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艷
摘要:目的:探討分層管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壓管理與預后的關系。方法: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維持血液透析終末期腎病病人分為觀察組(n=60)及對照組(n=60),對照組行常規(guī)血壓管理,觀察組應用分層管理方法進行血壓管理,比較兩組病人血壓控制情況及預后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病人血液透析疾病知識知曉率及血液透析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而高血壓發(fā)生率、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透析期間體重增長率(IDWG%)低于對照組(P<0.05),而透析充分率(Kt/V)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維持血液透析病人實施血壓分層管理將有助于穩(wěn)定病人血壓水平,降低病人透析期間體重增長率及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有利于病人充分透析。
關鍵詞:分層管理;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間;血壓管理;應用
前言
維持血液透析是目前終末期腎病病人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法,能有效延緩病人生存時間,改善病人生活質(zhì)量。然而不少維持血液透析病人存在血壓變異的情況,研究指出,維持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壓發(fā)生率為70%~80%。高血壓不僅增加病人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同時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病人退出血液透析的重要原因。因此積極控制終末期維持血液透析病人血壓水平對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地提高維持血液透析病人血壓管理效果,本研究將根據(jù)病人原發(fā)性疾病、血壓分級制定分層級血壓管理制度,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6年1月—2017年6月選取120例在我院行維持血液透析的120例終末期腎病病人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20例病人分為觀察組(n=60)及對照組(n=60)。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38歲~68歲(48.5歲±3.8歲);透析時間3個月~36個月(18.8個月±3.2個月);原發(fā)性疾?。焊哐獕耗I病22例,糖尿病腎病1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多囊腎10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35歲~65歲(48.2歲±37.0歲);透析時間3個月~36個月(18.6個月±3.2個月);原發(fā)性疾病:高血壓腎病20例,糖尿病腎病2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8例,多囊腎10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透析時間及原發(fā)性疾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管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血壓管理,病人遵醫(yī)囑定期到醫(yī)院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期間護士對病人行常規(guī)健康指導,包括飲食指導、日常生活指導及運動鍛煉指導,指導病人正確應用血壓計,讓病人居家期間自行應用血壓計測量血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血壓分層管理。
①以病人透析期間家庭自測血壓值作為血壓監(jiān)測指標,同時參照高血壓分級標準,并結(jié)合病人臨床癥狀、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等指標對病人進行危險分層。將血液透析病人分為低危層、中危層及高危層。低危層:為Ⅰ級高血壓,即收縮壓為140mmHg~150mmHg(1mmHg=0.133kPa),舒張壓為90mmHg~99mmHg,無其他危險因素;中危層:為Ⅱ級高血壓,即收縮壓為160~179mmHg,舒張壓為100mmHg~109mmHg,同時合并1個或2個危險因素;高危層:為Ⅱ級高血壓,同時合并3個或以上危險因素,兼有靶器官損傷或高血壓為Ⅲ級高血壓,即收縮壓為≥180mmHg,舒張壓為≥110mmHg,無其他危險因素。
②由血液透析室主任1名、血液透析護士長1名、血液透析主治醫(yī)師1名、主管護師1名共同組成血壓分層管理小組,所有成員均熟悉掌握血液透析相關操作及健康教育內(nèi)容。由管理小組建立血液透析病人血壓分層管理檔案,綜合考慮病人相關危險因素、血壓級別及血壓管理情況,了解病人血壓變化規(guī)律及特點,對年齡、學歷及病情相近的病人進行集中性及針對性管理。
③病人干預時間為3個月,每周干預1次,每次干預時間為60min,前40min用于對病人進行教育,后20min用于解答病人提出的疑問。
1.2.2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病人血液透析疾病知識知曉率、血液透析滿意率、高血壓發(fā)生率、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情況。
②記錄兩組病人血液透析期間體重增長率(IDWG%)及透析充分率(Kt/V)情況。ID-WG%=(本次透析前體重-前次透析后體重)/干體重,連續(xù)記錄1周,取平均值。IDWG%正常值為2%~3%。Kt/V=Ln(R-0.08t)+(4-3.5R)×UF/W,R為透后BUN,t為每次透析時間,UF為透析超濾量,W為透析后體質(zhì)量,Kt/V正常值大于1.2。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先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兩組病人疾病知識知曉率、血液透析滿意率、高血壓發(fā)生率、低血壓發(fā)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IDWG%及Kt/V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3、討論
高血壓是維持血液透析病人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病機制復雜,常見原因為鈉攝入量過多從而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導致自主神經(jīng)興奮性增加,促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積極控制維持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壓,降低病人血壓水平對改善病人預后、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維持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壓病病人實施分層管理,其中觀察組病人血液透析疾病知識知曉率及血液透析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而高血壓發(fā)生率、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透析期間IDWG%低于對照組(P<0.05),而Kt/V高于對照組,提示分層血壓管理能有效提高維持血液透析高血壓病病人血壓管理效果,有利于病人干體重控制,確保能充分透析,有利于病人預后??紤]可能由于高血壓分層管理是根據(jù)病人不同需求,通過針對性、有計劃性限制病人飲食,控制病人體重增長,加強超濾及定期調(diào)整干體重,合理應用降壓藥及加強健康宣教等方式控制病人血壓,使血壓調(diào)整更具科學性,提高了血壓透析效果。
綜上所述,維持血液透析病人實施血壓分層管理將有助于穩(wěn)定病人血壓水平,降低病人透析期間體重增長率及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有利于病人充分透析。
參考文獻:
[1]馮艷平.自我管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28-30.
[2]丁小強,吉俊.淺談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壓管理[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6,5(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