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強
我祖籍江西,高祖父一輩遷到了湖北。到了父母一輩,除了有一個伯伯念過書、去了臺灣,其余的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見識了從舊社會到新中國的歷史變遷。父母生育了我們兄弟姐妹六人,一直教導我們,要努力奮斗,成為對社會和家庭有用的人。
在我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母親經(jīng)常煮一大鍋青菜葉子稀飯,其實青菜和米很少,幾乎都是水,因此我們總是吃不飽。改革開放后,家里的條件好了起來,父母時常做一些面餅、果子出去賣,有時還販賣一些布匹、衣服。很多年后,母親還時常念叨:“當時生意多好啊,可惜我沒念過書,不識字,也沒見過外面的世界,不然早發(fā)展出去了?!?/p>
1984年,我報名參軍,到河南信陽的兵營服役。在那里,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當兵那幾年,成為我一生的烙印。多年后,我的小女兒好奇地問我:“爸爸,為什么你疊的被子像磚塊?媽媽疊的被子就沒有這么方。”妻子告訴小女兒:“你爸是當兵的,當兵的就得疊豆腐塊?!毙∨畠汉闷嫘暮軓姡瑢B好的被子散開,發(fā)誓一定要疊出豆腐塊,但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小女兒第一次對“當兵”這個詞有了印象,就是和“豆腐塊”聯(lián)系在一起的。
退伍后,我回了孝感老家。由于在軍隊里學了些電子技術(shù),我開始搗鼓電視機、收音機等在當時還算是先進的電子產(chǎn)品。通過自學,我成了一名修理工。我就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店,一邊賣電器,一邊修理電器。
2004年前后,行情變了。這源于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話、收音機、過去那種大塊頭的電視機等電器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手機、液晶電視、電腦等新產(chǎn)品,我也面臨了工作困境,考慮要轉(zhuǎn)行。當時,大女兒升高中,小女兒升初中,妻子沒有工作,一家人的重擔都壓在我肩上。
有一陣子,我很灰心。直到有一天,老戰(zhàn)友聚會,其中多年不見的戰(zhàn)友徐建國開了一家啤酒廠,混得不錯,聽說我的困境后,建議我去做分銷商。我當時很驚訝,問他怎么放心我給他分銷,而且同意我前期“賒賬”。他說:“咱們不是睡過一張鋪吃過一鍋飯的兄弟嘛,之前失去聯(lián)系,但現(xiàn)在聯(lián)系上了,我相信你啊兄弟。我記得你當時講你家里的事,你小時候經(jīng)常跟你老娘出去賣東西嘛,那時候你那么厲害,現(xiàn)在應該也不賴吧……”我驚呆了,感動得眼圈都熱了,沒想到一二十年前在部隊時跟他講過的事情,他至今都還記得!
在徐建國的幫助下,我成了一名啤酒分銷商。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啤酒生意也很好做,尤其是夏天那幾個月,形勢喜人。我有時候回想自己的前半生,我走的路,基本上是受到了父母、戰(zhàn)友的影響。
2014年,小女兒所在的大學有招兵活動,她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們,興沖沖地說:“學校里有招兵活動啊,條件很好,我要去當兵。”我心里一喜,妻子卻阻攔她:“當兵很苦的。你是個女孩子,沒必要那么辛苦……”小女兒爭辯說:“女孩子怎么了?不就是苦點兒,怕什么?再說了,老爸能,我就能?!彼€俏皮地說:“我也要疊豆腐塊,以后我一定比老爸疊得好!”
最后,我和小女兒聯(lián)合起來,說服了妻子——在我們家,妻子是當家的。小女兒為參軍的事情興奮了很長一陣子,后來卻因為體驗不合格,沒有去成。她很傷心,回來還哭了一陣。我對她說了她爺爺奶奶的故事,還有我自己東奔西走的半生,告訴她:“生活就如疊豆腐塊,不是誰都能疊,能疊出來的人也不是天生就會的,長時間不練,恐怕也疊不好。能疊豆腐塊是好事,但疊不出來也沒關(guān)系,來日方長。”小女兒悟性很高,很快就釋然了,畢業(yè)后她成為一名教師。
(本刊選錄時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