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析法國在非洲法語國家的經濟地位

      2019-08-29 02:52:16
      關鍵詞:法語援助非洲

      李 旦

      內容提要 如何評估當前法國在非洲法語國家的經濟存在,現(xiàn)有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類觀點認為,法國在非洲的存在感不斷下降,影響力日漸式微。第二種觀點主張,近年來,法非關系經歷了一個由“特殊”轉為“正?!钡倪^程。第三種觀點強調,基于各種歷史與現(xiàn)實因素,法國仍然在非洲、特別是在法語區(qū)保持著特殊的經濟地位。本文試圖證明,在“衰落”或“正?;钡谋硐笙?法國在非經濟利益有著堅實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支撐,法非經濟關系的特殊性不可低估。在新時期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法非三方有理由積極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尋求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

      在研究非洲問題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涉及到非洲法語國家的時候,法國在非洲的歷史與現(xiàn)實存在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就經濟層面而言,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法國與非洲法語國家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異乎尋常的緊密聯(lián)系。這一聯(lián)系從殖民地時期一直延續(xù)到二戰(zhàn)之后。對于如何評估當前法國在非洲法語國家的經濟存在,概括而言,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觀點認為,法國在非洲整體的存在感不斷下降,影響力日漸式微。第二種觀點認為,法國的對非關系經歷了一個由“特殊”轉為“正常”的過程,目前,法國與非洲法語國家之間已經建立了正常的國家關系。第三種觀點強調,基于各種歷史與現(xiàn)實因素,法國仍然在非洲,特別是在非洲法語國家保持著特殊的經濟地位,法非特殊關系并未有實質性的動搖。本文擬結合法非關系中的一些基本事實以中國學者的視角對上述三種觀點進行辨析。

      一、法非經濟關系的衰落?

      從雙邊貿易、對非投資、對非援助以及人員往來等幾個方面來看,法非關系的走低乃至衰落似乎是不爭的事實。

      歷史上法國與非洲法語國家在經濟上聯(lián)系密切是眾所周知的。這一聯(lián)系一直維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1950年,殖民地在法國外貿中的比例依然高達60%。②Philippe Hugon.?Politique africaine de la France:entre relations complexes et complexées?.Dploweb,8 mars 2016.二戰(zhàn)后,法國出口的90%的棉織品、75%的藥物和30%的機器都輸往其在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③張芝聯(lián).《法國通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第690頁。直到德斯坦時代,撒哈拉以南非洲仍然占法國對外發(fā)展援助的60%。④張錫昌,周劍卿.《戰(zhàn)后法國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第388頁。與歷史上的“輝煌”相比,今天法國在非洲的經濟地位似乎暗淡了許多。

      法國在非市場份額不斷下降

      根據法國前外長韋德里納2013年12月發(fā)布的報告《非洲與法國:面向未來的合作伙伴》,從2000年到2011年,法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市場份額由10.1%下降到了4.7%。⑤Hubert Védrine et autres.?Un partenariat pour l'avenir:15 propositions pour une nouvelle dynamiqueéconomique entre l'Afrique et la France?.Rapport au Ministre de l'économie et des finances,décembre 2013.法國信用保險集團科法斯(COFACE)2018年發(fā)布的研究報告也給出了相似的數據:法國對非出口2000年至2017年被腰斬:2000年市場份額為11%,2017年為5.5%。除市場份額外,法非貿易的絕對值也出現(xiàn)了下降。2013至2017年,法國與非洲的貿易額從730億美元下降到了540億美元。除航空之外的所有行業(yè)中,法國在非洲的市場份額都出現(xiàn)下降。⑥COFACE.?La perte de parts de marchéfran?ais en Afrique alimente le gain de plusieurs pays européennes,la Chine et l'Inde?.Communiquéde presse,20 juin 2018.https://www.coface.fr/Actualites-Publications/Actualites/La-perte-de-parts-de-marchefrancais-en-Afrique-alimente-le-gain-de-plusieurs-pays-europeens-la-Chine-et-l-Inde.訪問日期:2019年4月9日。具體到非洲法郎區(qū)國家,盡管這些國家與法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特殊關系,從2000年到2016年,法國在這些國家進口中的占比依然下降了10個百分點(2016年的市場份額為13.7%)。⑦Institut Montaigne.?Prêts pour l'Afrique d'aujourd'hui??.20 septembre 2017,https://www.institutmontaigne.org/publications/prets-pour-lafrique-daujourdhui.訪問日期:2019年4月9日。

      與法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中國、印度等一批國家在非洲市場上快速崛起的勢頭。中國在非洲市場上的份額由2001年的3%上升到了2017年的18%。⑧Hubert Védrine.op.cit.在歐洲國家當中,德國在2017年超越法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對非出口國。除了中國、德國之外,印度、美國、以色列、伊朗等國家也加強了對非經濟交流的力度。巴西、海灣國家、土耳其、馬來西亞等“新面孔”也出現(xiàn)在了非洲。再者,非洲國家相互之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不斷加強。北非國家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日趨緊密。

      法國對非投資今不如昔

      根據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發(fā)布的《2018年世界投資報告》,從2011到2016年,法國在非直接投資存量(FDI stock)從520億美元下降到了490億美元,不僅屈居美國、英國之后,而且是對非投資前5位國家中唯一的FDI存量下降者。與法國相比,美國保持了對非直接投資第一大國的地位,FDI存量穩(wěn)定在570億美元水平。排在第二位的英國對非FDI存量由540億美元微升至550億美元。在對非投資領域表現(xiàn)最為亮眼的是中國,對非FDI存量由2011年的160億美元激升至400億美元,由第5位上升至第4位。南非對其他非洲國家的FDI存量由230億美元上升至240億美元,由第4位下降至第5位。⑨UNCTAC.Word Investment Report 2018.從對非投資在法國對外投資中的占比來看,非洲早已喪失了昔日的重要性。從1992年到2004年,對非投資在法國對外投資中的占比始終徘徊在1.5%至2%區(qū)間,2004年的數據僅為1.55%,即便是最高的1996年,也只有2.15%。⑩法國《世界報》2007年2月13日報道。

      法國對非援助有心無力

      對非援助,特別是所謂官方發(fā)展援助(ODA)是觀察法非經濟關系的另一個重要指標。二戰(zhàn)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是規(guī)模還是比例,法國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特別是對非洲國家的援助,在發(fā)達國家陣營中是比較突出的。根據經合組織(OECD)統(tǒng)計,1989年,ODA 在法國國民總收入(GNI)中的占比為0.6%,雖然離聯(lián)合國規(guī)定的目標(0.7%)有一些距離,但與其他西方大國相比,法國的排位是比較靠前的。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萎靡不振的法國經濟使得法國在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的時候顯得有心無力。ODA 在法國GNI中的比例持續(xù)下降:1999年占比為0.37%,2001年為0.31%。從1994年到2002年,法國的ODA 從71.7億歐元下降到了53.5億歐元。從2002年起,法國的ODA 緩慢回升:2006年ODA 在法國GNI中的占比恢復到了0.47%的水平。2015、2016年,法國的ODA 維持在國民總收入0.37%、0.38%的水平上,始終未能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資料來源: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發(fā)展援助委員會(OECD-DAC)。

      法非人員往來呈下降趨勢

      人員往來情況能夠直接體現(xiàn)雙邊關系的緊密程度。法國《世界報》在2007年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就已經使用“直線下降”(chute libre,原意為“自由落體”)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非洲法國僑民數量的變化。根據該報轉引的法國外交部數據,1985年,在非僑民占法國海外僑民總數的比重為24.6%,此后以每年3—4%的速度下降。2000年,在非僑民的數量在法國僑民總數中的占比已經下降到了15.8%。從絕對人數上來說,撒哈拉以南非洲法語國家中的法國僑民人數由1985年的140500人下降到了2005年的102350人。法國在非洲的技術合作人員(coopérant)由1990年的9000人下降到了1995年的5000人。Corentin Dautreppe.?Présence fran?aise en Afrique:ce qu'il reste de la Coopération?.La Tribune,3 février 2014.隨著法國政府于1998年取消技術合作人員這一身份,目前法國的援非技術人員總數已經下降到了1000人以下。Philippe Hugon.op.cit.

      從雙邊貿易、對非投資、對非援助、人員往來等各個層面來觀察,法國在非洲的經濟影響力似乎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斷下行的不歸路,眾多法國政治、學界人士也持這一觀點。但是,在如何看待這一下行過程的問題上,法國政界與學界頗為主流的聲音是:這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法非關系實現(xiàn)“正常化”的直接結果。

      二、“正?;钡姆ǚ顷P系?

      對于那些稱法非關系已實現(xiàn)“正?;钡娜藖碚f,很多事實可以支撐他們的觀點:就經濟層面而言,在法國的整體對非布局當中,相比非洲英語國家和葡語國家而言,法語國家如今確實顯得不像過去那么突出;就政治層面而言,冷戰(zhàn)結束之后,經過近30年的努力,“法非特殊關系”已經被正常的國與國關系所取代。

      法非關系“正?;钡慕洕憩F(xiàn)

      根據法國海關提供的數據,法國在非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并非法語國家。2015年,在法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總計122億歐元的出口貿易當中,南非與尼日利亞分列第一、第二大客戶,占比分別為14.8%、10.6%。排名最高的法語國家是科特迪瓦,排在第三位,占比為9.1%。在法國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98億歐元進口總額當中,排名前三的也都不是法語國家,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尼日利亞,占比達30%,第二位是安哥拉,占比14.8%,第三位為南非,占比8.6%。排名最高的法語國家仍然是科特迪瓦,僅排第四,占比7.9%。Trésor Direction générale.Leséchanges commerciaux de la France avec l'Afrique subsaharienne en 2015.avril 2016.在法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對象國當中,排名第一的是安哥拉、其次為尼日利亞,2012年分別接受法國直接投資67.34億歐元、47.78億歐元。排名最高的法語國家是剛果(布),排在第三位,接受法國投資29.57億歐元。轉引自Hubert Védrine,前引文,第64頁。

      ??柵c“法非特殊關系”

      所謂法非關系的“正?;?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與歷史上的“法非特殊關系”“法非特殊關系”,也譯為“法蘭西非洲”,法文原文為Fran?afrique,即把法國(France)與非洲(Afrique)兩個法文單詞合二為一。進行切割,即與雅克·???Jacques Foccart)及其繼承者們說再見。1960年以來的法非關系史上,雅克·??栆云洫毺氐纳矸荨⒌匚慌c行為為“法非特殊關系”作了最具代表性的詮釋。從1960年起,眾多非洲法語國家紛紛脫離法國控制走上獨立之路。為了繼續(xù)控制這些非洲國家,干預其內部事務,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啟用了他在抵抗運動時期的老部下、著名的情報專家雅克·福卡爾,任命他擔任總統(tǒng)府的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事務秘書長和情報總管。從1960年到1974年,福卡爾輔佐過戴高樂、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兩任總統(tǒng)。任職期間,他秉承愛麗舍宮的意旨,想方設法干預非洲國家內部事務,甚至參與、策劃政變,竭力維護法國在非洲前殖民地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雅克·??柋徽J為是“法非特殊關系”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換言之,所謂的法非特殊關系,其主要特點之一是把領導人個人之間的聯(lián)系置于國家間關系之上,通過??栠@樣的人穿針引線,密室布局,完成許多不能公之于眾的交易。

      法非關系“正?;甭肪€圖

      拉波勒演講、巴拉迪爾(édouard Balladur)理論與若斯潘主張是法非關系“正?;边^程中的幾個重要標志。在一定意義上,由這幾個標志所構成的法非歷史脈絡可以被視為法非關系“正常化”的路線圖。

      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的拉波勒演講是對“法非特殊關系”第一次,也是影響較為深遠的一次沖擊。1981年上任伊始,第五共和國的首位左翼總統(tǒng)弗朗索瓦·密特朗明確提出,要徹底消除法國對非政策中的殖民主義殘余,開啟法非關系“去殖民化”的進程。密特朗明確表示,法國決不能再在非洲充當“憲兵”的角色?!耙嬖?不要干涉”。張錫昌,周劍卿.《戰(zhàn)后法國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第521頁。1990年6月,密特朗在拉波勒發(fā)表講話,表示將支持非洲國家進行“民主化和多黨制”改革,并將法國的援助與之掛鉤,減少對非洲“專制”政權的政治經濟援助。不過,口號歸口號,“從實際行動上來看,密特朗對外政策中連續(xù)性最突出的莫過于對非政策。為了維護法國在非洲的傳統(tǒng)利益和影響,社會黨并沒有觸動法非特殊關系的一整套結構,調整政策的回旋余地有限?!蓖?。

      1993年,與密特朗實行“左右共治”的時任法國總理巴拉迪爾推出了一系列對非政策新主張。這些新主張被冠以“巴拉迪爾理論”的名義。面對法國國內困難重重的經濟形勢,巴拉迪爾對非政策的要點是:將“援助與民主掛鉤”原則修改為“援助和促進非洲穩(wěn)定”;減少直接財政援助,逐步轉向具體的發(fā)展項目;將法國對非洲法語國家的雙邊援助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掛鉤,避免單打獨斗。王燕閣.《法國再度調整非洲政策》.世界知識.1994年第8期,第22—23頁。巴拉迪爾對非政策的另一個重大調整是放棄了多年以來法國一直堅持的反對非洲法郎貶值的立場,同意并且說服非洲法郎區(qū)國家接受該貨幣貶值50%。引文同上。巴拉迪爾理論對法國的非洲政策產生了重要且長遠的影響。

      1997年,社會黨出身的若斯潘(Lionel Jospin)擔任總理,與右翼總統(tǒng)希拉克(Jacques Chirac)開始了第五共和國歷史上最長(長達5年)的左右共治。若斯潘主張對非洲“既不介入,也不冷漠”,即除了貿易、援助、維和等行動外,法國不直接干涉非洲國家內政。即便與同屬社會黨陣營的密特朗相比,若斯潘的對非政策也出現(xiàn)了更加明顯的收縮。最具象征性的舉措是法國合作部于1998年被撤銷。設立于1959年的合作部一直是法國政府體系中協(xié)調、處理法國與非洲前殖民地國家關系的核心部門。合作部的撤銷成為繼拉波勒演講、巴拉迪爾理論之后法非關系“正?;甭肪€圖上的又一標志性事件。1999年科特迪瓦發(fā)生軍事政變,時任總統(tǒng)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希望法國政府出兵平叛,但法國只是派兵保護貝迪埃本人,并未干涉政變。劉芳.《法國:從非洲憲兵到新型伙伴》.瞭望新聞周刊,2004年12月6日第49期,第53—54頁。

      從希拉克到奧朗德:“斬不斷,理還亂”的“正常化”進程

      “法非特殊關系”在希拉克時代一度回潮。2002年,希拉克成功連任總統(tǒng),開始實施他醞釀已久的對非戰(zhàn)略調整。2003年2月,以“法非共建新型伙伴關系”為主題的第22屆法非首腦會議在巴黎舉行。希拉克在會議上宣布,非洲是“法國外交優(yōu)先的中心”。法國對非洲的熱情顯著回升,重視程度再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6—1988年間,雅克·福卡爾就曾為時任總理希拉克擔任非洲事務顧問。1995年希拉克開始了他的第一個總統(tǒng)任期之后,福卡爾重回愛麗舍宮擔任顧問直至1997年去世。也正是在1997年,右翼意外地在提前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失利。希拉克不得不與若斯潘“左右共治”。在法國的對非政策上,“既不介入,也不冷漠”的若斯潘主張得以形成并得到落實。

      從2007年到2017年,無論是在右翼執(zhí)政的薩科齊(Nicolas Sarkozy)時代,還是左翼執(zhí)政的奧朗德(Fran?ois Hollande)時代,兩位總統(tǒng)都曾在競選階段態(tài)度堅決地表示要把法非關系的“正常化”進程繼續(xù)推進下去,徹底結束“法非特殊關系”。薩科齊提出來的口號是與法非特殊關系“決裂”。奧朗德則干脆取消了總統(tǒng)顧問團隊中的“非洲組”。他的外交顧問梅洛尼奧(Thomas Mélonio)在大選前夕寫到:傳統(tǒng)的(法非)合作應當讓位于更加現(xiàn)代、更加清晰的伙伴形式。Corentin Dautreppe.op.cit.但正是在這一聲聲的“正常化”口號聲中,從2011年到2013年,兩位總統(tǒng)不約而同地繼承了法國在“法非特殊關系”時代的傳統(tǒng)作風,先后出兵對科特迪瓦、利比亞、馬里和中非等四個非洲國家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軍事干涉。這一系列軍事干涉行動讓非洲國家對法國人口中的“正?;狈ǚ顷P系充滿疑慮。

      馬克龍時代的法非關系:自由與責任

      在參選總統(tǒng)的過程中,馬克龍曾經向《青年非洲》期刊表達了他對法非關系的看法:一旦上任,將對非洲大陸執(zhí)行新的政策,以自由和責任為基石,有著明確的優(yōu)先目標,即安全、防止氣候變化、婦女權利、教育與培訓、基礎設施(特別是能源與水的供應)、私營經濟(特別是能夠創(chuàng)造就業(yè)的非洲中小企業(yè))。Sarah Diffalah.“Comment Macron veut renouveler la politique de la France en Afrique”.site web de L'OBS,28 novembre 2017,https://www.nouvelobs.com/monde/20171127.OBS7892/comment-macron-veut-renouveler-la-politique-de-la-france-en-afrique.html.訪問日期:2019年4月9日。作為一項創(chuàng)新性舉措,馬克龍上臺后成立了一個“總統(tǒng)非洲理事會”(CPA)。這是一個與過去愛麗舍宮福卡爾式“非洲組”完全不同的機構,其成員包括來自法國社會各階層的、與非洲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人士,其中有一些是具有法非雙重國籍的青年企業(yè)家。這一機構“可以為總統(tǒng)帶來全新的非洲視角……國家元首明白,法國的非洲政策源自法國國內?!蓖稀T?018年2月8日召開的國際合作與發(fā)展部際委員會會議上,馬克龍總統(tǒng)任期內官方發(fā)展援助的優(yōu)先目標被確定為:消除貧困、落實巴黎氣候協(xié)定確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捍衛(wèi)全球公共產品。馬克龍決定,從2018年到2022年,即在他的首個總統(tǒng)任期之內,使法國的官方發(fā)展援助達到國民總收入的0.55%。

      三、法非經濟關系的特殊性

      法國曾經是世界上僅次于英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二戰(zhàn)后,殖民地人民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運動空前高漲。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法國實力下降嚴重,很難維持對殖民地原有的統(tǒng)治方式。在這些前殖民地國家獲得獨立之后,為了繼續(xù)影響、控制這些國家,法國與之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層面長期保持著特殊聯(lián)系。在經濟層面,法非關系的特殊性可以從非洲法郎、官方援助、債務負擔、行業(yè)巨頭和文化產業(yè)等五大支柱當中得到比較充分的體現(xiàn)。

      非洲法郎:“一石多鳥”的對非經濟工具

      非洲法郎原本是法國為其前殖民地國家設計的一種貨幣,誕生于1945年。非洲法郎法語縮寫為“FCFA”,本義為“非洲法屬殖民地法郎”,后被西非經濟貨幣聯(lián)盟西非經濟貨幣聯(lián)盟成員國包括貝寧、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幾內亞比紹、馬里、尼日爾、塞內加爾和多哥等8個國家。成員國稱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簡稱西非法郎,被中非經濟貨幣共同體中非經濟貨幣共同體成員國包括喀麥隆、中非、剛果[布]、加蓬、赤道幾內亞和乍得等6個國家。成員國稱為“非洲金融合作法郎”,簡稱中非法郎。非洲法郎的主要特點是:與歐元掛鉤(歐元誕生前與法國法郎掛鉤),保持固定匯率(目前1歐元=655.957非洲法郎);可與歐元無限制兌換;14個成員國非洲法郎事實上還包括第15個國家科摩羅,其貨幣稱為科摩羅法郎,目前匯率為1歐元=495科摩羅法郎。的外匯儲備集中使用,其中的50%須上繳法國國庫;法郎區(qū)內資本可在各自區(qū)域內自由流通資本在西非與中非之間不能跨區(qū)域流通。。非洲法郎分別由西非經濟貨幣聯(lián)盟的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和中非經濟貨幣共同體的中非國家銀行發(fā)行。

      批評非洲法郎的經濟學家認為,非洲法郎的存在可以被視為是法國對非洲的“貨幣奴役”:非洲法郎是使用這一貨幣的非洲國家經濟缺乏獨立的最典型表現(xiàn)方式,因為關于貨幣問題和匯率政策的重要決策都不是由這些國家做出,而是法國。事實上,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和中非國家銀行的行長均無權對幣值做出調整,在決策程序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法國派駐這兩個銀行的代表。中國駐馬里使館經商處.《說說“非洲法郎”》.參見使館經商處網站。部分經濟學家為非洲法郎辯護,稱這一貨幣制度保證非洲國家的貨幣幣值穩(wěn)定,可以在本區(qū)域內自由流通。因為非洲法郎與歐元掛鉤,其國際信譽較高,對于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外來投資者頗具吸引力。法國人甚至辯稱,無論從貿易或投資哪個角度看,如今非洲法郎區(qū)國家在法國經濟中的占比都不高。維持非洲法郎對于法國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法國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出于道義責任。如果輕易放棄,非洲國家將會出現(xiàn)嚴重的資本外逃,引發(fā)經濟崩潰。參見法國外交部網站關于非洲法郎的介紹。

      透過正反雙方的意見,筆者認為,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通過非洲法郎這一貨幣制度上的特殊安排,法國可以掌控相關非洲國家的貨幣政策,控制其外匯儲備,從而對非洲國家的財政政策發(fā)揮重要影響力。這將為法國企業(yè)獲取非洲資源、占據非洲市場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有效地支持法國的對非貿易和投資,并把相關非洲國家與法國在經濟上牢牢地拴在一起。

      官方援助:重要的對非政策手段

      與非洲法郎一樣,官方援助是法國維護其在非洲經濟特權、保證法非緊密關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法國重要的對非政策手段。1998年之前,對非洲前殖民地國家的援助主要由法國合作部負責。1998年之后,法國的對外援助機制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設立了高層級的國際合作及發(fā)展部際委員會(CICID),由總理親任主席。絕大部分非洲法語國家被該委員會列入了“優(yōu)先團結地區(qū)”國家名單。對外援助機制的調整并沒有改變法國政府對援助問題的重視。對非官方援助始終是法國大國外交戰(zhàn)略的有機組成部分。

      雖然有過起伏,但官方發(fā)展援助在法國國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在西方大國當中顯得比較突出。目前,根據法國政府的統(tǒng)計,法國提供的國際援助資金占世界總量的10%,是全球第四大發(fā)展援助提供國。資料來源:中新社巴黎2013年7月31日電。2017年,馬克龍上臺伊始即宣布,增加法國的官方發(fā)展援助是必須落實的競選承諾。法國的目標是在新總統(tǒng)的五年任期內、將發(fā)展援助提升到國民收入的0.55%。非洲國家將是優(yōu)先援助對象。據統(tǒng)計,法國2016年提供的官方發(fā)展援助中的四分之一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如果把法國通過多邊金融機構提供的援助計算在內,這一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資料來源:法國外交部網站。就任總統(tǒng)以來,馬克龍在對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加納、塞內加爾、突尼斯等非洲國家進行訪問時承諾了多個援助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對當事國公共財政的直接補貼是法國對非援助當中特色鮮明的一種援助類型。較之普通發(fā)展援助,預算援助更是法國影響并控制非洲國家的政策利器,有著較為濃厚的殖民時代印記。例如,法國政府分別于2005年、2006年、2007年向貝寧政府提供財政援助150萬歐元、450萬歐元和30億西方法郎。2014年,法國向尼日爾政府提供預算援助100萬歐元。資料來源:法國外交部網站。2018年2月,馬克龍訪問塞內加爾,向該國提供3966萬歐元預算援助。新華社2018年2月5日電。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我國的援外資金支出范圍中沒有包含“預算援助”這一類型。

      債務負擔:影響非洲國家的有效方式

      在非洲國家發(fā)展對外關系的過程中,債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了一個國家在各類國際議程中的地位與發(fā)言權。上世紀80年代,債務問題曾經給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留下過慘痛的回憶。近年來,若干非洲國家的外債急劇增加,再次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分析師和多邊金融機構的擔憂。但是,過去的經驗表明,在很多情況下,債務的減免如同援助的提供一樣,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財務問題,往往會染上政治色彩,成為它國或多邊金融機構對債務國國內政治與政策施加影響的渠道與平臺,如要求這些國家按照債權方的要求進行所謂的“結構性改革”,在大宗商品出口方面附加限制性貿易條件,或在債務重組過程中對“決定點”及“完成點”侯舸.《巴黎俱樂部債務重組條款對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影響》.國際融資,2011年第1期,第54頁。條件根據債權方的想法進行設置。

      對表達思想感情強烈的課文,教師應多花點精力,指導學生進行表情朗讀,以讀激情,引起共鳴?!对僖娏耍H人》一文的語言感情充沛,運用了比較多的祈使句、感嘆句等句式,來表達贊美、感激、關切、崇敬等感情內容,字里行間洋溢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誼。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體會這種感情,我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重點片斷,通過齊讀、指名讀、默讀、輕聲讀等,從多次反復的朗讀中激發(fā)他們的感情,從而體會到中朝人民的友誼確實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是用鮮血凝成的。

      目前,國際上處理政府間債務重組事宜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制定的“重債窮國倡議”(HIPC Initiative)及其增強版來處理多邊債務。另一種是通過巴黎俱樂部巴黎俱樂部成立于1956年,是主要債權國家專門為負債國和債權國提供債務安排(債務重組、債務寬減、債務撤銷)的非正式國際組織,包含22個永久會員國。處理官方雙邊債務。盡管從待處理的債務分類上來說,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債務處理機制,但巴黎俱樂部成員多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行成員。巴黎俱樂部通常緊緊綁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行,力求在一個框架內統(tǒng)一考慮債務國的償債能力,實現(xiàn)多邊/雙邊債務減免/重組。此外,對于那些目前還不是巴黎俱樂部成員的國家(如中國),該組織針對債務國(比如非洲國家)做出的債務安排也會對它們在當地(比如非洲)的經濟活動產生復雜的間接或直接影響。侯舸:引文同上。

      巴黎俱樂部會址為巴黎,其秘書處設于法國經濟財政部,每年開會10次,由法國經濟財政部國庫司司長主持。法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巴黎俱樂部以及自身與非洲國家之間的雙邊渠道在欠發(fā)達國家的債務管理方面掌控了堪與美國相匹的發(fā)言權。有批評者認為,非洲國家“越還越多”的債務負擔表明,以法國代表的巴黎俱樂部成員的債務管理過程中不乏政治考量,更不會缺少對債權方利益的考慮。

      行業(yè)巨頭:經濟壟斷的主要行為體

      法國與非洲法語國家經濟“融合”程度之高,使得貿易或投資數據往往不能準確反應雙方在經濟領域的關系之深。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壟斷性企業(yè)的作用“功不可沒”。由于歷史原因,非洲法語國家的銀行、保險、礦業(yè)、電信、能源等要害行業(yè),常常被法國巨頭所控制。上世紀90年代的私有化進程使得這些國家的供水、電力、農產品等重要行業(yè)也陸續(xù)落入法國企業(yè)之手。我們耳熟能詳的法國行業(yè)巨頭,如法國電力、阿?,m(AREVA)、巴黎銀行、法興銀行、博洛雷(Bolloré)、道達爾(TOTAL)、拉法基(LAFARGE)、路威酩軒(LVMH)、雅高(Accor)、法國燃氣、米其林(Michelin)、阿爾斯通(ALSTOM)……無不在非洲深入拓展市場,甚至形成行業(yè)壟斷。

      根據法國外交部的統(tǒng)計,目前有1100家法國企業(yè)集團在非洲設立了超過2109家分支機構,法國企業(yè)也因此成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最大的雇主之一,直接或間接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崗位大約有47萬個。資料來源:法國外交部網站,https://www.diplomatie.gouv.fr/fr/dossiers-pays/afrique/relations-economiques-entre-la-franceet-l-afrique/.訪問日期:2019年4月9日。通過以下實例我們就能對法國行業(yè)巨頭在非洲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感知一二:法國能源巨頭阿海琺控制了尼日爾70%的鈾礦(核原料)出口;道達爾31%的石油產量來自非洲;在非洲法郎區(qū)國家,法國巴黎銀行、法興銀行、里昂信貸等3家法國銀行占所有銀行營業(yè)額的70%;AGF-安聯(lián)(AGF-Allianz)、安盟保險(Groupama)和安盛保險(AXA)在非洲擁有壟斷性競爭優(yōu)勢;Philippe Hugon.?La politiqueéconomique de la France en Afrique?.Politique africaine,2007/1(N°105),p.54-69.在南非,Eskom 國家電力公司80%以上的發(fā)電機組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供應;施耐德電氣在10多個非洲國家擁有2500多家合作伙伴;Orange公司成為眾多非洲國家電話及網絡運營商;埃赫曼(Eramet)礦業(yè)集團在加蓬和塞內加爾優(yōu)勢突出;法國蔬菜水果公司(La Compagnie Fruitière)僅在加納一國雇員就達2400人;賽諾菲(Sanofi)是非洲遙遙領先的第一大藥品供應商,年營業(yè)額超過10億歐元……轉引自Hubert Védrine,前引文,第70—71頁。

      法國在非洲的壟斷性企業(yè)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物流領域的博洛雷集團。該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博洛雷環(huán)非物流(BolloréAfrica Logistics)是非洲第一大物流運輸企業(yè)。自上世紀20年代,博洛雷開始在塞內加爾開展第一筆業(yè)務。如今,博洛雷集團在非洲大多數國家已擁有50年以上的經營歷史,在45個非洲國家設有250家分公司,員工總數達2.5萬人。博洛雷目前在12個非洲國家以PPP公私合作方式運營其主要港口,在25個非洲國家港口經營干貨、散貨倉儲、海關保稅倉庫等,在幾內亞、科特迪瓦、喀麥隆等12個非洲法語國家以及尼日利亞、加納等非洲英語國家取得了集裝箱碼頭運營權。博洛雷對非洲物流業(yè)的壟斷使其成為包括中國企業(yè)在內的各國企業(yè)在非洲發(fā)展業(yè)務時很難避開的業(yè)務對象。Pierre Magnan.?Qu'appelle-t-on les intérêts fran?ais en Afrique?.Franceinfo Afrique,publiéle 27 mai 2013,https://www.francetvinfo.fr/monde/afrique/qu-appelle-t-on-les-interets-francais-en-afrique_3071895.html.訪問日期:2019年4月9日。

      文化產業(yè):難以撼動的優(yōu)勢地位

      鑒于法非之間在人員往來、共同語言和歷史傳統(tǒng)等方面的特殊聯(lián)系,法國在非洲法語國家文化產業(yè)中的優(yōu)勢地位短期之內很難被撼動。目前全球2.2億法語人口當中,有超過1億人生活在非洲。根據2008年數據,在法國有280萬來自非洲國家的移民,而在非洲有235萬法國人生活。2010年,法國接納的非洲留學生數量為11.1萬,為世界第一,而處于第2、3位的美國與英國各自接納的數量僅為3.7萬人左右。Hubert Védrine.op.cit.p.67.上述事實造就了法國在非洲,特別是法語區(qū)文化市場上的領先態(tài)勢。

      在媒體領域,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法語電視五臺、Canal+電視臺(即法國電視四臺)、環(huán)球音樂集團等在非洲影響力巨大。法國威望迪環(huán)球集團(Vivendi)不僅是環(huán)境公共事業(yè)(水務、垃圾處理等)的全球第一大公司,還憑借Canal+、環(huán)球音樂等子品牌成為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傳媒集團,在非洲的影視、音樂、電訊和網絡市場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以法語電視五臺為例,據統(tǒng)計,非洲有超過1000萬個家庭收看該電視臺的節(jié)目,分布在48個國家其中包括22個法語國家,17個英語國家,5個葡萄牙語國家,3個阿拉伯語國家還有1個西班牙語國家。資料來源:法國電視五臺2017年工作報告。。在非洲法語國家,10個人當中有9個人知道該電視臺。每周收看該臺節(jié)目的觀眾達2140萬。在非洲法語國家首都,該電視臺的知名度超過90%:金沙薩為94.6%,巴馬科為97.7%,達喀爾為93.6%。每周收看該臺節(jié)目的觀眾比例為80%(馬里為81.6%,金沙薩為64.8%)。在民主剛果(剛果金),法語電視五臺為第一大國際電視臺。其中包括22個法語國家,17個英語國家,5個葡萄牙語國家,3個阿拉伯語國家還有1個西班牙語國家。資料來源:法國電視五臺2017年工作報告。

      隨著非洲法語人口的不斷增長,法國在非洲文化產業(yè)中的優(yōu)勢地位可能還將不斷增強。根據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組織(OIF)的統(tǒng)計,到2050年,世界法語人口將達7.15億,其中85%將生活在非洲。Martine Jacot et Nathalie Brafman.?L'Afrique,phare de l'avenir?.Le Monde géo et politique,3 ao?t 2012.

      四、不可低估的法非經濟關系優(yōu)勢

      如何對當前法國在非洲特別是非洲法語國家的經濟存在進行客觀準確的評估? 這是本文試圖回答的問題。根據前文所述,不論是“唱衰派”還是“正常論”,似乎都有一定的事實依據。我們需要注意的事實是,盡管法國在非洲的存在感有所收縮,盡管法國政、經、學各界口口聲聲說在非洲遇到了中國、美國、德國乃至印度等國家的強大競爭,但是,憑借堅實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支撐,依托自身在非洲市場上的專屬優(yōu)勢,法國在非洲的經濟存在依然強勁,法非經濟關系的特殊性不可低估。

      堅實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支撐

      法國在非經濟利益有著堅實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支撐。在政治上,雖然??柤捌洹胺侵藿M”已經成為歷史,但法國仍然通過法非首腦會議、歐非首腦峰會、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組織峰會等機制性安排把非洲國家尤其是法語國家與法國在政治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軍事領域的雙邊或多邊“合作”始終是法國強化其對非關系的重要途徑。目前,與法國重新簽署《防務協(xié)定》的非洲國家有8個。另有16個非洲國家與法國簽訂了《軍事技術合作協(xié)議》。張林初.《法國新版〈國防與國家安全白皮書〉評析》.法國研究,2014年第1期,第5頁。通過雙邊協(xié)議或多邊安排,在非洲駐扎的法國軍隊人數超過一萬人,其中駐扎在吉布提、加蓬、塞內加爾(佛得角)與留尼汪等4個常設軍事基地的軍人數量超過5千人。另有數千法國軍人以臨時派駐、參加國際維和部隊或開展軍事技術合作、軍事培訓的名義派出。法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法國的非洲政策》專題報告.2011年2月28日提交,第23—24頁。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11年,法國駐非部隊發(fā)起的軍事行動達51次,行動范圍遍及整個非洲法語區(qū)。這些軍事行動對非洲國家政府和民眾帶來的精神壓力與心理沖擊可想而知,也讓法國企業(yè)在非洲市場上顯得底氣十足。在文化上,通過法語這一強有力的紐帶以及遍布非洲的新聞媒體、社團組織、文教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法國在非洲編織了一張巨大的軟實力之網,為法非特殊關系的存在與發(fā)展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法國企業(yè)的專屬優(yōu)勢

      法國企業(yè)有著視非洲市場為“專屬獵場”的傳統(tǒng)。據法國外交部統(tǒng)計,三分之一的法國出口企業(yè)在非洲有業(yè)務。從2002年到2017年,向非洲出口的法國企業(yè)達38000家。在部分行業(yè),法國在非企業(yè)享有壟斷地位,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銀行業(yè)與保險業(yè)。由于法國通過發(fā)行非洲法郎對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和中非國家銀行這兩所非洲區(qū)域性央行具備了決定性影響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在貨幣政策、外匯管制、商業(yè)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的行業(yè)準入和管理等方面擁有了先天性優(yōu)勢。法國的巴黎銀行、法興銀行、安聯(lián)、安盟和安盛保險公司就此在非洲法語國家市場上形成了難以撼動的壟斷地位。在非洲法語國家市場上發(fā)展的中國企業(yè)大多需要通過它們獲得必不可少的金融和保險服務。在礦產、熱帶經濟作物等關系到相關非洲國家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法國企業(yè)擁有優(yōu)先開采權和經營權。比較典型的是阿海琺公司對尼日爾鈾礦的壟斷、法比合資SACO 公司對科特迪瓦可可的壟斷。通過向非洲國家提供官方援助特別是預算援助、簽署防務協(xié)定或軍事技術援助協(xié)定,法國企業(yè)獲得了這些國家自來水、電力、電信以及交通等公共事業(yè)的特許經營權、政府采購的優(yōu)先供貨權以及針對軍方的供貨壟斷權。非洲法郎的存在為法國企業(yè)在西非、中非地區(qū)的投資和貿易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由于語言、法律、體制相同,法國企業(yè)在非洲國家的市場開發(fā)、項目管理、項目運營與跟蹤服務等方面優(yōu)勢十分明顯。在相當數量的非洲“本土”企業(yè)中,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的卻是法國人。以貝寧為例,在該國開展業(yè)務的法國企業(yè)有31家,但另有44家本土企業(yè)由法國人負責管理。這些企業(yè)加在一起在貝寧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高達15%。資料來源:法國駐貝寧使館網站,https://bj.ambafrance.org/Relations-commerciales-economiques.訪問日期:2019年4月9日。此外,法國對區(qū)域經濟治理議程的深度參與是一個未得到充分研究但卻非常重要的問題。在負責設計、改革區(qū)域經濟治理的一些地區(qū)性機制當中,法國的身影隨處可見。這樣的機制包括:非洲商法協(xié)調組織(Organisation pourl'Harmonisation en Afrique du Droit des Af faires,OHADA)、非洲跨國保險市場大會(Conférence interafricaine des marchés d'assurance,CIMA)以及非洲知識產權組織(Organisation africaine de la propriétéintellectuelle,OAPI)等。在這些負責制定區(qū)域市場法律框架和游戲規(guī)則的重要機制中,盡管法國不一定會出現(xiàn)在前臺,但卻往往發(fā)揮著引導性或關鍵性作用。

      法非貿易占比下降,但利潤可觀

      雖然從數據上看,法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并不在非洲,非洲國家在法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占比并不高。但是,透過這一表象,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現(xiàn)象是,法國從其對非貿易當中獲益相當可觀。根據法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科法斯集團的統(tǒng)計,進入21世紀以來,除國際市場上原材料價格猛漲的2008年及2012年之外,法國對非貿易一直保持出超。COFACE.?Course aux parts de marchéen Afrique:l'échappée fran?aise reprise par le peloton européen?.Panorama —Les Publicationséconomiques de COFACE,juin 2018,p.3.(圖1)法國對非貿易的優(yōu)勢在非洲法語國家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例如,對于貝寧這樣一個西非法語小國,法國的年度貿易順差一直保持在2億歐元以上。參見中國駐貝寧使館經商處編寫的《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qū))指南》“貝寧”卷。

      圖1 法非貿易平衡表

      法國因素對中非經貿關系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中非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化,法國人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在法國官方、企業(yè)或學界發(fā)布的各類涉非報告、文件和研究成果中,中國不斷被提及并被拿來與法國進行比較。2013年12月,法國前外長韋德里納(Hubert Védrine)應法國總統(tǒng)要求牽頭完成了一份調研報告,題目為《非洲與法國:面向未來的合作伙伴》。這份170頁的報告中171次提及中國。同年10月,法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向參議長提交了一份題為《非洲是我們的未來》的專題報告。這份501頁的報告中提及中國381次。以上數據為筆者自行統(tǒng)計。韋德里納在他的報告中不斷強調:盡管中國在非洲市場上來勢正猛,但法國在非洲法語區(qū)依然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盡管從非洲整體上看,法國的市場占有率遠低于中國,但在法語區(qū),法國能做到與中國旗鼓相當。在加蓬、塞內加爾等國家,法國的市場占有率仍然超過中國。Hubert Védrine.op.cit.p.69.應當承認,韋德里納所言非虛。法國企業(yè)在非洲法語國家的優(yōu)勢是客觀事實。換一個角度,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為:法國因素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與相關非洲國家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與非洲法語國家的貿易增長曲線顯著低于中非貿易的平均增長曲線。對此需要仔細分析、認真思考,拿出切實可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圖2 中國與非洲國家、非洲法語國家貿易增長曲線比較本圖由倪肖蔚根據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提供的中非貿易數據匯總制作。

      總而言之,對于法國在非洲、特別是在非洲法語國家的經濟存在,我們應當有一個準確、客觀的認識。既要看到法國在非洲影響力的衰減,也要對法非關系的特殊性有一個比較充分的把握。在新時期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在展開競爭的同時,為了謀求自身的發(fā)展,應對共同的挑戰(zhàn),中法非三方都有開展雙邊、三邊乃至多邊合作的動機和理由。關鍵在于積極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找到合適的形式與渠道,發(fā)揮各自的比較優(yōu)勢,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猜你喜歡
      法語援助非洲
      愛心援助
      《走出非洲》:關于非洲最美的一本書
      時代郵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自殺呈現(xiàn)中的自殺預防——法語動畫電影《自殺專賣店》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非洲反腐敗新觀察
      刑法論叢(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非洲鼓,打起來
      小型法語口語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研究
      英語知識(2016年1期)2016-11-11 07:08:01
      論法語的體系統(tǒng)
      非洲的遠程教育
      住房保障與住房援助
      FOU:法國對外法語教學新概念
      外語學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6
      清涧县| 大同市| 舒兰市| 宜都市| 大冶市| 贺州市| 措勤县| 垣曲县| 英吉沙县| 南投县| 溧阳市| 嘉义市| 班玛县| 宁明县| 普定县| 沁阳市| 方正县| 黄浦区| 马鞍山市| 临夏县| 改则县| 岚皋县| 大足县| 古田县| 广河县| 马鞍山市| 西丰县| 海丰县| 江安县| 巴东县| 贺州市| 陕西省| 炎陵县| 新和县| 虹口区| 曲沃县| 中江县| 饶平县| 芦溪县| 民权县|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