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楚
摘 要:在幼兒園小班教學中,集體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幼兒不可或缺的活動,也是幼兒實現各項能力提升的教學途徑之一。當前,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采用了角色游戲的方法,讓小班幼兒能夠在趣味化的游戲中實現發(fā)展。我們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角色游戲在小班集體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小班集體教學;角色游戲
《綱要》堅持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在集體教學中表現出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特點。如果把角色游戲巧妙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將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那么,如何提高角色游戲的有效性,就成為幼兒教師所思考的問題。
一、塑造趣味人物,引導幼兒參與
在角色游戲教學的時候,我發(fā)現,幼兒對于自己感興趣、熟悉的角色比較關注,能夠投入更多的經歷,注意力也有所提升,參與熱情也非常高。因此,教師應對幼兒進行深入了解,尋找幼兒的興趣點,塑造、選擇幼兒喜愛的人物,使幼兒能夠主動進行角色扮演,充分投入到游戲環(huán)節(jié)中。
例如,在一次角色游戲教學中,我了解到幼兒都非常喜歡小動物,因此設計了一些小動物角色,讓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神態(tài),共同參與到游戲中。有的幼兒喜歡小兔子,我讓她扮演小兔子嬌嬌,嬌嬌喜歡蹦蹦跳跳;有的幼兒喜歡大老虎,我讓他扮演老虎威威,是游戲中的領導者,叫起來是“嗷嗷”的聲音;有的幼兒喜歡猴子,我讓他扮演小猴子悟空,愛吃香蕉,并且動作非常靈活。當幼兒獲得了他們喜歡的角色的時候,他們都會覺得非常高興,并興致勃勃地對這些動物進行模仿,根據自己對動物的認識來進行表演。通過塑造趣味化的角色,能夠讓幼兒積極參與到角色游戲中,在集體教學中感受到樂趣。
二、營造生活情境,增強角色體會
在進行角色游戲的時候,很多幼兒都會非常懵懂,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游戲,也不知道游戲的目的是什么。教師應將幼兒帶入到豐富的生活情境中,讓幼兒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對角色進行表達,增強對角色的體會,從而提高集體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一次角色游戲中,我告訴幼兒,我們今天來扮演小豬佩奇一家人,共同展現小豬佩奇的日常生活。有的幼兒扮演佩奇,有的幼兒扮演喬治,有的幼兒扮演豬爸爸,有的幼兒扮演豬媽媽,有的幼兒扮演牙醫(yī),有的幼兒扮演護士兔小姐。幼兒都非常喜歡佩奇去看牙醫(yī)的那個場景,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來進行看牙醫(yī)的表演。扮演牙醫(yī)的幼兒非常認真地佩帶醫(yī)護用品,為扮演佩奇和喬治的幼兒檢查牙齒,其他扮演者也根據情境的需求,來進行表演,使游戲能夠盡可能地貼近生活實際情境。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對動畫片中的場景進行了回憶,用心揣摩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自己的表演盡可能地完美。在表演結束之后,其他幼兒都給他們送上了小紅花,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表揚。通過營造生活情境,能夠讓幼兒更好地走入到角色中,對角色的特征進行體會,從而使自己與角色更加貼近,同時,也使角色游戲的有效性實現了明顯的提升。
三、增加角色指導,協(xié)助游戲進行
小班學生剛進入幼兒園,表達能力比較差,對于集體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很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努力引導,但是幼兒很少發(fā)言,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可以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增加對幼兒的指導,讓幼兒能夠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找到基本的思路,促進角色游戲的順利進行,讓幼兒都能夠找到活動的樂趣。
在一次角色游戲教學中,我為幼兒準備了一個童話故事,讓幼兒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讓幼兒在熟悉故事的同時進行表演,并且展現出自己的自信和熱情。但是在實際游戲過程中,幼兒經常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表演,也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小朋友配合,使游戲陷入了瓶頸。在這種情況下,我對幼兒進行了指導,用童謠的方式讓幼兒對整個故事的流程進行了了解,并且鼓勵幼兒主動表達。漸漸地,一些不愛說話的幼兒也能夠在角色游戲中大膽說出自己的臺詞,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極大地鍛煉,使教室中充滿了歡樂的氛圍。通過在角色游戲中加入角色指導的方法,能夠讓教師在其中起到了“引導者”的身份,使小班集體教學活動能夠更加順暢的進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其中,幼兒園的游戲有很多種類,比如角色游戲,區(qū)域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智力游戲,民間游戲等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因此,活動的過程設計和材料準備不在于花哨,只有孩子真正喜歡,真正感興趣的活動才是最適合孩子的活動。把角色游戲巧妙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是一種很有效的集體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小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使幼兒的綜合能力得到發(fā)展,應該得到幼兒教師的普遍關注和重視,使幼兒實現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沛文.小班幼兒角色游戲之指導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227.
[2]王靜.淺談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