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瑋洲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革新,新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給傳統(tǒng)的機械識圖教學帶來很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要想跟上時代的教育步伐,需要我們教育者迎難而上,加快步伐建設機械識圖精品課程。機械識圖是中職類院校機械類以及相關專業(yè)重要的基礎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繪圖、識圖能力和提升空間想象力。由于機械識圖課程比較抽象,學習效果依靠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加上教師教學模式陳舊,使得中職學校機械識圖課程的教學止步不前。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多年中職機械識圖的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探索機械識圖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中職;機械識圖;精品課程
一、做好“教、學、做”三個模塊,優(yōu)化教學設計
機械識圖課程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想有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教學設計,重點做好教、學、做三個模塊。
首先是“教”模塊,教師需要精簡教學內容,對每個單元知識進行劃分,這需要教師在平日里多搜集、積累相關教學資源,編輯一套精簡的教學教材,完成課件、講義、學案與作業(yè)習題的制作。機械識圖課程可適當刪減課堂上的理論內容,注重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穿插理論知識點,提升學生實際識圖的能力。機械識圖課程是機械、數控、機電等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在課程構建中,要考慮專業(yè)之間的差別,對教學內容進行增減,以便更好地適應相關專業(yè)。如在機電類專業(yè)的教學中,教師要構建與機電專業(yè)相關的知識系統(tǒng),為學生今后靈活運用機械識圖知識提供潛在性的 保證。
其次是“學”模塊,學模塊包含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間討論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三種類型。學生自主學習是指教師編制好學案或相關網上資源,學生在學案導學或網絡資源下進行自主學習。機械識圖課程的實踐性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了解機械圖的標準規(guī)定、繪圖的基本要求等,為課上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學生間討論學習是基于互動教學下合作學習理念下提出的小組討論合作教學法,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本課題某一知識點或內容進行探討,相互學習來加深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法。機械識圖課程中關于一些零件的多種表示方法,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選擇其中一種表達方法說出優(yōu)缺點。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多走動,和學生進行一些互動,并適當地加以點評,最終每組形成一個代表方案。通過這種互動式的討論學習,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指導下學習,即在上課時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實物、模型等教學資源,來幫助學生克服空間想象力不足困境的教學方法。機械識圖課程涉及的知識大都比較抽象,教師在運用直觀的實物時要聯(lián)系立體圖、投影圖等對照講解,提高學生的空間幾何思維能力。
第三是“做”模塊,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自主、討論學習掌握機械識圖的基礎知識,學生完成課程作業(yè)與設計。課程作業(yè)的設計要獨具匠心,作業(yè)要根據學生的能力與興趣分層次布置,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另外作業(yè)的類型要多樣化,如合作型作業(yè),小組合作繪畫、裝配零件;實踐型作業(yè),實地觀察并記錄零件加工的參數,強化知識的實用性;口頭作業(yè),讓學生經過本課程的學習,向其他學生分享一些學習機械識圖的經驗與心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引入多媒體教學課件,豐富課件形式
由于機械識圖課程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在立體與平面的思維轉換中無所適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多媒體教學課件納入機械識圖課程建設中,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課件可以將學生理解不了的抽象知識變換呈現(xiàn)得形象生動,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引入,可以使機械識圖課程變得生動和有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典型的例子就是補畫被剖切立體的視圖,Auto-CAD作為機械制圖常用的軟件,可以將剖切前后的平面圖、立體圖進行對照觀察,幫助學生理解空間平面的轉換。另外多媒體還可以利用聲、色、圖、文等形式展示相關零件,如零件的裝配與變形,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學生更容易理解,在動態(tài)圖形中教師進行相關講解,學生對形體空間的關系理解就更加透徹了。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資源設計
“翻轉課堂”是近幾年新興的教學模式,即教師錄制微視頻課程,讓學生在課外閑暇時候觀看教師講解,再返回課堂與教師當面交流來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預習、復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構建由課前準備、新課教學實施、集中答疑和課后整理組成。
(1)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設計。教師在課前錄制幾段微視頻課,結合教學目標引入要講的內容,如三視圖畫法的技巧等,并加入相應的學案和練習,讓學生在課余可以利用教室多媒體或在家用電腦進行觀看學習和練手。學生將易錯、易混淆、難懂的知識記錄在學案中,便于與教師當面交流,讓教師快速掌握學生知識的薄弱之處。
(2)課上基于教學活動的教學資源設計。教師從學案中了解學生學習的疑難點,再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具有探究性的教學情境,并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方法分組合作學習,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和解決問題中不斷提升機械識圖的知識水平。機械識圖中立體空間思維是很重要,三視圖也是機械識圖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教師想讓學生自發(fā)地進行探索,就需要別出心裁地設計教學情境。如可以選取三個不同形狀白色硬泡沫的幾何體,向學生展示單投影面卻是相同,來引發(fā)學生觀察與思考,并提議讓學生動手切一切,探索在什么條件下不同形狀的立體有相同的投影面。通過學生的探究,讓學生總結出“長對正、寬相等、高平齊”的口訣,比教師直接讓學生背下來的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3)課后積累的教學資源設計。教師將課堂上、翻轉課堂里的資料信息進行整理,并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打包共享,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閱學習,課后資源的整理有利于培優(yōu)補差。
四、教學實踐成效
根據本論文提出的機械識圖課程精品課程建設的策略,應用于多個班級的機械識圖的課程建設當中,首先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對機械識圖課程的內容進行相關刪減精簡,并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側重點進行重新設計教學體系,通過“教、學、做”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選擇和制作合適的教學課件,如抽象、晦澀和難理解的立體知識,教師可以適當引入靈活、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幫助學生克服空間想象力不好的困境。同時教師通過錄制教學微視頻,創(chuàng)建翻轉課堂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預習、復習與鞏固;最終的考核不局限于考試成績,激發(fā)學生日常學習的激情。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解決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難點,教師教學更得心應手。對學生而言,機械識圖課程變得有趣、生動,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郭豪杰,中職教育《汽車機械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19
[2]胡玫瑰,中職機械識圖信息化教學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02-11
[3]蘇顯翹,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