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洪
【摘? ? 要】一位偉大的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故事是世界上許多大教育家最喜歡用的教育手段”,事實也的確如此。歷史作為一門集政治、經濟、文化為一體的學科,其所含內容豐富,而且其中蘊含的每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背后都隱藏著感人的小故事。若是利用故事教學法進行高中歷史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完成高中歷史教學任務。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故事教學法?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160
歷史和語文相似,都是一門文字性學科,而且其貫穿內容都是從古至今,不同的是,語文講的是中國一個國家,而歷史卻蘊含了世界上各個國家。并且歷史主要是在解決很多疑問,告訴我們很多從古至今的發(fā)展中的問題,而且有些歷史內容理論性很強。所以歷史的教學較為困難,如果教學方式不當,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但是采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歷史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提升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
一、通過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是聽著故事長大的,對于故事的興趣不但從未減少,反而日益增加。從小時候聽的童話故事到長大后從書本中看到的故事,都表明對于故事,我們從未失去興趣。而對于歷史課來說,其中的內容包含了無數(shù)個故事,若是以一種恰當?shù)姆绞奖憩F(xiàn)出來,就能很好地迎合學生的心理,抓住他們的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思考,從而更好的學習歷史。歷史作為文字性學科,在高中的文理分科時就會分到文科,而之所以很多人不喜歡學歷史,就是因為歷史中有許多需要背誦的東西,若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全靠死記硬背,那將會是非常痛苦的過程,所以很多人不喜歡學歷史。
但是如果我們采用比較有趣的方式,就比如故事教學法來進行高中歷史的教學,就非常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因為通過故事進行導入,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可以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思考,進而就想要翻開課本,從課本中去尋找答案,解決心中的疑惑。這樣的話,根本就不需要我們強制讓學生翻到多少頁,去學習什么知識,背誦什么知識點。就可以輕輕松松的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所以說,故事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但是有的故事理論性非常強,不易連貫起來給學生講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具有比較優(yōu)秀的表達能力,可以將這些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并且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故事。易中天講授歷史的方式是“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應該有非常大的啟迪,我們應該巧妙地抓住這一點,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慢慢地把他們帶入我們想要帶入的境地,在歷史中遨游。若是這樣,我相信學生就一定能學好歷史,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將故事引進教學,鍛煉探究性思維
一直在強調故事教學法,那其中的含義其實就是要將故事引進教學中來,在故事中進行教學,對學生的探究性思維進行訓練。因為我們給學生講故事,并不是真的就只讓學生聽故事而已,而是要通過故事進行教學,講故事只是進行一個導入,用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其好奇,從而愿意自己去摸索。退一步說,就算學生還是不愿意自己去學習,那也會很愿意聽教師講完,因為誰都有好奇心,不愿意將聽到一半的故事放棄。所以通過故事教學法,我們要將故事帶進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充分的積極性。
教師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所選的故事中給學生拋出一些歷史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結合歷史知識,進行探索與思考,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加之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對歷史問題進行自主的合作與探究,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歷史觀點。而且與教師講解的相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來的東西,往往印象更加的深刻,能夠久久的存在學生的腦海中,不容易忘記。因為這畢竟是他們自己通過不斷的探究查找出來的答案,而不是輕而易舉地從教師那里聽到的答案,這樣的答案會讓他們更加印象深刻,難以忘記。而且通過這樣的不斷探索,可以幫助他們思維能力的拓展,鍛煉他們的探究性思維。
三、給學生布置找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任務,進行拓展學習
除了在課堂上,在課外,我們也需要給學生布置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夠不忘記對歷史的探索。就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后布置一些找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任務,前提是這些故事都與歷史相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尋找這些知識,進行他們思維的拓展型學習。因為對于歷史這種學科來說,只從教師那里聽,在課本上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外各種找資料查看,才能夠將歷史學得更好。
而我們采用的故事教學法,由教師來講故事,讓學生聽,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進行探索,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將歷史學好,不僅僅是自己知道,更好的檢測方式是,可以將自己學到的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給別人,讓別人也能夠理解,這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將歷史學好了。所以在歷史教學中,除了課上的教學有教師講課之外,還需要課下學生自己花心思去摸索,只有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學好歷史。對于要怎樣進行這個任務,教師可以舉辦一些類似講故事大賽的比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對歷史故事進行講解,最后由教師以及同學一起來評比比賽結果,再給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對于講故事更有吸引力,讓更多學生愿意參與進來。而且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得更好更到位,讓他們更愿意學習歷史,更喜歡歷史。這對歷史的教學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因為故事教學法,不僅僅只是讓教師講故事,也要讓學生講故事,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全面的參與進來,讓學生學得更好,教學效果更高。
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故事的魅力可以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把歷史上的故事恰如其分的、適當?shù)?、充分的運用到高中歷史教學的各個階段中,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歷史這門學科所蘊含的魅力,讓學生深深地愛上歷史。當然,故事教學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我們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高中歷史的教學,對于教學來說,我們應該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視具體情況而教學。不可一味的采用一種方法,去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要以恰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