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添寶
寫一篇小小的反思文字卻用“歷程”一詞似乎顯得小題大做,題目似乎大而無當,其實不然,如果我說這是我對九屆高三備考的總結(jié),你就會釋然了。
我從1999年第一次帶高三至今已有二十年,這二十年間詩歌鑒賞題的考查方式幾經(jīng)變遷,先是選擇題,后來是主客觀題混合考查,分值也由6到8,再到11分。我的重視程度也由輕到重,認識水平也由淺入深。下邊我就以三個階段加以反思。
第一階段:感性階段。1999年前后的詩歌鑒賞題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們只要能讀懂詩歌,并對詩歌的風格、表達技巧等有一個基本認識就可以答題了。加上分值不高,大家都不夠重視,備考的做法極其簡單,就是印發(fā)了幾十道題作了一個專練,就題講題,就題論題,至于說學生鑒賞水平提高了多少,那就得打問號了。總結(jié)詩歌題的復習方法時,想了半天蹦出了4個字:做題講題,這也叫方法?想想都臉紅。
第二階段:理性階段。后來,分值提高到8分,題型也變成了主觀筆答式,跟著感覺不行了,只有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效作答,加上分值提高,師生都不敢忽視,我的備考方略也進入了理性階段。2006年第4次上高三,我收集了近三年的高考題以及多種資料上的幾十道題,對這些詩歌進行分門別類,分成了寫景詩、邊塞詩等八九類,總結(jié)每類詩歌常見的情感、常用的表達技巧以及常見題型,每類詩精選幾道題來訓練,然后總結(jié)其規(guī)律,我把它稱為類型分析法,現(xiàn)在,各大資料皆用此法。這么做完一個專題,學生的筆記加練習弄了厚厚的一大本,我心里覺得放心,學生心里也覺得踏實,從高考結(jié)果來看,收效還是不錯的。但又覺得太耗時費力,似乎得不償失,因為這樣完成一個專題得花三個多周的時間,老師和學生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而且不同類型詩歌的手法及題型呈現(xiàn)交叉關系,訓練時做了很多重復的題,浪費了很多的精力。
第三階段:規(guī)律階段。鑒于類型分析法的弊端,我想,能否以試題類型為綱來組織復習呢?因為盡管試題問法千變?nèi)f化,其實命題人的著眼點只有兩點,考題也只有兩類題:一類是考查你是否讀懂,諸如問你詩人的心情、什么樣的畫面、營造的氛圍、表意的層次等問題,一類是看你是否能品味出詩人在表情達意時的巧妙之處,這才是我們所說的鑒賞。經(jīng)過新一輪的反思,在近幾年的備考中我對學生說,不管人家怎么出題,你先做好這一道題:這首詩通過 意象(人事景物),營造了 意境,表達了詩人的 感情。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詩人采用了 技巧,其中的 字或
句頗值得玩味,試做點分析。之所以一道題就可以概括詩歌鑒賞的全部內(nèi)容,是因為這道題體現(xiàn)了詩歌鑒賞的規(guī)律,這就是:詩歌鑒賞無非就是讀者在讀懂的基礎上玩味其巧妙之處,所以,我們只要抓住讀懂和鑒賞兩個層次就行了。平時的詩歌教學或高三復習,我們只要牢牢抓住這條主線,學生就能對詩歌鑒賞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知道如何去夯實基礎和提高自己。我在備考中的做法是,讓學生先不管試題,而是用這一道題對詩歌進行全面的解讀,然后再看考題屬于哪一個層次,最后作答,這種做法不是為做題而做題,真正達到了夯實基礎,提高學生鑒賞水平的目的,這樣做,學生的解題水平也會有質(zhì)的飛躍。
這種復習方法克服了類型分析法繁雜的毛病,做到了化繁為簡以簡馭繁。但這種做法對老師的要求很高,需要老師把功課做足,具體說來,就是老師得精編一套練習題,這套練習題要能覆蓋不同類型的詩歌,以便學生對不同類型的詩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同時還要覆蓋所有的表達技巧和不同的題型,讓學生通過這一套練習,掌握高考中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一類題,讓學生在解答任何高考題的時候,頭腦中都有一道類似的題提示他解題方法。這種做法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更為具體的做法此不贅述。
反思自己對詩歌鑒賞方法的探索真是感慨萬千,最初是熱情有余,但知識儲備和駕馭能力不足。后來,知識儲備豐富了,方法也更理性了,但整合能力不夠,以數(shù)量求質(zhì)量,把老師和學生都累得昏天黑地。如今,探索出了規(guī)律,找到了較為合理的方法,但時光卻流逝了二十多年,回想這多年所帶過的畢業(yè)班學生,是否因為老師水平有限而多吃了不少苦,多受了不少罪?牛頓曾說,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的,但是,和他同時期的那么多科研工作者誰不借助先人的成就,為什么他能獲得巨大成就?我從我的詩歌鑒賞備考經(jīng)歷中找到了答案,我想,這也一定基于他在不斷地探索中積累的知識、經(jīng)驗甚至教訓吧,換一句話來說,沒有前邊的探索和積累,你就是把他后來的研究成果放在他面前,他本人也未必能看得懂。類比我們的教學研究,我們不要害怕走彎路乃至犯錯誤,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zhì)的飛躍?,F(xiàn)在的年輕教師,動輒下載現(xiàn)成的課件來上課,或者一味模仿專家的授課方式,缺乏獨立探索的意識,結(jié)果往往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刻鵠不成終類鶩?!?/p>
我認為,無論要講什么還是怎么講,如果你還沒有掌握規(guī)律,做到化繁為簡以簡馭繁,你的課就是不合格的。一孔之見,但你我都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