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
摘要: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學校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提高是學校應該做的工作。合理的美術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繪畫技巧,從而提高其審美能力。本文主要從現(xiàn)代多元化文化社會背景入手,研究中學生美術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條建議。
關鍵詞:多元文化背景;中學生美術教學;問題及措施
一、中學生美術教學的意義
美術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美的定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通常情況下學生理解的美術教學是繪畫能力的學習和提高,但是,除此以外還有美術作品的鑒賞和評價,其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含義和深遠的藝術含義。不同地區(qū)之間存在文化差異,人們的鑒賞和繪畫能力也有很大差異,所處的歷史時期不同,其對于美術的理解也不同,因此,為符合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要求,學校應該對學生實施系統(tǒng)全面的美術知識教學。對美術的來源和發(fā)展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美術存在的差異等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美術的實際意義及其在藝術領域的地位。對中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既能加強對美術的認知,以正確的觀點看待美術的發(fā)展,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能力,讓學生學習更多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學美術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學校輕視美術教學。目前我國中學教學中,以文化課的教學為主、藝術類課程教學為輔,因此,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往往更傾向于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而因此忽略了學生的美術學科成績。因此,在遇到某些大型考試或其他學科學習進度落后時往往會將美術課變成文化課,學生不能在規(guī)定的學習時長內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因此中學生無法通過課上時間學習到相應的美術知識。2.學生美術功底薄弱。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能得到適當時間的學習和教育,這是因為學校和家長的固有思維導致的。某些學校和家長認為學生只有提高成績才是硬道理,其他輔助學科只是為了當作緩解學習壓力的調劑品,所以中學生學習美術的時間就不會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安排。這樣學生在僅有的美術課堂上學習的只是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知識,并沒有動手繪畫的經歷和時間。因此,不少學生成績雖好,但是藝術欣賞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提高,繪畫能力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性格塑造和心理觀念造成一定阻礙作用。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強中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措施
1.正確對待美術教學,增加美術課時。學校應該正確看待美術教學,明確美術在當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美術教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技能和技巧的提高,同時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美與丑的分辨等具有積極意義。學??梢酝ㄟ^增加美術教學的課時長度,保障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中學到更多知識,增加美術課時,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2.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繪畫能力。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不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美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藝術性,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示范、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繪畫知識和技巧。在課堂教學中,一節(jié)課可以分成三部分,首先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講解美術繪畫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再通過教師的示范和演示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繪畫手法,最后經過學生自己的練習和技巧的應用完成一部作品。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更多的技巧提高,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美術繪畫能力。
總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學生的美術教學遇到了一些問題,同時也得到了一些促進。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通過適當合理運用多元化文化作品,可以有效提高中學生的美術作品鑒賞能力。這是符合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目標和發(fā)展方向的嘗試,以便最終達到美育和智育共同發(fā)展的目的。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