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玲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時學生的可塑性還十分強,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而且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也十分關鍵。因此,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也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為此本文對于師生互動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師生互動
引言:
在當今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教學問題。比如說學生對教師的互動不感興趣,導致學生對發(fā)言缺乏主動性,使得教師提出問題時,僅有幾個學生發(fā)表看法,其他學生并沒有參與其中,致使師生互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我們不得不深思。
一、小學四年級語文教育學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
(一)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
當下的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師生互動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過研究表明,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可以適當進行師生互動,這既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為學生以后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
(二)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隨著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推廣,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師生互動的教育模式不斷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互動,還能使得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也大有提高。為此,我們應加大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一事項。
二、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分析
(一)有效利用課堂提問形式進行師生互動
目前主流的師生互動形式就是進行課堂提問,通過頻繁、熟練的課堂提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但是此種互動形式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以及其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充分了解,并做出合理估計。教師可以利用啟發(fā)式、富有情趣的、個性化的提問方式,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達到發(fā)散思維的目的,并且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又進一步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獲得啟發(fā)。通過提出問題這一師生互動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使得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二)通過課堂自由討論方式促進師生互動
課堂討論作為師生互動的一種方式,可以營造出一個自由、自主的學習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使得更多的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之中。而具體的課堂討論的實施就需要教師提前對學生們制定一個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話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和同一小組的學生互相交流,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而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進行課堂討論,就需要教師下一番功夫了。教師需要提前研究好課文的主題以及內(nèi)容,并設計出可以吸引小學生興趣的專題,然后根據(jù)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思考特點,制定一個自然的情境,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從而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課堂可以有效率的進行。
(三)借助場景模擬的方式開展師生互動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注定了其思維方式的簡單,所以我們應選用他們較為喜歡和更容易被接受的直觀的動態(tài)的事物,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場景模擬這一有效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目前的信息化時代就為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幫助,我們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生動的場景模擬。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利用現(xiàn)代化科技實現(xiàn)對課文內(nèi)容的模擬,將原本書面的文字轉述為更加直觀生動的情景教學,增強教學的可視性、可參與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使語文課堂不在枯燥乏味,幫助學生在場景觀察與參與的過程中,得到思維的擴散以及獲得相應的知識點。例如在小學語文四年級蘇教版中的《三顧茅廬》,就可以采取情景模擬,通過這種師生互動方式,得到的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
三、教師的積極鼓勵以及評估
經(jīng)過一堂課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鼓勵以及評估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師生互動的關鍵之處。但是班級內(nèi)部人員眾多,使得教師無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估,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小組互評以及自我評測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學生建立自信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這種方式還幫助了學生溫習了學習過的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總結與概括的能力。眾所周知,正確的評價與被評價也是學生步入社會成長所必須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恰當?shù)呐e行小比賽,對比賽當中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收集,然后對個別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在進行評價,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只有師生之間進行親密的互動,才能使得課堂收益最大化。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的開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的個性化,達到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紫屏. 課堂有效教學的師生互動行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2]魏薇. 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王朝瑞.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D].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