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瑛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對和諧之美的追求是人類的本能?!焙椭C是處理一切事物的關鍵,也是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的關鍵。當然,教書育人更需要和諧。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直接關系到班級的和諧,影響到學生的成績與表現(xiàn),但是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以琢磨的問題,要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對學生以后的興趣、性格、表現(xiàn)等多方面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小學生活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同時也是和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人,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雙方要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保證兩者之間開展友好的交流。
一、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
以往的教育觀念中,學生和教師是分等級的,教師永遠都是站在三尺講臺上,高高在上,這樣的相處方法使得師生之間產(chǎn)生很大的隔閡,不能平等相處。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師生相處模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與學生應該是亦師亦友的關系,確保相互之間的和諧是開展班級管理的重要前提。為了搞好師生之間的關系,首先教師要做到與學生平等對話,充分尊重他們,拋棄原有的“師尊生卑”的觀念。班主任雖然是班級的管理者,但仍然需要給予學生“民主”的權利。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自尊心很強,對待事物比較敏感,班主任教育學生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比如,課堂上有學生做小動作,教師不必停止講課,指責與批評學生,而是應該通過眼睛與學生交流,同時放緩說話語速,學生就會意識到教師的目光,從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就會改正課堂上犯下的錯誤。這種教育方式既不會影響教學,同時又充分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一舉多得。另外,班主任在采用溝通方式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實際情況決定,也可以和學生聊一聊自己兒時的趣事,然后和學生一起開懷大笑,讓學生放下心理防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成長。學生感受到愛與尊重,師生之間才會形成和諧的關系。
二、與學生多聯(lián)系、多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維系是一門藝術,而交流則是其中的關鍵因素。班主任只有和學生用心溝通,才能贏得彼此的愛戴與擁護,發(fā)展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在生活方面,班主任要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和情緒變化,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在他們生活上遇到困難時,要和學生聯(lián)系,了解情況,給予幫助。班主任也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等多方面特征,這樣就可以根據(jù)他們的個人情況進行教學,充分照顧到每位學生,讓學生看到班主任的努力與付出,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愛。學生在學習上處于困境時,班主任要和學生溝通,聽一聽孩子們的想法,了解情況,對他們進行疏導、鼓勵。其次,學生犯錯時,班主任應該耐心勸導他們,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應該在未詢問任何情況就進行批評教育,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易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比如,班級里有位學生在課堂上畫畫,不認真聽課,任課教師很生氣,粗暴地將學生的畫撕毀,并且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了這個學生,學生從此對這位教師心存芥蒂,甚至厭惡這門課程,學習成績下降,對此,我及時與學生溝通,與任課教師了解情況。原來這節(jié)課講的內(nèi)容和動物有關,學生想到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就不由自主地去畫,由此引發(fā)了之后的事情。對此,我和任課教師溝通,首先肯定了他勤動腦、思維活躍的優(yōu)點,同時指出他上課畫畫的行為是不對的,三人一起就此事討論,任課教師也認識到自己處理問題的不足,最后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學生和教師都釋懷了,由此可見溝通的重要作用。
最后,班主任可以每周組織開展一次班會,傾聽孩子們的想法,一起和學生探討理想、未來,多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當全面關注孩子的各種行為,定期找學生們進行談話,以朋友的身份進行溝通,也可以聽聽孩子們對班級管理提出的意見,推動班級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班主任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不僅要觀察班集體的變化,更需要透過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其思想本質(zhì),真正做到見微知著。
三、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有責任意識
班主任的個人形象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助推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班主任要加強自己的自身修養(yǎng),提高個人素質(zhì)。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的啟蒙教師,其言行舉止對學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會影響到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個人的行為,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zhì)。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學生看到教師高尚的品格,從心底里崇拜班主任。比如,發(fā)現(xiàn)教室地上有廢紙,班主任不要問責值日生或要求學生清掃,而是低頭拾起廢紙,并將它丟進垃圾桶,這一系列的動作行為比上百次的口頭教育更加奏效,學生自然會效仿班主任,愛護學習環(huán)境,又不會抵觸這種行為,從而提高自身道德素質(zhì)。這種行為溝通方式利于小學班主任與學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會給班主任提供精神支撐。班主任要用愛溫暖學生,做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yè)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他們成長中的朋友。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是一種教育方式,這樣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提高信任度。班主任和學生經(jīng)常溝通,會促進師生關系的發(fā)展,這樣班主任也會更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更好地教導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獲得他們的信任,更好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是一門藝術,需要班主任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以促進班集體的和諧發(fā)展。所以,班主任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建立和諧民主的班級氣氛。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班主任做到尊重學生,學生也會尊重教師,兩者互相尊重才會贏得彼此的信任。對此,班主任要對學生有全面的理解,平等地看待學生,在學生犯錯時要學會寬容他們,以理服人,多多鼓勵他們,減少對他們的批評。同時,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形象,給學生做出榜樣。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