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夢夢
摘要: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因為課堂是教師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養(yǎng)的直接途徑和重要場所,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直接反應著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至關重要且十分迫切。本文將以問題為驅動力、以實驗探究為主、以合作為主要形式,分析、思考和探究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途徑和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的高中化學教師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和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化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精神、探究能力與化學素養(yǎng)等各個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影響與作用。但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當前有很多高中化學教師沿用單向傳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課堂教學氛圍也因此變得枯燥、乏味,從而逐漸呈現出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狀態(tài),抑制了化學學科價值和作用的發(fā)揮,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該積極地轉換思想觀念,不斷思考、分析與探索,從而將各種創(chuàng)新、科學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化學課堂中,以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發(fā)展和提升。
一、以問題為驅動力,突出化學主干知識
問題是知識的重要載體,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因素,科學、啟發(fā)性問題的提出能對學生形成一定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內容。因此,高中化學教師便需要以學生認知結構、思維特點為基礎,結合化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來精心設計問題,以向學生提出啟發(fā)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展開主動地思考、分析與探究,推動整個課堂教學的進程。
例如,在教授《電解質》這部分知識時,本節(jié)課程主要是對化合物進行新的分類,從而引出電解質、非電解質的定理,為了突出化學主干知識,調動學生們的思考動機,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設計了相關的問題,問題如下:什么是電解質?電解質一定是化合物嗎?為什么電解質的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的電解質能夠導電?電解質與金屬的導電原理相同嗎?問題提出后,學生們立即展開思考,隨著學生們的思考與查閱的資料,學生們最終得出答案。這樣一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以問題為驅動力,突出了化學的主干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以實驗探究為主,體現化學學科特點
化學學科注重實踐操作,所以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凸顯出化學實踐性、科學性的基本特點,更進一步地拓展課堂教學的深度。因此,高中化學教師便需要轉變過去重理論、輕實驗的教學觀念和思想,突出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積極地組織和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并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實驗和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設備、記錄實驗數據、探究實驗結論、總結實驗反應的原理,讓學生真正深入到知識的生成與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鐵及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這部分知識時,為了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筆者為學生們開展了實驗探究活動。在實驗開始前,筆者先為學生們設計了幾個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們通過實驗解決問題,如:鐵、氯化亞鐵、氯化鐵是那種物質哪些具有還原性?哪些物質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呢?隨后,筆者將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們通過實驗對問題進行探索。通過實驗現象,學生們最終得出了相關的結論。這樣一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以實驗探究為主,體現了化學學科的特點。
三、以合作為主要形式,鼓勵學生交流討論
新課程改革中更加強調和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將合作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鼓勵學生展開交流和討論。具體來說,化學教師應按照科學的標準和原則,將全班學生分為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并對組內成員進行合理分工,以給予每個學生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其次,教師則應向學生進行提問或者發(fā)布任務,以調動學生合作探究的動機,促使學生們自覺、主動地在小組內展開溝通、討論、互動與交流,實現合作學習與互幫互助,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授《化學鍵與化學反應》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配合能力,筆者為學生們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活動開始前,筆者先將學生們進行了分組,每個小組6人,小組成員分好后,筆者再為學生們布置探究任務,如下:什么是化學鍵?氯化氫分子是怎樣形成的?氯化鈉是怎樣形成的?什么是例子化合物?什么是共價化合物?任務下發(fā)后,學生們立即展開討論,經過學生們的激烈討論,學生們最終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以合作為主要形式,鼓勵學生交流討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的核心任務和重要目標,也是更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動力。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順應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形式,不斷做出轉變,并以問題為驅動力、以實驗探究為主、以合作為主要形式,來推動課堂教學的轉型和升級,最終全面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冉彩霞.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農家參謀,2018(24):130.
[2]黃麗莎. 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N]. 發(fā)展導報,2018-11-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