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蓉
摘要:“育人之道,德字為先”。今天在社會大變革的現(xiàn)實情境中,強調(diào)“立德樹人”顯得尤為重要。行為比知識更重要,良好的行為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優(yōu)秀的品德是人生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們明白“德”的重要性,使學生們樹立良好的品德習慣,是每位老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本文主要從高中歷史運用史料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意義和如何在高中歷史教育中運用史料進行立德樹人教育,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guān)鍵詞:高中歷史;立德樹人;史料依據(jù);對策研究
引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德育理念已經(jīng)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顯現(xiàn)出來了。歷史是一門注重邏輯推理和嚴密論證的學科,高中歷史學科應該以求真求實為基本目標,以史料為依據(jù),進行基本的論證推理,其中對史料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審視歷史,幫助學生得到一定的人生啟示和道理,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德行。
1 高中歷史運用史料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意義
首先,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這門課程中本身就有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史料,它對學生將來的價值觀的產(chǎn)生和走向有著引導的作用,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史料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必然。其次,高中生正處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時期,在高中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對他們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的老師更注重的是學生對于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和分數(shù)的獲得情況,至于學生的德行發(fā)展,老師很少關(guān)注,這就造成了有些學生可以從歷史知識的獲得中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那種品德,而有些悟性較低的學生則無法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品德,這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而通過對史料的辯證和認識,不僅讓學生學到了基本的歷史知識,更加深刻的了解一些歷史事件,達到了高效教育的目的,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建立起歷史與人生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樹立用事實說話的意識,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有助于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
2 如何在高中歷史教育中運用史料進行立德樹人教育
2.1 深挖教材中的史料,進行立德樹人教育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高中歷史課本中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有很多章節(jié)都具有品德教育意義。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精準研讀課本內(nèi)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史料內(nèi)容,綜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落實立德樹人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例如:在高一歷史必修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這一章節(jié)的講解時,老師可以以教材中《南京條約》的簽訂這一史料為中心,來將《南京條約》簽訂的前因后果和具體內(nèi)容來進行具體的史料展現(xiàn)。如:老師可以布置幾個問題:哪場戰(zhàn)爭后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與哪個國家簽訂的?在哪簽訂的?是誰簽訂的?《南京條約》的簽訂讓我國清政府損失有哪些實質(zhì)性什么?等等。然后,讓學生通過對教材的閱讀來進行回答,回答的好的同學,老師要予以獎勵,回答的不好的地方,老師要加以引導。最后,在學完《南京條約》這一部分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談談對于自身的啟示,針對總結(jié)到位、表達流暢、觀念正確的同學,老師要著重提出表揚。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必備的課本知識,而且還能讓學生了解到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精神,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和平、拒絕戰(zhàn)爭、團結(jié)友愛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
2.2 豐富史料的運用方式,落實立德樹人教育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彪S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在對史料的運用方式上也要與時俱進,呈現(xiàn)多樣化。例如: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老師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的方法來進行史料的展現(xiàn)。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發(fā)展,老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史料的展現(xiàn)。如:在高二歷史必修三《百家爭鳴》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老師除了可以運用板書文字的方式給學生們分享一些各個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張的史料外。老師還可以給班級的學生們進行分組,進行角色分類,讓學生們通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查閱一些相關(guān)史料,來闡述自己所扮演的那位思想家的一些觀點。如:孔子小組,可以搜集一些關(guān)于孔子的思想主張的史料,“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并詳細的闡述該思想觀點的意思;孟子小組,可以用圖片播放孟子的人物像圖片,并闡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钡乃枷胗^點的意思,等等。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一一觀點的呈現(xiàn)。老師要從旁進行引導,遇到史料運用錯誤的地方,要及時的幫助學生進行糾正。這樣的辦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一些重要的思想,加深了對史料的印象,而且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古代先輩們做人、處事、立國的智慧,幫助學生學習前輩們美好的德行。
3 總結(jié)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培養(yǎng)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孩子的德育培養(yǎng)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難題。在實際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以教材中的史料為中心,以豐富的史料展現(xiàn)形式為關(guān)鍵,讓學生體會到史料背后的內(nèi)涵,以史為鑒,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
參考文獻:
[1] 高紅英.高中歷史運用史料立德樹人的教育思考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
[2] 毛海兵.闡述高中歷史運用史料立德樹人的教育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
(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