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曉容
摘要:古語說:“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边@充分說明的團結合作的偉大力量所在。合作能力是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想要融入這個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證。但從當前幼兒的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思想比較強烈,在日常交往中通常不愿與他人合作,喜歡自己一個人自娛自樂,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怕生、孤僻的性格,對將來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在此背景下,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 ,就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幼兒正處于各方面發(fā)展的關鍵階段, 可塑性比較強, 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
關鍵詞:合作能力 意識 日常生活 方法
引言:合作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能力,包括積極參與團隊協(xié)作、具備有效討論的能力、尊重每一位成員等多種品質和能力。合作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地參與集體活動,不斷累積經(jīng)驗才等到培養(yǎng)和提高。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自身有能力,還要善于與他人合作,發(fā)揮團隊合作的能力,從而走得更遠。在帶班的時候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到有的孩子們想去跟別的孩子交換玩具,但卻沒說出口,反而是用其他不合理的方式,從而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沖突和誤會發(fā)生。幼兒本就缺乏合作意識,也不知道合作的方式,遇到問題時往往就只懂得向老師求救,不懂得自己去和別人溝通解決,從而容易養(yǎng)成依賴他人的性格,對幼兒將來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沒能形成合作的基本觀念和意識,將來也很難彌補回來,因此身為幼師就更加應該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方面下功夫,盡早培養(yǎng)孩子們這方面的能力,為他們將來升入小學,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幼兒合作交往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
當前幼兒的合作交往開展的情況并不理想,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兩個方面。盡管如今放開了二胎政策,但如今幼兒還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從小便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寶貝,被父母過度保護,在家中也很少有機會與別人合作和溝通。加上父母平時也很忙,很少有時間去跟子女進行合作或者交往,從而導致幼兒時常有不愛講話、不愿跟別人合作等問題的發(fā)生。而在幼兒園,老師也不會刻意地教導孩子們有關合作交往方面的知識,對孩子們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平時都很少開展有關方面的活動,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容易養(yǎng)成獨來獨往,不愿與人溝通合作的習慣。
二、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一)營造集體合作的氛圍,給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
想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能力,首先就必須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條件,創(chuàng)造更多的合作機會。為此,幼師可以刻意創(chuàng)造一些活動區(qū)域供孩子們培養(yǎng)合作能力,例如“圖書角”、“美工區(qū)”、“活動區(qū)”等,使孩子們在區(qū)域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旁協(xié)助,例如提醒孩子先自己商量誰先去玩,等過一段時間再呼喚或者是哪個工具少了去找別的小組借,在這種平等交流的氛圍中,孩子們逐漸就能學會與他人合作,而不是去跟別人爭搶,培養(yǎng)出良好的合作共贏意識。同樣的,幼師可以安排孩子們一起去干一些單人做不了的事情,例如搬一些比較重的物品,任務量大的作業(yè),讓他們發(fā)現(xiàn)到集體的力量遠遠比個人大,讓他們在對比之間了解到合作帶來的巨大好處,促使他們在今后也將一直主動尋求合作,培養(yǎng)和提高合作的能力。
(二)組織童話劇表演
幼師可以通過組織幼兒參與童話劇表演的方式發(fā)展合作能力。幼師可以先確定一個劇本,再讓孩子們自己挑選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起爭執(zhí):有人想演主角,去表演自己;有人不想演反派,不想當壞人;甚至有的孩子害羞不敢去演其中的角色。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從旁周旋,讓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彼此間合作和溝通交流。在彩排劇本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有點小失誤或者走神,有的孩子就會抱怨,教師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應當做出引導,讓孩子們學會包容合作,了解到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身為一個團隊就應該團結合作而不是抱怨,同時要指導孩子們怎么避免不必要的失誤,當別人發(fā)生了失誤時應該怎么補救,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在童話劇的排練過程中,孩子們逐漸學會了自主合作,自己合作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了解到了包容合作的重要性。
(三)抓住日常點滴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師應該善于從日常的小事入手,不時地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日常的生活通常都蘊含著許多教育契機,對孩子們的合作行為進行表揚和支持,以促進他們合作意識的形成和提高。例如一個孩子不小心滑倒時,有別的孩子進行攙扶,老師應予以大力表演使這種現(xiàn)象成為風尚。同時,幼師還可以讓孩子們自主設計一張黑板報,提供素材給孩子們,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自己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這就會使他們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力量和喜悅,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和水平,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能力。
(四)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能力
愛玩使孩子們的天性,因此做到寓教于樂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拔河了。拔河其實是最考驗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游戲,因為一方必須要同時發(fā)力,心往一處使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當一方的幼兒失敗時,幼師應該及時為孩子們分析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人喊口號一起發(fā)力呢,還是有的孩子怕疼沒用力,還應當讓孩子們自己去研究下次應該怎么做,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能體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而更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就能學會如何去共同合作,在心中留下了合作的種子。
三、結束語
合作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所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身為幼師我們應該盡力讓孩子們懂得這一點,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采取多種手段方式使孩子們體會到合作帶來的好處,體驗到合作共贏帶來的歡樂。
參考文獻
[1]劉瓊.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J].學周刊,2019(09):165.
[2][張紅艷.淺談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67.
[3]孫環(huán).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39-40.
[4]張麗娜.淺談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J].才智,2018(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