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嫣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運動心理學
一、研究目的
在無數(shù)次的世界體育競賽中,最終獲勝者總結的規(guī)律,許多實力水平相當?shù)倪\動員最后可以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自身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以及心態(tài)。心理素質強的運動員面對世界體育比賽時,內心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能夠更好的調整心態(tài),在相同的壓力下讓自己更加穩(wěn)定,戰(zhàn)勝自我。以堅強無比的心理狀態(tài)和勝利的信念迎接國家之間的挑戰(zhàn),將自己的力量進行充分的發(fā)揮,最終取得勝利。所以,在現(xiàn)階段,許多主要的體育國家都加強了對運動員心理的訓練和心理指導。在我國現(xiàn)階段高校體育中,應該及早的融入運動心理學方面的教育,才能使年輕的運動員應賽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二、研究方法
在充分了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結合體育教育的相關知識,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200名學生對有關運動員心理學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將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處理,然后利用excel2003和spss13.0軟件對所采集到的各類數(shù)據(jù)進行專門處理,并與高校內外的專家和學者們進行了多次訪談之后,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結論。一些問題以及統(tǒng)計的結果如表1所示。
三、結果與分析
(一)運動心理學融入體育課中的問題
根據(jù)采集到的200個運動員的案例分析,由于我國運動員心理學教育方面的研究內容過于簡單,且滯后,且發(fā)現(xiàn)體育心理教育普遍受到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教師、教材等諸多內容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很多教師在提及心理學教育的時候往往從書本到書本,沒有很好的結合各種案例進行詳細講解,致使很多知識只是簡單的記憶或者閱讀。很多體育課往往重視戶外的實際操作教學,而忽視了室內的理論知識講解,特別是心理學方面的教育。另外,現(xiàn)階段高校體育教育的心理學問題,主要是心理訓練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比賽中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失誤中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以及信心、信念問題等。
1.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現(xiàn)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任務緊跟教學大綱,沒有特別明確要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讓學生自己進行常規(guī)的學習或者娛樂。教師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基于學校的場地問題、師資力量以及應試教育的考試內容。部分體育教師只允許在校的大一大二學生進行體育課程教學,而大三、大四則沒有相關的教學任務。另外,學生在教學中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情況下,學生只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評估中練習運動項目。除了這些問題外還有一些問題,體育教材不全面、不系統(tǒng)、不科學,教材中僅僅有相關的內容介紹,卻沒有與實際練習內容相結合的案例分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中的分支心理學教學。缺乏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將直接影響到如何開展體育教育和體育教育的整合。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后,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校主管體育教學的領導和教育工作者對高校學生體育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F(xiàn)階段,大學教育受考試型教學模式的影響。體育教學大多以評分形式進行,不重視實際運動能力的發(fā)展,不重視長期體育鍛煉。其次,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大學四年時間,可以從事體育教育的學期只有四個,每個學期的教學僅有20周左右,且每周往往只有一節(jié)課,遠遠無法滿足大學教學內容多樣化的需要。很多學校讓學生選修體育課程內容,無法適應多種教學內容,致使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2.效果不理想
雖然許多高校體育教師對大學生心理學課題有了明確的認識,在體育教學中增加了有關心理學方面的講解,但在具體實踐中尚不明確,對學生的學習并不理想,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很多學校,特別是一些理工類的院校,教學過程中往往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由里及外,深入淺出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并有技巧將大學生體育心理學有關知識進行教授。除此之外,心理學的學習,還讓他們逐漸增加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制約著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3.心理教育與思想教育沒有區(qū)別
許多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都與人文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一致。他們都通過和學生進行交流來開展教育工作。但這種理解是片面的。高校心理教育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困惑的問題,幫助他們消除消極情緒,調節(jié)不良認知,增強自身心理方面的能力。與思想教育不同的是,心理教育不能指導學生三個概念的確立。
(二)將體育心理學融入體育課
1.加強體育運動心理訓練
首先,我們必須加強團隊合作訓練。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涉及體育知識與心理學知識的融合,體育教學項目向競爭性項目的發(fā)展,從而使學生的體育競賽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有所提高。然后要加強學生意志力培訓。在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安排一些運動量大,難度大,耗時長的運動訓練項目,并將其發(fā)展成為一種激勵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意志訓練。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加強學生積極主動展示才能的積極性,使他們不斷獲得自信心的訓練。
2.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
運動心理學對學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學生運動成績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加以重視,嚴格遵循心理學原理,可以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效果。例如,在長跑訓練中,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多體力,有些學生會對此產(chǎn)生恐懼。這時,教師應該運用心理原則指導學生,將長跑訓練分成多個小目標。完成后,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老師在此過程中應用鼓勵的方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添加心理學相關的體育游戲
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對運動訓練的反思。當學生有疲倦的情緒時,教師可以使用一些游戲使學生緩解負面情緒。在比賽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運動訓練組的凝聚力。
(三)運用運動心理學的方法
1.放松訓練法
運動心理學中的放松訓練法可以幫助學生調節(jié)與克服訓練中的緊張和焦慮。放松訓練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通過肌肉放松來放松學生;第二階段,學生緊張的肌肉松弛時間隨之縮短,緊張感慢慢消失;第三階段是使用呼吸方面的技巧進行放松訓練。
2.控制思維法
訓練中運動員的思考對學生參加比賽的成績產(chǎn)生重要影響。思維控制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一控制運動訓練中的積極思維;二控制運動訓練中的消極思維。主要通過積極的思維培養(yǎng)來控制消極思想。
3.自我調節(jié)法
自我調節(jié)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運動訓練的興奮度,幫助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tài)。自我調節(jié)方法的運用體現(xiàn)在:首先,它可以加強對學生在比賽中獲勝的心理愉悅的控制,延伸這種快樂感,從而為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其次,為了提高學生對運動訓練的興趣,教師應加強學生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協(xié)助音樂影響力的形式,讓學生保持愉快的身心興奮狀態(tài)。
4.演練模式
運動方法是通過運動的具體形象進行心理訓練,以達到學生心理和身體條件的融合。演習方法必須首先允許學生進入放松狀態(tài),想象他們熟悉的訓練場景,并在意識中再現(xiàn)場景。然后進一步放寬重建后的放松狀態(tài)訓練場景,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練習成功的比賽場景。最后,這是設定目標的放松練習,以確保個人的水平在實踐訓練中得到充分利用。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高校中體育教育必須進行心理學教育,才能讓大學生特別是體育特長生不斷增強自我的心理素質,才能不斷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心理學教育過程中,注重思維控制,積極發(fā)展自我調節(jié),添加心理學方面的體育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激情。
(二)建議
在大學生體育課程中,增加心理學相關的內容及案例,將運動心理學內容與實際訓練相結合,來提高學生的體育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高野.體育運動訓練原則及對體育教學的啟示[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4).
[2]游蘊琦.運動心理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3]任波.運動心理學在射擊運動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6).
[4]張紅梅.高校體育教學融入運動心理學教育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