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標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提升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莫過于多閱讀多思考,讀寫結合法也是一個能加快學生提升能力的利器。閱讀可以增長見識豐富閱歷,寫作可以表達與展示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所以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方法探究
只認識了解到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如何把閱讀到的知識總結出想法且落實到紙上才是最終目標。語文不單單是一個輸入的科目,還是要有輸出的環(huán)節(jié),將讀寫結合法有效地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修養(yǎng)與學習深度有著深遠影響。
一、讀后模仿寫作,規(guī)范寫作文體
學習永無止境,在學習的道路上需要不停吸取經(jīng)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中,課文內容沒有很多難以理解的背后含義,更多的還是通順優(yōu)美的語句和準確點睛的詞匯,作為一名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同時,要能提點出適合學習積累的好詞好句,幫助學生領會語言的含義。
在寫作中想要寫出出彩的句子就要從最基本的詞匯學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可以運用的成語詞語等,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每天都在閱讀過的文章中摘抄積累,豐富寫作詞匯量,在作文中描述特定場景時能對應出積累的詞語,比如用來描寫秋天的好詞:疊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秋風紅葉、丹桂飄香等。同時,巧妙地運用各種句式,有助于形成一幅宛若眼前的景象。例如人教版語文課本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課文中運用到了很多的排比句式,整齊的局勢顯得文章很有韻律感也很有氣勢;一個個簡單的排比句將漓江水的景象展現(xiàn)在眼前,教師可以點出這一句,讓學生反復閱讀,模仿寫作。課上寫一段話不像作文一樣費時,只需要比如對窗外一場小雨的描寫,隨后讓學生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體會語言的魅力。這樣盡管不能講出排比句式的真正規(guī)定,但通過仿寫,也能寫出規(guī)范的排比句式,同時增加了讀寫結合的趣味性。
二、寫下讀后感受,抒發(fā)內心感想
每閱讀一篇文章就要留下些讀過的印記,在讀書時內心產(chǎn)生的情感波瀾,包括與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對現(xiàn)實生活的希冀與向往等無論想到什么都應該記錄下來。閱讀不只是簡單的朗誦或瀏覽,應該是富有感情地,融入思想地去體會作者的意圖和文字的意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調動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貓》一文,這是一篇貼近生活的文章,教師可以由詢問學生家里的寵物開始講解,既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感同身受。老舍先生在文中對貓的描寫生動形象:“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讀后學生肯定能夠想象出貓在眼前可愛的樣子,更不用說養(yǎng)過貓的同學了。在教授過這篇文章后,老師就可以給同學們布置寫一篇讀后感的課后作業(yè),可以是由文章而引發(fā)的聯(lián)想,可以關于自己的經(jīng)歷,可以是對文章的看法感悟,只要是結合讀到的課文,抓住文章的重點及感受最深的地方,用真情實感創(chuàng)作是學生作文的第一要素。讀后感作業(yè)可以作為考察學生是否認真完成閱讀的手段,用心讀過課文后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感想。教師要通過檢查與分享讀后感的方式刺激學生認真閱讀及時思考,做到閱讀與寫作能力共同進步??傊x后感就是學生在學習閱讀中的輸出過程,只有能夠運用到已學的知識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才算是真正學到了。
三、拓寬想象力,延伸文章情感
許多閱讀的文章都具有延展性,是指其中有可以由讀者自己想象填充的空白部分,這些空白實際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豐富了讀者的內心變化。學生的想象力的激發(fā)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敢于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思維方法,換位思考,融入到角色中去,從而生成充滿個性與智慧思維的想象力。小學階段是學生想象力豐富,腦力靈活的時候,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閱讀學習之時,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延伸閱讀文本,繼續(xù)閱讀情感,將讀寫結合法帶進語文教學課堂。
例如人教版語文課本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幸福是什么》,在文章最后姑娘回答完自己是誰就消失不見了,利用這種文章的留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姑娘留下三個人走后,這三個對幸福有了獨特見解的人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這個姑娘又去了哪里呢?三個年輕人在聽了別人的看法后會做什么事情嗎?通過對前文的學習每個人都會有想象,而無限的想象對于開放式結尾的文章來說不分對錯,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繼續(xù)寫這個故事,為這個故事想象不同的結局,根據(jù)每個人想法的不同,引發(fā)學生對續(xù)寫、延伸文章創(chuàng)作的興趣,而出于自身興趣的寫作往往能夠吸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課堂效率,使學生在閱讀中提升寫作能力。
四、總結
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是掌控著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命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思想,就要加強讀寫結合模式的鍛煉。讀寫結合法是提高學生文學修養(yǎng)和豐富寫作思維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強化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并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積累素材,樹立想象意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進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法的整合實踐闡釋[J].課外語文,2018(15).
[2]佚名.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8(11):147-147.
[3]東野廣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