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佳
長沙愛爾眼科醫(yī)院屈光手術(shù)專科 410000
有晶狀體眼ICL 是一種屈光性晶狀體,放置于虹膜后面及晶狀體前面,并在睫狀溝水平固定[1],為了不和自然晶狀體前囊相接觸,ICL 朝前方拱起一定高度。UBM 一方面能夠清晰掃描包括睫狀溝在內(nèi)的眼球后房結(jié)構(gòu)[2];一方面能夠探測眼前節(jié)結(jié)構(gòu),ICL 的長度可通過測量睫狀溝直徑來明確。本研究對110 例行ICL 植入術(shù)的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方法和UBM 兩種方法測量睫狀溝的直徑,并分析了患者的術(shù)后拱高,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本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200 眼)行ICL 植入術(shù)的近視散光患者,患者的術(shù)前球鏡度數(shù)為-500~-23.00DS,平均度數(shù)-12.28DS;中央角膜厚度(CCT)為455~628μm,平均厚度為522μm;最佳矯正視力0.3~1.1。所有患者全部符合以下標準:前房的深度≥2.8mm;角膜的橫徑≥11.0mm;眼壓為10~21mmHg(1kPa=7.5mmHg);角膜的內(nèi)皮細胞計數(shù)>2200mm-2;沒有眼部活動性炎癥和其它眼科疾病,晶狀體透明。常規(guī)方法組55例(100 眼):將角膜3 點鐘~9 點鐘的直徑作為ICL 長度。UBM 組55 例(100 眼),將3 點鐘~9 點鐘的睫狀溝距離作為ICL 長度。根據(jù)STARR 公司的建議,若患者的前房深度<3.5mm,則ICL 長度在白到白的基礎(chǔ)上加0.5mm;如果前房深度>3.5mm,則ICL 長度在白到白的基礎(chǔ)上加1.0mm。
實施表面麻醉,在術(shù)前1h 充分散瞳,在顳側(cè)作一寬度位3.2mm 的透明膠膜切口,將黏彈劑注入前房,使用助推器把ICL 植入后房,使其居中,沖洗掉黏彈劑。術(shù)后使用7d 妥布霉素迪賽米松滴眼液。助推器與ICL 均購自瑞士公司[3]。
隨訪半年,檢查兩組患者的屈光度、ICL 和透明晶狀體間隙、角膜厚度、拱高、視力、ICL 長度和度數(shù)、中央前房深度。應(yīng)用購自德國Oculus 公司的Pentacam HR 三維眼前節(jié)分析診斷系統(tǒng)檢查患者的LCL 和透明晶狀體間隙,以及中央前房深度。
本研究應(yīng)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年齡、性別、ICL 長度、ICL 度數(shù)、CCT、等效球鏡度數(shù)以及中央前房深度等一般資料,兩組患者之間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如表1所示。
表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資料 常規(guī)方法組(n=55) UBM 組(n=55) t/ χ2 P性別(n,%)1.25 >0.05男18(32.73)20(36.36)女37(67.27)35(63.64)年齡(歲)28.54±5.36 27.93±4.18 1.1763 >0.05中央前房深度(l/mm)3.18±0.25 3.20±0.27 1.0892 >0.05 CCT(l/mm)518.65±30.74 515.43±75.22 1.3674 >0.05等效球鏡度數(shù)(φ /D)-12.58±5.62 -12.94±4.85 0.5248 >0.05 ICL 長度(l/mm)116.73±3.16 122.19±3.52 2.2356 >0.05 ICL 度數(shù)(φ /D)-16.68±3.75 -17.06±4.23 1.5798 >0.05
表2:兩組患者的術(shù)后拱高比較(n,%)
UBM組拱高(465.17±218.54)μm;常規(guī)方法組(448.39±195.68)μm,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拱高的理想范圍約250μm~750μm,兩組的理想拱高所占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如表2所示。
目前,多項報道都證實了ICL 矯正近視穩(wěn)定、有效和安全。通常,用ICL 后表面、晶狀體前囊二者的距離(拱高,vault)來表示ICL 與晶狀體之間的距離[4]。手術(shù)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拱高,最理想的拱高大約為500μm,即一個中央角膜的厚度。如果拱高太高,很可能會損傷角膜內(nèi)皮,導致前房變淺,甚至造成色素播散性青光眼或者瞳孔阻滯。如果拱高太低,則很可能與自然晶狀體前囊相互接觸,導致白內(nèi)障。角膜水平直徑指的是白至白的距離,該距離無法代表睫狀溝的水平直徑[5],因此選擇ICL 的長度時可能存在偏差。
資料顯示[6]:拱高超過90μm 便能夠預防ICL 術(shù)后白內(nèi)障;若拱高超過150μm,ICL 便無法接觸晶狀體,拱高最高應(yīng)控制在<1350μm。本研究中,拱高<250μm 的所占比,傳統(tǒng)方法組較高;而拱高>750μm,則UBM 組的所占比較高,但組間比較差異不明顯(P >0.05).
總而言之: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采用UBM 測量出的數(shù)據(jù),更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映出睫狀溝的距離,從而位ICL 長度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