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國紅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強調,給幼兒的低幼讀物需要豐富多彩,教師要和幼兒一起聽讀故事,以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的繪本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也愈來愈重視繪本的閱讀和教育活動。
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對繪本教學缺乏研究,使用繪本教學的目的性不明確。在活動中,教師閱讀過多,不能提出問題,對幼兒的自主閱讀技能缺乏培養(yǎng)。繪本微主題的活動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它的研究讓我們重新思考繪本的教育價值,重新審視教師的觀念和行為,并用來引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習慣和能力。
在開展微主題活動中需要構建合理的主題網絡。主題教育活動是教師在一定時期內圍繞一個中心話題引導幼兒進行一系列教育活動的總和。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依托繪本構建微主題教育活動時,不能簡單地將符合班級兒童年齡特征和興趣需求的繪本教育價值拼接成一個新的主題活動,造成活動的分散。教師應遵循主題教育活動整合的特點,明確主題教育活動的中心議題,從繪本的教育價值出發(fā),根據(jù)各主題分支之間的層次關系,構建專題網絡地圖。教師還要選擇適合3-6歲幼兒的繪本,在心理和行為發(fā)展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和規(guī)律。
在依托繪本的主題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當?shù)陌形谋境尸F(xiàn)、故事情節(jié)、圖案風格和主題內容的兒童繪本,如中班的幼兒更適合讀情節(jié)較長而詳細、與朋友和其他主題相關的繪本故事,如《山丘上的約會》《落葉跳舞》等;大班幼兒適合閱讀情節(jié)更復雜、圖片更豐富并與自然生態(tài)、身體發(fā)育、性別差異有關的繪本故事。如《如果地球被我們吃掉了》《一顆堅固的牙齒》等。
繪本的內容豐富多彩,每次閱讀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受,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取和突出不同的教育微主題,充分發(fā)揮豐富的教育價值,進行有效的繪本教學,使幼兒受到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找到繪本微主題的切入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首先,我們應當找到適合語言教學的繪本,這種繪本需要符合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知識的學習、良好的閱讀習慣等要求。如,《棒棒天使》這一繪本趣味性較強,故事中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是兩個好朋友,他們外表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就有了書中描述出來的一系列反義詞:高矮、胖瘦、大小、上下、多少、輕重、長短等。閱讀這本繪本就可以將反義詞作為切入點,組織反義詞游戲,豐富幼兒的反義詞詞匯量,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反義詞。
其次,看繪本是否適合健康活動的開展。健康活動包括養(yǎng)成健康習慣、心理健康與安全、培養(yǎng)運動能力等多個方面。應尋找適合切入這個領域的繪本,然后仔細設計相關的微主題活動。如,《母雞蘿絲去散步》《蚯蚓的日記》《一顆超級頑固的牙》等繪本適合培養(yǎng)健康習慣,而《想變王子的青蛙》《爸爸原來很愛我》等繪本更適合培養(yǎng)幼兒的心理健康。
第三,看繪本是否適合社會情感的微主題活動。社會情感活動包括促進人際交往、形成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行為習慣、培養(yǎng)情感能力等。如,繪本《其實我很喜歡你》《小老鼠和大老虎》等。
繪本微主題的有效實施,首先是教師要深入研究繪本,結合幼兒不同活動產生和設計的情況,并制定詳細計劃。為了達到這一效果,需要結合實踐研究來體現(xiàn)繪本微主題的價值。模式上,它處在逐步成熟的階段。因此,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班級開展繪本微主題教學活動,作為試點,從而逐步促進繪本微主題活動的實施。教師間要及時討論實施中的具體問題(物質供給、師幼互動、教師行為、兒童表現(xiàn)等細節(jié)),使教師在特定活動的指導下更加關注自己的教育實踐。
例如,一位幼兒園教師在進行《最好吃的蛋糕》的閱讀活動時,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活動后的反思中,她提道:“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雖然孩子們有一本書,但我還是回到了讓孩子們跟著我的方式,好像不是看繪本,而是讀書?!币虼?,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對獨立閱讀的興趣不高。教師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自主閱讀,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的內容。教師應該充分理解繪本書里的哪些圖畫是容易讓幼兒理解和表達的,哪些圖畫需要借助關鍵問題大膽地表達,從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使幼兒喜歡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自我閱讀能力的目的。閱讀習慣還可以反映繪本主題的細微差別,教師在繪本微主題活動的實踐中,也會逐漸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并樂在其中,能充分感受到幼兒閱讀理解、表達探索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每本繪本的作者通過繪本與畫面的連接與結合來構建故事情節(jié),最終形成一個連貫完整的故事,使繪本在意義表達上具有連續(xù)繪本敘事的特征。再者,要借助讀繪本開展微主題活動,必須依靠繪本,參照其精妙的表現(xiàn)形式,逐步深化主題內容與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的聯(lián)系,使整個過程連貫、綜合。
例如,幼兒們最感興趣的是生命的故事和地球的起源以及其他有關生命起源、地球演化等問題的繪本。實踐中我們可以將這個活動作為整個微主題活動的第一章——地球的故事,然后是幼兒們繼續(xù)刨根問底的事情:想知道地球是怎么呼吸的,想知道如果我們吃掉了地球會怎樣。這就引出了《地球的呼吸》《假如我們吃掉了地球》這些繪本,整個微主題活動的第二章——地球母親生病了就引出了《地球媽媽生病了》《地球媽媽在哭泣》的繪本;知道地球母親生病的原因,孩子們就要給地球母親治病,給地球母親健康和新鮮的環(huán)境,然后學會愛地球。此外,還能引出繪本《保護地球媽媽》《巴巴爸爸回到地球》等同類型繪本。
在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作中,應做到合理布局、統(tǒng)一材料、突出繪本的特點,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以主題過程為切入點,每幅繪本都以不同繪本形式呈現(xiàn)經典繪本,結合繪本的故事,可將手工區(qū)的墻壁做成寒武紀大地,許多不同形狀的生命和形狀的史前生命都以親子生命的方式做成,讓幼兒在做、玩、說中了解地球原始生命的起源。
當幼兒需要知道地球母親為什么生病時,他們可以在藝術領域做主題墻飾。結合繪本《地球的呼吸》中的經典圖片,設計兩個相對的地球。一個是灰蒙蒙帶著毒氣和沉甸甸的粒子的地球,一個是有藍色的海洋和黑色的土地以及江河奔騰、群山巍峨的地球。這樣的設計,無論是從色彩對比還是內容表現(xiàn)方面,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人仿佛置身于繪本之中。當一些幼兒提出要善待地球母親時,他們還可以設計各種環(huán)保標志、節(jié)水海報、環(huán)境象棋等不同頁面。
總之,通過這種從實踐中來又到實踐中去的研究方法,教師對繪本微主題實施的積極性被激發(fā)了,漸漸地成就了自身的教育行為。繪本的微主題研究使我們重新思考繪本的教育價值,重新審視教師的觀念和行為,重新審視兒童的觀念和行為,其價值不僅僅限于一本書、幾項活動,更體現(xiàn)在教師和兒童的成長發(fā)展中。我們將繼續(xù)推動各種形式的繪本微主題活動的研究和實施,幫助教師和兒童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第一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 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