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教育事業(yè)中,教學質量備受關注,其中,教學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的方法應用日益廣泛。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保障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值得深入思考。物理教學生活化方法具有明顯的代表性,實際教學中,如何正確認識該教學方法,了解其優(yōu)勢與長處,并做好實踐。基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認識與實踐相關知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
引言
物理教學生活化主要指實際教學中,老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總結與生活相關的知識點,并將生活與知識有效融合起來,以此確保學習中,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所學知識,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1、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重成績,忽略了教學的多元性
日常教學中,老師要預防基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開展教學活動,要在實際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但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中,成績是很多老師教學的主要目標,課堂上,老師為學生灌輸學科理論知識,此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上學生只會背誦知識,不會主動探索,所以對教學成果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部分老師自身沒有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不了解學生學習心理與實際學習情況,因而亟待提高教學的責任心。
1.2物理實驗教學不足,學生被動學習
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下,課堂教學中,老師掌控著全局,學生對老師依賴性差,只是依照老師教學指令學習知識,缺乏主動探索意識,由此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此外,日常教學中,部分老師不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對于物理實驗,老師也只是簡單地講述知識,再要求學生背誦,學生沒有動手實驗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勤奮學習習慣,時間一長,就會對學生學習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認識分析
2.1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初中物理知識學習中,多以概念公式形式呈現知識點,背誦概念公式,使得學生無法體驗學習的樂趣。此種學習氛圍下,如果課堂上老師依照課本內容講解知識,就會使得學生內心產生抵觸。教學生活化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便于學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物理知識,一定程度上課有效激發(fā)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得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高。
2.2深刻了解所學物理知識
初中階段,物理知識簡單,但部分知識點也是比較抽象的,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從而對物理沒有學習興趣。生活化物理教學方法的應用,對課本中存在的抽象性問題,老師可用大家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解釋,例如,“力的運動”知識講解中,力的運動中重力與力的方向,老師可用生活物體進行舉例,指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重力與力的方向,以此便于學生直觀而深刻的了解這些抽象性知識。
2.3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表現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部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所以教育改革進程中,要結合現代社會發(fā)展情況,適當地改變。教育生活化是老師利用生活知識,引導學習者結合自身經驗,理解所學知識,體驗學習樂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實現更大的進步,這種教育手段能夠可有效滿足學習者實際學習需求,將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落實到位。
3、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實踐
3.1觀察生活現象豐富自身知識資源
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實現真正的生活化教學,老師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及時發(fā)現并觀察、搜集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此為物理生活化教學目標的實現積累豐富的生活化素材。(2)了解學科前沿動向。進入信息時代后,各學科理論鉆研日益深入,所以初中物理老師要積極應用新媒體了解并掌握物理學科發(fā)展動向,在此基礎上,才能游刃有余地為學生組織生活化教學活動。
3.2生活化教材知識
實際教材中生活化內容比較多,老師要積極探索物理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lián)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熟悉生活場景,從而更好地了解教材內容。例如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杠桿》章節(jié),是重要學習內容,發(fā)揮著過渡性作用。實際教學中,老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船槳、剪子及蹺蹺板等生活實物,以此引導學生能夠很好滴總結杠桿內涵與五要素。杠桿平衡條件知識講解中,老師可創(chuàng)造以下情境:生活中,大家知道黑心小商販如何進行短斤缺兩的?學生興趣高,老師再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分別用兩個質量不同的秤砣稱同一物品,得到質量小的秤砣,物品稱出的質量就會比較大,這也是商販短斤少兩的關鍵。由此教材內容聯(lián)系現實生活,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
3.3課后作業(yè)內容的生活化
布置課后作業(yè),便于引導學生鞏固并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初中物理教學也不例外。但以往教學中,老師多是根據教材每章節(jié)課后習題或練習冊內容,以此為學生布置作業(yè),以習題為主,所以長此以往,學生出現厭煩情緒,從而降低了學生作業(yè)質量。因而,初中物理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yè),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要注意生活化作業(yè)內容,要求學生能夠動手動腦實踐,同時,老師還要引導學生成立物理興趣小組,基于小組協(xié)作完成生活化物理實驗。例如,學生觀察家中電路連接情況,并設計串并聯(lián)電路。這種作業(yè)形式,學生能夠自主動手操作,還可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物理教學價值的實現有了基礎。
3.4學生生活化意識的培養(yǎng)
生活化內容,實際上包含很多內容,宏觀角度來講,與大自然變化有關;微觀層面生,則涉及到日常飲食起居,即物理現象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與觀察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這些現象,所以必須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落實。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生活化意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而要全面滲透,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并非簡單的學習與考試,學以致用是關鍵,應用所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于人類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于生活化教學,要注意學生生活化實踐,學到更多的知識后,才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峰.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175-176.
[2]何梅.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90-91.
[3]蔡海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02):166.
作者簡介:丁宏炎(1968.10-),漢,籍貫:皖績,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