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書林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籃球教學;選擇策略
隨著當代傳媒的發(fā)展以及球星效應,籃球以娛樂性、對抗性、技巧性、游戲性等特點吸引了廣大青少年兒童。在我國的體育教學板塊中,籃球運動也占有著重要的部分,也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
一、新課改下小學生籃球教學目標
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是小學生籃球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中小學生體育課程標準中提出:第一,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來確定教學目標與方法,根據(jù)小學生的身體程度、興趣深淺、運動技能的掌握來進行分層化教學,使得不同體質(zhì)、認知、技能的小學生可以依據(jù)籃球教學的進度來同步發(fā)展。教師還應當依據(jù)小學生在教學中的技能掌握程度來調(diào)整相關教學活動策略,使得不同層次學生在分層教學形式中均可達成預期教學目標,從而實現(xiàn)小學生籃球教學課堂的高效性。第二,培養(yǎng)小學生在籃球技能學習中的問題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有效加強小學生在籃球教學中的意識錘煉,從而達成思想教育的良好滲透,使得小學生在身體素質(zhì)、情感意志、運動智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1]。
二、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
(一)小學生籃球教學內(nèi)容——關于理論知識
理論知識的傳授是小學生接觸籃球教學的開端。結合小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為了促發(fā)小學生對籃球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應該趣味傳輸籃球基礎理論知識,使得學生能夠運用籃球知識于后期的實踐教學中。首先,籃球運動是一項強調(diào)團隊協(xié)作的運動,也是需要具備個人頑強意志與體力的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知識滲透的形式,將相關籃球知識資料以卡片的形象進行展現(xiàn),將無形的理論知識化為有形的圖像來加深小學生對籃球的基本認知。進而可利用現(xiàn)代傳媒手段,向小學生普及一些籃球明星,比如國外的喬丹、保羅、科比、詹姆斯等明星,國內(nèi)的姚明、王治郅、易建聯(lián)等。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思考這些球員的共同點與能力具備哪些?比如需要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需要很強的團體協(xié)作意識、需要有過硬的籃球技術、需要能吃苦等等。教師可以簡單普及下NBA與CBA的區(qū)別,通過這些球星的勵志小故事向小學生傳達籃球精神?;@球運動精神要求訓練中做到耐心、勇敢、堅強。只有耐挫折、不氣餒,才是對籃球運動精神的深度解讀。籃球知識的傳授要與籃球精神教育互相滲透,才能使得小學生在后期的訓練實踐活動中得到真正的意識鍛煉。
(二)小學生籃球教學內(nèi)容——關于實踐操作
實踐操作是小學生籃球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截取一些經(jīng)典的球賽片段,通過講解及放慢視頻幀數(shù)來幫助小學生加深對籃球動作實踐操作的理解,通過對籃球教學動作內(nèi)容的分解講述來幫助學生理解籃球教學知識技能。
1.關于運球
籃球的基本技術之一運球,是籃球教學的第一個內(nèi)容。教師首先要依據(jù)學生的不同體質(zhì)進行分組,身材強壯、較強運動技能學生可劃分為男生女生各A組。將體質(zhì)一般、運動技能一般的學生可劃分為男生女生各B組,將體質(zhì)弱小、運動技能較差的學生可劃分為男生女生各C組。教師要遵循新課改標準對小學生進行分層化籃球教學。對于A組學生,要指導他們原地運球時,手的抓握和觸球姿勢標準,熟練掌握在原地進行運球動作的相關要領。對于B組學生,則要求他們做到原地運球30下不間斷、不掉球即可,要求他們區(qū)分運球與拍球的相關區(qū)別,糾正他們的錯誤運球及觸球手勢。對于C組學生,則要求他們多加練習,在不斷的練習中去掌握如何控球的技能。運球的動作要領是要求小學生能做到運球控制能力,可通過對運球定向、運球變向、運球變速、運球急停等練習進行鞏固。
2.關于傳接球
傳球與接球的技巧是小學生籃球教學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之一。運球是傳接球的基礎動作。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手段分析球賽的個別經(jīng)典傳接球動作,通過對視頻動作的分析來擬定傳接球游戲練習策略。比如要求一方學生運球進攻、假動作迷惑、最終傳給不遠處隊友,在這種進攻傳球接球的運動策略中,運球的小學生一方面要注意防守的敵對方,一方面要努力利用地面反彈運球,同時還要做到正確傳球給隊友。接球的小學生一方面需要注意運球小學生的動作,另一方面要注意做好接應準備。隊友之間的團體默契合作才是傳接球練習的主旨。只有反復的實踐訓練,小學生才能慢慢領悟到團體合作在實踐練習甚至比賽中的重要性,學會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學會配合隊友,從而實現(xiàn)籃球精神的體現(xiàn)。這也使得小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與知識達成互相滲透,突出并加強籃球教學效果。
3.關于投籃
投籃技能是小學籃球教學的又一重點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不同分組,教師可以要求A組小學生完成肩上投籃、胸前投籃、三步跳跨投。B組學生了解胸前投的技能并學會其他投籃技能步法,嘗試性多練習投籃。C組學生則需要掌握胸前投籃動作技能即可。教師在講解相關動作要領并做好動作示范后,鼓勵各小組自主研究,教師只需要從旁指正個別錯誤。小組間反復糾錯才能增強小學生在分層教學中發(fā)揮自身潛能,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各分層籃球教學下的共同發(fā)展[2]。
三、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方法運用策略
針對小學生自身個性特點,小學籃球教學方法應當以趣味、活潑為主要教學手段。
(一)知識競賽法
針對兒童期小學生的特點,教學應以趣味知識競賽為主。比如教師可通過卡片進行球星搶答競賽,用獎勵的形式幫助小學生快速牢記并掌握籃球基礎知識?;蛘哌M行球賽戰(zhàn)術分析小游戲,將小學生角色代入教練角色,鼓勵小學生學會思考并制定相關對抗策略,使得小學生團體意識得到提升,并加強對籃球機制的掌握,激發(fā)小學生籃球領導角色意識的培養(yǎng)。
(二)趣味游戲法
1.關于運球
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可適當引入趣味游戲分層教學形式。比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小組進行分層小游戲。定時原地運球游戲,通過運球和掉球次數(shù)來指導小學生適時改進錯誤動作;運球接力游戲可以針對運球操作速度較慢的學生,通過游戲的競爭機制來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快速掌握籃球運動要領;繞向運球游戲可以針對運球方向掌控不強的小學生,通過繞人或物來提升對籃球運球方向的掌控。兩兩組對抗運球游戲,增加小組內(nèi)團體意識及小組間競爭意識。小學生提升了對籃球教學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愿意接納籃球教學的相關知識,也就大大提升籃球教學的效率。
2.關于傳球與接球
傳球與接球教學可以說是小學籃球教學的主要板塊。教師一方面要求小學生盡快掌握籃球技能動作,另一方面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體精神。教師可以安排小組分別一對一練習,一人傳球一人接球,幫助小學生意識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分析一對一或者一對二的對抗、防守演示,使得小學生了解如何運球進攻及搶斷、防守等等。結合多媒體視頻分析才能幫助小學生加強對籃球技能傳球與接球知識的理解,同時了解籃球之間的隊友協(xié)作與對抗競爭的意識。還可以通過擊鼓傳花進行胸前傳接球的趣味訓練,增強學生對于接傳球動作的熟練掌握與運用[3]。
3.關于投籃
投籃動作是小學生籃球教學中最感興趣的技能運動。小學生覺得在命中投籃的那一刻是最享受成就感的瞬間,但是投籃是需要不間斷反復單調(diào)的練習,很容易令小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設立趣味小游戲來幫助小學生保持學習投籃的熱情度。比如提升投籃的靈活性,可由近到遠設置投籃的距離;提升運動技能的命中可以將籃球框設置由大變小;提升彈跳力可以將籃球籃框由低到高設置。教師可以通過獎懲輔助形式激勵學生的進步。通過不斷變動練習形式來使得小學生保持高度的熱忱去學習,從而掌握籃球技能要領。
四、結語
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在新課改標準下,小學生籃球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以游戲滲透知識分層教學形式、結合競爭深化合作學習的方法,加強小學生對籃球教學知識的運用,錘煉小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思想,進而促進小學生最終的全面發(fā)展[4]。
參考文獻:
[1]高俊馳.小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 (11):27.
[2]何曉明.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選擇策略[J].學周刊,2016 (10).
[3]邵榮.中小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選擇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7 (12).
[4]胡宏南.小學體育課中籃球內(nèi)容教學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