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志亮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制造業(yè)也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數字化技術已經對傳統(tǒng)的沖壓模具技術造成巨大沖擊,對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應用中的好處,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中的具體技術分析及實現數字化的管理分析,希望對我國沖壓模具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應用
當前,我國的機械制造業(yè)發(fā)展迅速,主要是以航空和汽車制造業(yè)為主,它們推動著我國沖壓模具行業(yè)的較高發(fā)展速率。從本質上來講,沖壓模具是技術類產品,沖壓生產過程中,沖壓產品的智聯(lián)、生產效率等都與模具設計有很大的關系,將現代的數字化技術充分運用于模具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保障機械制造行業(yè)的更快發(fā)展[2]。
一、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應用中的好處
(一)可以大大提升設計的精準度
往常的沖壓模具的設計與技術人員的經驗有比較大關系,技術人員的經驗豐富,設計出的模具質量會很好,一旦技術人員的經驗不足或者稍有大意,就可能造成不小的損失?,F如今將數字化運用于模具的設計中,將是模具設計中的一次革命,使得沖壓模具設計簡單起來,設計的精準度更高,設計成本明顯下降,沖壓模具設計的質量大幅度的提升。與此同時,在計算機技術的協(xié)助下,模具設計實現了沖壓技術和模具結構等設計對象參數化,提升了設計的速度。另外,對于沖壓模具開發(fā)中常會遇到的沖壓件設變的問題,在計算機的協(xié)助下,使得模具機構的調整不再是難事,且大幅度的降低了設計中出錯的概率,設計的精準度極大的提升,產品質量明顯提高。相比較往常的模具設計,數字化技術在模具設計中的突出表現更具競爭力。
(二)可以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
傳統(tǒng)的模具加工制造是借助單一的型面加工方式,這種加工方式有其自身無法克服的弊端,影響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難以滿足現代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要求。將數字技術引入沖壓模具的制造中,采用的是模具結構全三維數控加工方式,是加工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之舉,不但極大的提升了加工的效率,而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使得模具加工出來的實物與設計的產品接近度很高。另外,全三維數控加工方式可以精準把控模具的加工精度分配,在需要精細的地方做到精準加工,在能夠粗放加工的地方粗放加工,降低了勞動強度,提升了加工效率[1]。
(三)可以有效降低裝配中的損壞幾率
一般來講,模具的裝配方式包括互換法、分組法、修配法及調整法。在模具制造加工中,適當的應用這四種裝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模具的加工質量,降低沖壓模具在裝配中的損壞幾率。這意味著模具的裝配技術發(fā)展到了新的水平,可以幫助企業(yè)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增強模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所以,將數字化技術運用于沖壓模具的裝配環(huán)節(jié)是非常必要的。
二、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中的具體技術分析
(一)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
在沖壓模具的整個制造過程中,從最初的產品設計、產品沖壓工藝的分析,再到模具的加工、裝配,正因為有了計算機技術的協(xié)助而變得簡捷、高效。在模具的整個研發(fā)、制造過程中,都有計算機技術的全程參與、協(xié)助,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可靠參數,加快了沖壓產品的研發(fā)、制造速度,而且為復雜的產品設計提供了可靠的沖壓方案,提升了整個制造的效率和質量。
(二)模塊化設計
在模具設計過程中,結構設計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且工作量較大,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計算機技術也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國內的應用普及率較高,CAD技術也已經應用在模具的設計中。CAD技術對設計人員的技能和設計經驗要求較高,使用一般的CAD軟件不能及時發(fā)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這將嚴重影響設計周期和后續(xù)的加工工作。在數字技術運用于沖壓模具后,多種專業(yè)的設計模塊和仿真模塊被大量應用,模具設計實現了模塊化設計,有效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對沖壓模具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數字化裝配技術
模具裝配工作引入數字化技術也是裝配方式的進步。在模具的先前加工中,需要在加工中心進行加工,之后再進行現場裝配工作。期間主要運用分組法,這種方法運用最多,但是有一個弱點,即單件裝配的時候,不能確保導柱精度,容易造成導板的損壞,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在數字化技術的協(xié)助下,可以實現對單件的實時測量,將測量結果與設計參數進行比對,一旦發(fā)現問題及時調整,既保障了裝配的成功率,又保證了產品裝配的效率[3]。
三、實現數字化的管理
(一)產品數據管理
建立模具的數據庫,實現數字化的管理。在沖壓模具的過程中,設計人員依照數據庫的數據來查詢模具的相關信息,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項目管理
生產管理比較簡單,從訂單到實際生產,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專人專管。而項目管理就是模具生產中的難點。每個項目中包含的模具數量較大,每套模具研發(fā)、生產過程較長,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同時實現數量較大的模具的設計和生產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無法做到保質保量的完成[4]。運用數字技術后,項目管理相對簡單很多,訂單和生產實現了統(tǒng)一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知識管理
沖壓模具的制造需要技術和經驗,生產企業(yè)需要建立自己的數字化管理平臺,進行有效的知識管理,提升生產效率,促進企業(yè)的大發(fā)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沖壓模具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數字化的適時引入,提升了沖壓模具的設計精度,縮短了制造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沖壓模具行業(yè)的更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昌福.淺談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8,49(09):207-208.
[2]王秀麗,魏永輝.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18):78-79.
[3]楊漢,劉安明,祝云.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J].航空制造技術,2013(10):48-51.
[4]李國兵,楊紅娟.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與探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8(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