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學生體驗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2019-09-09 03:10程春清洪從兵
      中學物理·初中 2019年7期
      關鍵詞:摩擦力體驗教學策略

      程春清 洪從兵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體驗,可以有效突破學習障礙,激活課堂教學的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文結合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摩擦力”一節(jié)教學案例,對基于學生體驗的初中物理教學有效策略展開探討,提出了通過體驗挑戰(zhàn)任務、體驗生活實驗、體驗“失敗”經(jīng)歷、體驗創(chuàng)新活動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會建立物理模型,發(fā)展科學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

      關鍵詞:體驗;摩擦力;教學策略

      文章編號:1008-4134(2019)14-0059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必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真正發(fā)生,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yǎng).現(xiàn)以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摩擦力”一節(jié)為例,對如何基于學生體驗的初中物理教學有效策略展開探討.

      1 體驗挑戰(zhàn)任務,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只有精心預設,才會有精彩生成.用心研讀教學內(nèi)容,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以活動為載體,設計挑戰(zhàn)任務,讓學生經(jīng)歷挑戰(zhàn)過程,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教學片段1】“運球”小游戲,導入新課

      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用筷子將事先涂過洗滌劑的玻璃球夾起并運到另一杯中(如圖1所示).

      學生本來以為小小的玻璃球應該不難夾取,誰知嘗試了才發(fā)現(xiàn),非常困難,第一位同學先用一只手握住筷子夾取,怎么都夾不上來;后又用筷子抵著玻璃球順著玻璃杯壁移動,還是夾不上來,經(jīng)過多次嘗試宣告失敗.第二位同學嘗試后慢慢發(fā)現(xiàn)竅門,用兩只手用力握住筷子,小心地將玻璃球夾出來運到另一個玻璃杯中,由于第一位同學的一段“艱難”的運球過程鋪墊,學生給后面這位“運球”成功的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在經(jīng)歷第一位同學艱難的“運球”過程中,同學們不由自主地就會思考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一個挑戰(zhàn)任務在這節(jié)課的一開始就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 體驗生活實驗,建立物理模型

      越是常見的物品,越是簡易的實驗,越能讓我們的實驗教學效果更好.我們身邊處處皆物理,物理與生活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身邊的物品進行改裝設計作為實驗器材,由它們來進行實驗時,學生也會有一種親切感,當學生發(fā)現(xiàn)常見的物品出現(xiàn)在課堂時,也會很好奇這些物品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奇,也會促使學生在以后生活中去尋找物理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并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透過這些生活化現(xiàn)象,嘗試抽象出物理模型,減小生活化的現(xiàn)象給學生的思維造成的障礙,抓住現(xiàn)象的物理本質(zhì),使問題變得簡單純粹,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

      【教學片段2】科學認識摩擦力

      體驗1(如圖2所示):將手掌用力按在課桌上向前推動,體會手有何感覺?

      體驗2(如圖3所示):將牙刷直立在木板表面,向右拉牙刷,觀察刷毛有何變化?

      體驗3(如圖4所示):將牙刷直立在木板表面,保持牙刷不動,如何拉動木板,使刷毛向左彎曲?

      設計這三個體驗活動是為了科學地認識摩擦力.“體驗1”設計的目的是感受滑動摩擦力的存在.為了將無形的摩擦力變成有形的“看得見”的摩擦力,故而設計了“體驗2”,筆者選用生活中常見的牙刷來實驗,讓學生通過切身的體會、直觀的現(xiàn)象,揭開了摩擦力神秘的面紗.通過刷毛彎曲的方向來認識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摩擦力由“看不見”到“看得見”.在教學中,學生常常認為摩擦力的方向就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又設計了“體驗3”與“體驗2”進行對比,產(chǎn)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思考,牙刷不動,從刷毛向左彎曲得到牙刷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根據(jù)學生的困惑,此時追問,牙刷真的是不動嗎?學生會發(fā)現(xiàn),牙刷相對于接觸面是向右運動的,引導學生得到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更準確的表述: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物體相對于接觸面運動的方向相反,也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科學的嚴謹性.

      學生經(jīng)歷三個逐層深入的體驗活動,從中可以抽象出物理模型,由體驗1、2抽象出的模型(如圖5所示),向右拉動物體,木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由體驗3抽象出的模型(如圖6所示),向左拉動木板,木塊也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

      熟悉的牙刷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過程,該體驗活動有效突破了學習障礙,并能從中建立物理模型,也為后面的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的改進做了鋪墊.

      3 體驗“失敗”經(jīng)歷,發(fā)展科學思維

      在某些活動中,對實驗方案的一些不完善之處事先可不作特別提醒,放手讓學生探究,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失敗”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自己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雖然過程歷經(jīng)波折,但是讓學生經(jīng)歷質(zhì)疑、批判、檢驗和修正的過程,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學生科學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片段3】測量滑動摩擦力

      3.1 “失敗”的測量

      通過系列問題的引導后呈現(xiàn)教材“信息快遞”,學生了解滑動摩擦力的測量方法后,讓學生測量并反饋實驗中的問題和困惑.學生經(jīng)歷實驗后提出:讓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很困難、彈簧測力計在運動過程中讀數(shù)不準確、示數(shù)忽大忽小等等問題.由此發(fā)現(xiàn),有必要對剛剛測量滑動摩擦力的方法進行改進.在之前的實驗中,學生確實面臨著困惑和失敗,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短時間內(nèi)得不出準確的結果,但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卻是大有裨益的.

      3.2 實驗的改進

      學生通過回顧之前的“體驗2”和“體驗3”發(fā)現(xiàn),“不動”的牙刷也能受到滑動摩擦力,從而將方法遷移到本實驗改進,可以將木塊固定,拉動木板產(chǎn)生摩擦力,操作簡單而又效果明顯,讓學生經(jīng)歷批判、修正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學思維.

      為了增加演示實驗的可視度,還做一些調(diào)整(如圖7所示、實物圖如圖8所示),安裝定滑輪來改變力的方向,將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便于觀看和讀數(shù).

      由于學生之前的體驗活動中已經(jīng)滲透了這樣的思路:木板不動,向右拉動牙刷和牙刷不動,向左拉動木板,效果是相同的,有了這樣的鋪墊,學生只要將牙刷換成木塊就行,通過類似的情境,減輕了學生的畏懼心理,達到了學以致用并遷移深化的目的.對實驗的改進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過去都是教師講給學生聽,現(xiàn)在有了前面的連環(huán)預設,有了知識的鋪墊,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了水到渠成的問題解決.

      4 體驗創(chuàng)新活動,提升關鍵能力

      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處的學習困境,抓住讓學生覺得困惑的地方,有針對性地對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幫助學生突破學習困境,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加深學生對科學方法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

      【教學片段4】是壓力還是重力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掌握了測量摩擦力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影響因素,在猜想與假設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各種猜想,學生可能會提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大小、重力大小、速度大小、接觸面積等等因素,其中,特別壓力和重力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學生常常分不清楚,為此筆者利用如下裝置讓學生初步感受,測出一塊磁鐵在木板上滑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后在木板的下表面(如圖9所示)粘上學生常用的鋼尺,在增大磁鐵對木板壓力的同時又保持了磁鐵的重力不變,再測出磁鐵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學生通過比較兩次示數(shù)發(fā)現(xiàn),壓力增大,滑動摩擦力明顯增大.學生還會質(zhì)疑提出,這個實驗并不能證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的關系.為了讓結果更具有說服力,讓學生課后思考設計方案,如何在增大重力時,保持壓力不變,比較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讓學生接受具有更大挑戰(zhàn)性的任務.學生從創(chuàng)新活動中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的同時,也會質(zhì)疑實驗中的問題,從而拓展了思維的深度,提升了學生的關鍵能力.

      在課堂上通過多重的體驗活動,以做促學,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還能提出問題,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自信、喜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收獲成功,發(fā)展能力,提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洪從兵.基于科學素養(yǎng)導向的體驗式教學策略[J].物理教學,2018,40(05):56-58.

      [2]耿玉盛.讓學生在體驗中構建物理核心概念[J].物理教師,2017,38(11):15-18.

      [3]朱建紅.淺析體驗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11):54.

      猜你喜歡
      摩擦力體驗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tǒng)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shù)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chǎn)品深度開發(fā)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神奇的摩擦力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幾個問題
      海伦市| 九龙县| 济宁市| 修水县| 柘荣县| 印江| 江华| 定西市| 古浪县| 正安县| 贵定县| 仁化县| 莎车县| 保德县| 乌审旗| 和平区| 乳山市| 敦煌市| 望都县| 黄石市| 古田县| 含山县| 古浪县| 富阳市| 双城市| 永兴县| 开远市| 招远市| 友谊县| 鄂尔多斯市| 大丰市| 海安县| 龙南县| 淮北市| 邛崃市| 文登市| 丰顺县| 五家渠市| 永德县| 枣阳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