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維冬
摘要:語文學科是學生在整個教育階段對于其日常生活與學習影響最大的學習內容,也是較為系統化、科學化的主要學科。特別是在高中教育階段,對于語文知識整體的學習與掌握對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的語文教學更應凸顯知識性和科學性的多元化發(fā)展,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更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采用具有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及方式,從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入手,提高語文實際課堂教學效率,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當今社會提供與新時代相契合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語文;多元化教學;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新課程改革的逐層加深,對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針對蘇教版語文高中教材的內容由原先的根據表達方式的不同,依次劃分為說明、記敘、議論三大單元,轉變?yōu)橐揽矿w裁的不同進行重新規(guī)整,使得高中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和學會獨立鑒賞文學佳作能力出發(fā),以語文知識學習能力的著力點為教學依托,讓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途徑凸顯語文專題學習整合與積累、欣賞與思考、感知與領悟、拓展與應用、創(chuàng)新與探索的全方面綜合能力。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積極應用文本研習、問題探討和創(chuàng)設情境等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潛能,挖掘語文創(chuàng)造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高中語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運用價值
結合當前我國教育現狀,多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完善以往傳統教學形式的不足,以嶄新的教學理念及模式,促進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語文課堂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觀察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自主交流與討論,建立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體。語文課堂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合理運用,可以彌補學生間個體的差異性,形成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與此同時,語文課堂教學中良好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涵養(yǎng)和人文素質,既可開闊了學生的語文思維發(fā)散視角,又可以讓學生們掌握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
2.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策略
2.1以閱文為本,研習語文知識與素養(yǎng)
以閱讀體會文章主旨為重點,通過反復的強化閱讀,構建閱讀者與文章的思維交流聯系。讓“有形”的文章成為學生主要的研讀對象,更能成為學生“無形”的朋友進行對話交流。引導學生通過有效閱讀找準文章的關鍵詞與切入點,從局部著手感知文章情感,為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文意打下堅實基礎。例如,在對《我的四季》一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對文章進行閱讀與賞析,體會作者對四季所抒發(fā)出的強烈情感,強化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品味感知力,從而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高審美境界。
2.2以研討為輔,開拓語文思維與思路
根據課堂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學生間的研討教學模式更有助于完成語文課程標準及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且具可操作性的問題式研討讓高中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積極和充滿探索性。教師在精心設計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與探究,發(fā)現并整合答案,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體系的感性認識,更對于發(fā)展高中學生的自主思辨、思維發(fā)散和語言表達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研討形式的運用讓學生學會積極思考、認真傾聽和愿意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用心思考與感悟,用語言文字去描述,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語文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例如,高中語文教學中對《想北平》、《我心歸去》和《鄉(xiāng)土情結》進行整合教學時,教師以三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通過提出問題“三位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有何不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劃分為三組分別對三篇作品進行賞析與研討,結合作者當時的處境與心情來了解他們作為遠在異地的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最后在交流匯報中感知情感的不同,發(fā)現文章的真正含義。
2.3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助力教學多元化
現代化的信息教學手段對于實現高中語文實際課堂教學多元化應用起到關鍵作用,教師可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施將高中語文教材中靜態(tài)單一的知識性內容轉化為豐富形象的動態(tài)圖文信息,從而創(chuàng)設出有效且生動的情境,這樣既可以讓語文知識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又可以有效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充分的課前準備,利用信息化教學輔助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用耳朵與心去聆聽世間的萬物,讓學生真正走入文章中,思考并感悟作者真實的心理活動和堅韌的精神支柱,懂得知識來源于生活,通過客觀的摸索與體驗,讓學生了解”三天光明“的重要價值,充分體會作者情感的釋放。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懂得變換角度去觀察、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深入掌握文意提供有效幫助,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多元化的教學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入手,讓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真正成為與時俱進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譚文婷.“教育供給側改革”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17,0(27).
[2]冉茂才.淺談新形勢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2015,(19):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