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輝
摘 要:閱讀教學屬于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163-01
1.結合閱讀文本,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注意進行一些其他知識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閱讀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擴充學生知識面的方式,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結合閱讀文本,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一些材料,對學生的認識進行一定的補充,這樣就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將相和》的時候,通過這篇文章,學生可以知道這是關于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廉頗不滿藺相如沒有像他一樣為國家出生入死,但是卻做到了比他還高的官位,于是處處刁難藺相如,藺相如發(fā)現了,也不氣惱,反而處處讓著廉頗。旁人不解,藺相如解釋道,他是出于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的,如果他和廉頗發(fā)生了爭執(zhí),那么其他國家肯定會趁虛而入,攻打趙國。廉頗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感到非常慚愧,于是背上了荊條,去找藺相如請罪,二人和好如初。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只知道藺相如是憑借自己出色的外交才立下了功勞,但是關于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并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就可以結合相關的資料,給學生補充一些背景知識,這個故事還和“完璧歸趙”、“澠池相會”的成語典故有關,趙王得到了一塊寶玉,秦王也想要,承諾用兩座城池交換,但是當趙國這邊送去了寶玉之后,秦王并沒有按照自己的承諾,送給趙國兩座城池,于是藺相如就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將寶玉完好無損地送回了趙國,由此,藺相如在和秦國的外交事業(yè)上,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于是做到了很大的官職,才引起了廉頗的不滿。通過給學生補充一些背景知識,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點,加深學生的認識和了解,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從閱讀本文中積累素材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中,學生面對的閱讀材料往往是一些比較經典、廣為流傳、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文章,學生不僅要了解這些文章,更要從中學習到一些道理,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從閱讀材料中積累一些素材,可以將這些素材運用于自己之后的寫作或者演講中,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觀點更加具有說服力,能夠有效提高充實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中彩那天》的時候,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生活拮據的汽車修理工,幫助自己的同事買了一張彩票,那張彩票中了大獎,最后一家人經過糾結,終于決定將彩票歸還同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需要誠實,只有這樣,才能活得坦蕩。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遇到有關于討論“誠實”的話題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這個故事中的素材,這家人因為誠實做人,獲得了內心的富足,雖然日子比較貧苦,但是他們的內心是充實而富有的,這些都是誠實帶給他們的。
3.將閱讀和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
許多著名作家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候,往往都是從日常生活中選擇一些素材,然后對這些素材進行一定的加工,利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因此文學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他們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閱讀內容結合起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幸福是什么》的時候,這篇文章講的是十年前三個牧童在修葺一口廢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她就是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尋找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含義就是幫助別人自己也能夠獲得快樂,這就是幸福。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回想自己在之前的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別人的一些事情,比如說幫助媽媽做了一件家務事,幫助爸爸完成了一項工作等等,然后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完成這件事情之后的感受。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可能過程會比較辛苦,但是當看到別人因為自己的幫助而感到幸福的時候,自己也過得了幸福,因此幫助別人之后,自己通常也是幸福的。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加深學生對于生活的思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語文素養(yǎng)是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除了要關注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閱讀文本,擴充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從閱讀文本中積累素材,還可以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娟.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考試周刊,2019(15):43
[2]劉海莉.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陜西教育(教學),2018(11):66
[3]桂荔萍.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8(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