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摘要】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互相借鑒,共同提高,高效準確合乎教學理論的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輔助教學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自主探索學習的求知欲。與此同時,使語文教學質量得到優(yōu)化,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代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小學語文;運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使達爾文雖屈從父命去學習醫(yī)學和神學,卻依然熱衷于野外標本采集和閱讀自然科學書籍。一方面,學生對某一方面的濃厚興趣會促進他們更自覺、更努力地學習相關學科,另一方面,有關知識的積累又不斷強化他們的認識興趣,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一、導言“引”趣
導言是一堂課或一個內容的開始,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新課、新內容學習的興趣。有人說導言應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濃度、功能的寬度、表達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這種要求,就必須用濃厚的興趣來支撐。教育家布盧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的興趣,因此教師用將要在課堂上呈現(xiàn)的材料吸引學生,導言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講《海水的運動》一節(jié)時,用了這么一則導言:二戰(zhàn)期間,英國及其盟軍嚴密封鎖大西洋和地中海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然而英軍艦艇屢受德軍艦艇的襲擊,致使英軍遭受巨大損失,這是為什么?一下子,學生的興趣就被導引起來。來源:學???。網(wǎng)Z。X。X。K]
二、講授“增”趣
林崇德教授對教師的知識進行分類時提出了教師具備實踐性知識。教學中個人的風格、特點等都有自己個人特色的本能反映。在講授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親身感受為學生描繪出真實可信的情景,無疑能增添學習興趣。如我在講述垂直地域分異時,給學生描述自己在青海實習時所見的高原高山植被垂直分異,繪聲繪色,學生聽得如癡如醉。形象生動的語言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在分析太陽高度的周日變化時我引用晉·傅云《歌》:“日中萬影正,夕中萬影傾”,恰當?shù)胤从沉颂柛叨仍谝惶熘械淖兓UZ言(古詩詞)的妙用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本來可能是枯燥的知識由于教師的處理給課堂增添了樂趣。
三、活動“添”趣
地理課本和教學中有很多的實踐活動要求,加強學習與生產(chǎn)、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也是學以致用的客觀要求。讓地理知識走近學生,也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學科的實際效用,而且學生參與活動的成功感會進一步增加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生學習完城市熱島效應后,我安排學生成立學習研究小組,對城市熱島效應進行觀測和記錄。學習了影響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后,讓學生搜集資料對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狀況進行調查、分析。
外力作用的內容在教材是講得非常粗略的,學生對現(xiàn)象的了解不少,但他們的實際感知并不多,這樣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實驗,安排學生做“坡面侵蝕作用的實驗”。通過流水的坡面侵蝕實驗,來探索影響流水侵蝕作用的主要因素。實驗器材簡單易取,只需大水壺、磚、與磚大小相同的砂土磚坯和粘土磚坯、三角板和量角器、小木版。通過實驗,學生們自己直接出結論:砂土磚坯和磚在同樣條件下,最容易受侵蝕的是砂土磚坯,最不容易受侵蝕的是磚。這種活動的運用既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增強了技能。近年新課程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無疑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式。
四、拓展“識”趣
對課堂知識進行必要的拓展,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增加課堂本身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比如,在介紹太陽概況時,我主動查找資料對太陽進行一系列的數(shù)字擴展:銀河系里有2000多億顆恒星,太陽只是其中極其普通的成員,但它對地球實在是不可缺少的。太陽釋放能量為38600億億兆瓦/秒,它是由核聚變反應產(chǎn)生的。每秒大約有700,000,000噸的氫原子被轉化為大約695,000,000噸的氦原子并放出5,000,000噸的以伽馬射線為形式的能量。由于射線向球體表面射出,能量不斷地被吸收和散發(fā),使得溫度不斷降低,所以才有內外巨大的溫度差和基本的可見光。太陽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如果把一根針尖加熱到如此高的溫度,它會把周圍100千米內的所有東西燃為灰燼。太陽表面1平方厘米發(fā)的光,相當于232500根蠟燭的亮度。太陽在核聚變反應過程中,原子核質量出現(xiàn)虧損,轉化成能量,每秒損失400萬噸,50億年只消耗0.03%,相當于一個體重100斤的人減少了0.6兩,影響甚微。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噴氣式飛機(時速1000km/h)從地球到太陽要飛17年。學生不僅對太陽本身的情況得到充分的了解,還輻射到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可以說一舉多得。
五、延伸“移”趣
引導學生把對其他方面的興趣“蔓延”到地理學科上來。如美術班有個學生,美術特長突出,但地理學習興趣不高,就請他幫助班級出一期地理板報,他的成果得到同學的肯定,學習地理的興趣也大大增強。有位學生特別喜歡文學,我給布置一個任務,搜集、整理反映地理事物的古典詩詞,并要求他運用地理概念、地理規(guī)律加以解釋,結果,他完成了一篇不錯的小論文《談談古典詩詞在地理學習中的妙用》而且還正式發(fā)表了。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教師責無旁貸,而且是有法可循的,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探索、總結,一定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