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華
摘要:隨著二十一世紀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當前社會的主要發(fā)展趨勢呈現(xiàn)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該趨勢下開展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師也應當借助現(xiàn)代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數學課堂的講解形式,逐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基于此,筆者從自身數學課程的教學經驗出發(fā),提出豐富課堂結構、構建課堂游戲,以及提供自學路徑等現(xiàn)代媒體資源的應用優(yōu)勢,淺談如何實現(xiàn)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現(xiàn)代技術;數學;多媒體
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帶動了現(xiàn)代教育形式的變革,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有效的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不但能夠豐富數學知識的講解結構,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路徑。
一、豐富課堂結構
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從而降低參與課堂的關注度,而多媒體是較早的信息技術也數學學科相結合的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和形式多樣、直觀等特點。在實際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豐富數學課程的教學結構,讓學生在多變的教學形式中,維持對數學課堂的關注度,逐步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表內乘法(一)》的教學中,教師就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豐富。在課堂中,教師先使用多媒體中的flash動畫模擬生活中應用表內乘法的場景,讓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本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隨后,教師借助框架圖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本節(jié)課中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緊接著,教師針對每一乘法算式,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教學,使學生在不斷變化的課堂教學樣式中,將注意力始終放在課堂上,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不難看出,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促進課堂教學樣式的豐富,從而讓學生的多樣變化的教學場景中,提高對數學課程的關注度,逐步提高對數學課程的認知效果。
二、構建課堂游戲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實際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學生的興趣相一致時,學生會自主耗費自身的精力進行知識的探索,并且表現(xiàn)出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而與其他課堂教學活動相比,游戲就是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工具,因此,在引導學生認知數學知識中,教師能夠利用現(xiàn)代媒體資源,促進課堂游戲活動的構建,優(yōu)化學生認知數學知識的形式,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中,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活動,實現(xiàn)有效教學。引導學生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基于上述內容,在課下,教師將“68÷4=”“9000÷3=”等習題錄入計算機當中,使得每張幻燈片對應一道習題。在課堂中,教師先對學生講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讓學生初步掌握進行計算的方法。隨后,教師請班級中的兩名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當幻燈片中顯示一道習題后,兩名學生對習題的答案進行精彩,對于計算結果正確且回答速度最快的學生,獲得本次游戲活動的冠軍。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能夠利用幻燈片等現(xiàn)代教育資源,促進課堂游戲活動的構建,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實現(xiàn)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三、提供自學路徑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在當前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認知完成對新知識的建構。但是,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進行數學知識自主學習的資源只有課本,單一化的自學資源會降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減弱學生的自學效果。而現(xiàn)代微課技術的出現(xiàn),則能有效幫助教師緩解這一問題。
例如,在《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技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從教材中的內容安排來看,本節(jié)課中主要教學的知識是小數的基本概念和小數的性質,基于上述內容,教師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在微課中進行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的講解。隨后,教師結合當前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特點,將該微課視頻的時長控制在15分鐘以內。緊接著,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對有關小數基本內容的微課視頻進行自主觀看,從而讓學生在自主觀看中,完成對本節(jié)課的自主學習,提高認知的效果。
顯而易見,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技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在觀看微課中,提高學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對教師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真正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價值,卻不是在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實現(xiàn)的,而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因此,在之后開展小學數學課程的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xù)分析教材當中的內容,找到其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的結合點,從而構建現(xiàn)代化的數學課堂,提高數學知識的講解效果。
參考文獻:
[1]洪瓊.分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184.
[2]蘇驍靚.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