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榮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具有自制能力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大多是源于自身的興趣。同時,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過于死板,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沉悶枯燥,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定教學計劃,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從而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進而打造寓教于樂的高效課堂。本文就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實施,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變革,使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轉(zhuǎn)變,教師不再僅僅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更要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而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習興趣是學生開展語文學習的動力,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需要及時地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中靈活地運用興趣教學法,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年齡較小,認知能力不足
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這就使得學生在面對較為復雜的語文知識時,不能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往往需要教師投入較大的精力對學生進行分析講解,這就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學生自控能力較差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往往無法保持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tài),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以及學習效率低下的狀況。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況,詳細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高效性。但受小學生年齡特點以及性格因素的影響,他們在課下也無法及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以及課前的預習內(nèi)容,影響到了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
(三)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方法單一
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仍占據(jù)著主體地位,對學生仍以灌輸式教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受到限制。同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使得課堂氛圍沉悶,無法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導致學生缺乏對語文的探究興趣。
二、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通過多媒體的加入,引起學生的興趣
科技的進步,為教師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提供了保障。為了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正式引入課文內(nèi)容之前,先請學生觀看《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并在播放動畫片之前,為學生布置問題讓其思考。讓學生仔細觀察動畫片中小蝌蚪的進化過程以及找媽媽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各種小動物。通過這種新穎的動畫片的播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要進行課文的學習,了解課文內(nèi)容。之后,在講解課文的過程當中,隨著小蝌蚪的進化,在大屏幕上播放不同時期小蝌蚪形態(tài)的 PPT,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想要全程參與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語文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不單單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nèi)容,更是支持學生不斷學習前進的動力源泉,可以說具備高昂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學生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所有教師當前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鑒于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通過音樂以及動畫效果營造出生動有趣的語文情境,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上,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荷花的視頻或者圖片,通過形象、主觀的視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賞析,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小組合作教學,游戲競賽教學
小組合作一直是最為簡單且教學效果較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探討,能夠創(chuàng)造出良好、高漲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并且學習其他學生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方式,達到拓寬思維的目的;游戲競賽模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在這種競爭氛圍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有效地激發(fā),記憶力、學習能力在短時間內(nèi)大幅度提升。
(四)實施積極的教學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的評價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評價用語甚至會影響到小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因此為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并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應當實施積極的教學評價策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自信心。并且,教師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如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等,這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還構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進行改進。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趣味教學法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地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鑫.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9(04):96-97.
[2]曲娜.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師,2018(S2):112.
[3]臧艷紅.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5):124-126.
[4]周雯.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五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