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準
[摘 ?要:我國中職院校是面向社會與高職院校輸入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注重素質的社會背景下,社會上企事業(yè)單位所需要的人才不僅需要有聰慧的頭腦,同時也要有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更好地應對工作。因此心理引導便顯得更加重要。而班主任教師作為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角色,更需要完善自身狀態(tài)并學會運用心理學技巧,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情緒,以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為己任。
關鍵詞:中職教育;班主任工作;積極心理學]
一、積極心理學對中職學生教育的特殊意義
積極心理學是上世紀末首先在美國興起的一場心理學運動,發(fā)起者是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賽里格曼。積極心理學倡導人類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xiàn)象(包括我們常說的許多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并以此來激發(fā)每個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實際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從而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積極心理學主張以人的積極力量和美德為研究對象,強調(diào)心理學不僅要幫助處于某種“逆境”條件下的人們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發(fā)展,更要幫助那些處于正常境況下的人們學會怎樣建立起高質量的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在現(xiàn)實中,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同齡青少年比較更為復雜而不穩(wěn)定。
(一)外部環(huán)境與內(nèi)在影響
第一,家庭環(huán)境的弱勢使他們常感無助?,F(xiàn)階段的中職學生大多來自“無錢、無權”的中低收入家庭,貧困生所占比例比普通高中要高得多,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對社會持悲觀態(tài)度,對生活失去了追求。
第二,自卑情結較明顯,形成自信心不足;學習生活方向感不明確。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大多數(shù)處于學生群體中的弱勢,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都較弱,加上長期以來都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因而比較自卑,自信心不足,自己看不起自己,但自尊心又特別強。當其他人瞧不起自己時,就格外傷心難過,對自己確定的目標往往難以堅持。
第三,社會價值判斷形成某種“惡性循環(huán)”。家長、老師、學校和社會往往都偏向于認為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所以當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不去時,他更容易對自我產(chǎn)生了否定,這就不斷地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第四,理想中的“自我”與現(xiàn)實中的“自我”沖突更大。中職學生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但他們對未來美景的描述與社會現(xiàn)實有很大的偏差。于是在進行職業(yè)設計時,很多學生也想成為企業(yè)家、管理者白領,但普遍存在著眼高手低的情況。進人中職學校后,大部分學生認為這就相當于告別了美好的前程。理想的“自我”與現(xiàn)實的“自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差,讓他們不愿意正視與接受現(xiàn)實,他們很難將接觸到的職業(yè)信息與自己的人生聯(lián)系起來。
(二)學生存在的消極狀態(tài)
消極狀態(tài)會造成部分學生抑郁感、焦慮感,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1.學業(yè)消極。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退而求其次進了中職學校;學習成績一直達不到自己的目標;作業(yè)太難不能獨立完成;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求知欲望得不到滿足等。
2.人際退縮。不愿意參加班級學校的活動,不喜歡與人交往。
3.興趣狹窄。長期的被否定狀態(tài),使他們自己也否定了自己的其他才能,學習以外的其他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表現(xiàn)。積極心理學的出現(xiàn),給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賦予新的意義。在班主任工作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對于學生、家長及教師而言,將意味著積極的自我觀念、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的內(nèi)在成長動機、積極的人際關系,意味著在擁有成功的同時,也擁有幸福感。中職學生的教育將不再象征陰郁的疾病,而是向著心靈的陽光靠近。因此,這樣的中職班主任工作將更容易被學生家長、教師及社會大眾所悅納、所關心、所支持,從而讓中職教育工作在良好的氛圍下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和更好的效果。
二、中職班主任工作關于積極心理學的運用
(一)在細節(jié)強化中職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于一些情感上的變動,自我約東能力較同齡人來講有所不同,更容易對人際交往產(chǎn)生恐懼心理。如若遇到這些狀況,積極心理學就有了用武之地,班主任應該時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對這些中職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班主任不僅要起到教學的作用,同時還要關注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中職學生學會自我管控,老師可以定期舉行班會,以積極的心理學為主題,對學生實行耳濡目染的教育,逐漸地把這個概念滲透給學生,讓學生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消化這些事情,同時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例如傾訴給值得相信的朋友、老師和父母。內(nèi)心比較細膩和靦腆的中職學生也可以通過記日記的方式,來排解心中的情緒。
(二)營造讓學生體驗成功的積極班級氛圍
班級內(nèi)的環(huán)境會影響到中職學生人格的形成,這涌蓋了師生關系和同學的關系,若想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這就需要平等、健全的人際關系。所以,班主任是形成這種良好人際關系的“領頭羊”,對班內(nèi)正常的關系起到了維護的作用。有責任感的學生總能幫助老師,老師會向他們了解班級同學的生活以及學習狀況。班主任也同學生一樣擁有自己的關系網(wǎng)絡和人際圈,如果班主任能更好地處理與同事的關系,那么這對中職學生來是一種學習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是一劑柔和的藥,不僅可以給學生樹立榜樣,更不會引起正值青春期的中職學生的反感。
三、結論
中職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需要班主任通過溫柔鼓舞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幫助,幫助學生平穩(wěn)度過青春期。讓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學習,是班主任的義務和責任。面運用積極心理學,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全方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玉梅.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工作探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22):33-34.
[2]張艷.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班級管理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5.
[3]范艷紅.試分析中職生管理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36):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