食需要,從而在體內(nèi)形成[造成]一種緊張的驅(qū)力狀態(tài),促使自己去進行某種求食的行為。(周謙《學(xué)習(xí)心理學(xué)》)

      (42)柏林的專家將制成[制造成/造成]一種更大的火箭,能夠推動著九十公斤的重量上升,雖然還說不上是很大,但也不可以輕視了。(《中國科學(xué)小品選》)

      3)“引起類VP”

      如“引起、喚起、建立起、起到、升起、升騰起、掀起、想起、涌起”等。例如:

      (43)最近一些年來,一些報紙報道國外陸續(xù)發(fā)現(xiàn)因肌原纖維發(fā)育不良而引起一種后肢衰弱癥。(《家畜飼養(yǎng)學(xué)》)

      總的來看,上述三類VP的共同點在于,它們都能帶表示新事物的賓語,具有啟下性、預(yù)指性。由于“一種NP”利于引介新事物,因而這三類VP能與其高頻共現(xiàn)。

      5.3 “X有一種NP”句式分析

      “X有一種NP”句式使用頻率較高,占到14%。傳統(tǒng)研究把這類歸為“有”字句,它屬于存現(xiàn)句范疇。(這方面的文獻較多,恕不一一引用)。呂叔湘等(1999:631)也指出“有”表示存在,句首限于用時間詞語或者處所詞語。與“樹上有兩只小鳥”這種簡單存在句不同的是,“X有一種NP”不但要告訴大家一種現(xiàn)象或事物,而且在此基礎(chǔ)上,“把這一事物引入到下一輪的談話中,使之成為后續(xù)句的話題”(劉安春 2003)?!癤有一種NP”多用于引介一種新事物或新現(xiàn)象。例如:

      (44)標題《談一種賓語》。文章內(nèi)容:……有一種賓語,人們普遍的運用著,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但一般語法書都沒有提及。如“七斤嫂抬起頭、他動著嘴唇、楊子榮眨巴著眼皮”等。……這種賓語并不是動作的對象,更不是動作的結(jié)果、工具、處所等?!@種賓語,跟表示事物的存在、出現(xiàn)和消失的賓語也不相同?!覀兛刹豢梢怨芩凶觥胺瓷碣e語”呢?請大家考慮。(引自邢福義《談一種賓語》,載《中國語文》1960年第12期。)(說明:下劃線為我們所加。)

      例(44)里,作者在首次介紹“反身賓語”這一新類型時,采用了“有一種賓語”這種形式,作者的引介意圖非常明顯。后面再次出現(xiàn)時,因為不是新信息,于是采用“這種賓語”進行回指。需要注意的是,例(44)的標題為“談一種賓語”,它不能換成“談這種賓語”,因為前者具有新信息性和啟下性,而后者多為舊信息和承上性。

      學(xué)界對“有一種X叫Y”構(gòu)式進行了考察,如吉益民(2011),雷卿和王婧(2014)等,這些研究關(guān)注的重點是X與Y變量及其關(guān)系,沒有探討“有一種”對構(gòu)式的意義。眾所周知,“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整體不等于部分的簡單相加”。反之,部分對整體意義也有所貢獻和影響。作為構(gòu)式成分,“有一種”對構(gòu)式整體意義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例如:

      (45)a.有一種精神叫愛國。 b.*沒有一種精神叫愛國。

      c.*一種精神叫愛國。 d.*有一個精神叫愛國。

      e.*有這種精神叫愛國。

      例(45)a是所謂的“有一種X叫Y”構(gòu)式,它暗含了兩個表述,第一個是“存在一種精神”,第二個是“這種精神可以叫做愛國”。這種構(gòu)式一般都是肯定的,沒有否定形式,如例(45)b。無定成分孤立狀態(tài)下一般不能充當主語,如例(45)c。該構(gòu)式大部分用來描寫抽象概念或事件,不能用個體指標記“一個”,如例(45)d。該構(gòu)式具有無定性,新信息性和啟下性,而例(41)e里的回指形式“這種精神”與此沖突,因此不太能接受。

      5.4 “一種”用于舉例分配句式

      其形式表現(xiàn)多為“一種……,另一種……”。例如:

      (46)朗姆酒分為兩種:一種色澤透明,酒性較烈,謂之白朗姆,主要用來調(diào)制雞尾酒;另一種酒色較深,酒性和順,俗稱黑朗姆。(1992年《新民晚報》)

      (47)煤是臺灣儲量最豐富的礦藏,估計有四億二千萬噸,另一種估計有七億噸,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西北山麓。(1979年《北京日報》)

      例(46)里,“一種……,另一種……”舉例說明了朗姆酒的兩種次類形式。有時候,也有單用“另一種”的情況,如例(47)?!耙环N……,另一種……”具有較強烈的對比意味。而單用的“另一種”并列意味較弱。徐烈炯、劉丹青(2007:169-170)指出“有的”“有種”表示瓜分量化,它們“瓜分了某個有定或類指對象”,“瓜分式分量成分總是用在并列性小句中,具有強烈而顯性的對比性”?!耙环N……,另一種……”瓜分量化功能較弱,其主要功能在于舉例說明或解釋,其表達類指的能力并不顯豁。如例(46)“一種……,另一種……”是對朗姆酒種類的說明。

      6 “這種NP”“一個NP”與“一種NP”的異同比較

      6.1 “這種NP”與“一種NP”的異同比較

      如前文所述,我們可以把二者的異同,大致歸納為下頁表4。說明如下:

      第一,關(guān)于主賓語有定/無定問題。趙元任(1968:46)和朱德熙(1982:96)指出“漢語有一種很強的傾向,便是主語是有定的,而賓語則是無定的”。范繼淹(1986)以大量漢語事實為依據(jù)探討了無定NP主語句的情況。王紅旗(2014)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修正意見,王文認為“提出漢語主語強烈地傾向于有定的觀點符合事實,賓語強烈地傾向于無定的觀點不符合事實,漢語賓語也傾向于有定,只是有定賓語的數(shù)量比主語低”。我們的考察數(shù)據(jù)支持王文的觀點,即“這種NP”更多充當主語,也可以充當賓語;而“一種NP”具有唯賓性。

      第二,“這種NP”具有直指、回指、充當話題或主語的功能,而“一種NP”一般都不具備上述功能。

      第三,“這種NP”多為承上回指舊信息,而“一種NP”多為啟下預(yù)指新信息。

      第四,句式方面,“一種NP”多用于判斷句、存現(xiàn)句、“有”字句等,而“這種NP”這方面并不突出。第五,“一種NP”可以任指量化和分指量化,而“這種NP”不能。

      表4 “這種NP”與“一種NP”的異同

      項目這種NP一種NP次類指是是有定/無定有定無定能否直指可以否能否回指可以否充當話題可以否充當主語可以否充當賓語可以唯賓性信息類型舊信息新信息話語方向承上回指啟下預(yù)指常用于判斷句、存現(xiàn)句、“有”字句否是任指量化否是分指量化否是

      表5 “一種NP”與“一個NP”的異同

      項目一種NP一個NP無定是是新信息是是啟下性是是指稱形式次類指個體指句法功能唯賓性賓語或主語(表類指)常用句式判斷句、存現(xiàn)句、有字句等有字句、存現(xiàn)句、雙賓句等修飾專有名詞否能謂語類型多為屬性謂語多為具體事件謂語

      6.2 “一種NP”與“一個NP”的異同比較

      劉安春(2003)對“一個”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基于此,我們可以把二者的異同大致歸納為表5。相關(guān)說明:第一,“一種NP”與“一個NP”都是無定的,都是新信息,具有啟下性。第二,“一種NP”具有唯賓性,而“一個NP”除了常用于賓語,有時候也充當周遍性主語表類指,試比較“*一種學(xué)生,就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與“一個學(xué)生,就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第三,二者在常用句式方面不盡相同,如“一種NP”最常用的句式是判斷句,而“一個NP”則不然。第四,“一種NP”不能修飾專有名詞,而“一個NP”可以,試比較“*陜北出了一種劉志丹”與“陜北出了一個劉志丹”。第五,從所在句子的謂語類型來看,“一種NP”不能是具體的事件謂語,試比較“*小王打死了一種狗”與“小王打死了一條狗”。

      7 結(jié)語

      本文主要考察了種類短語的判定、指稱分類、次類指的屬性并分析了“這種NP”“一種NP”的功能。但種類短語的問題相當復(fù)雜,因此本文僅僅是拋磚引玉,尚待研究的問題依然很多。

      第一,本文未能考察“那種NP”的功能,它與“這種NP”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

      第二,如何進一步認識“一種”的非計量用法?王力(1943)和賀陽(2008)都認為非計量的“一種”為“名詞性成分標記”,而王永娜(2012)則認為非計量的“一種”本質(zhì)上是為“語法句”賦值的限定成分,即“一種”具有足句功能。非計量用法的“一種”的核心語法意義究竟是什么,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如何解釋“一種”的語序問題?例如在種屬判斷句中,存在“雹云是一種積雨云”和“雹云是積雨云的一種”兩種語序。這兩種語序在權(quán)威詞典釋義中都大量使用,有何特點。除此之外,當“一種NP”里NP的修飾語比較復(fù)雜時,“一種”也存在語序問題,試比較“社會政治生活是一種具有法律規(guī)范性的社會活動”和“社會政治生活是具有法律規(guī)范性的一種社會活動”。

      第四,如何進一步考察由“種”構(gòu)成的詞串的功能,例如“任何一種、每種、各種、種種、這種人、那種人、多種”等。人們說“多種多樣”,而不說“*少種少樣”,這是為何?再如“別跟這個人說話”與“別跟這種人說話”里,“這種人”的立場評價功能明顯強于“這個人”。

      第五,如何從指稱角度比較“種”“類”“樣”這些種類詞之間的異同?囿于篇幅,上述問題都有待它文以詳。

      猜你喜歡
      回指熊貓定語
      漢譯英小說本族語—非本族語譯者人稱回指對比研究
      ——以《紅樓夢》譯本為例
      外文研究(2021年4期)2021-12-16 04:28:40
      被名字耽誤的定語從句
      我愛“熊貓”
      萌萌噠熊貓等
      我與熊貓的二十年
      金色年華(2017年10期)2017-06-21 09:46:49
      that和which在定語從句中的異同
      英語定語從句跟蹤練習(xí)
      基于句法位置和主位推進模式的代詞回指偏誤考察
      包含復(fù)雜限定語的回指關(guān)系淺議
      英漢間接回指認知對比與翻譯
      吉林省| 弥渡县| 康保县| 仙桃市| 藁城市| 双城市| 太仓市| 酉阳| 横山县| 虎林市| 稷山县| 琼结县| 中山市| 平乐县| 区。| 林西县| 晋宁县| 龙门县| 兴山县| 安义县| 南澳县| 阆中市| 文登市| 科技| 浦北县| 莱西市| 连云港市| 灵台县| 绥阳县| 上饶市| 东台市| 龙南县| 镇坪县| 庆城县| 龙海市| 贡觉县| 临汾市| 南涧| 乳山市| 阜城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