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 要:對本世紀關于洪凌山水油畫的資料進行整理,可以將本世紀對洪凌研究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一、關于洪凌的藝術分期研究;二、對洪凌山水油畫的藝術特征研究;三、關于洪凌的比較研究;四、關于洪凌藝術價值及影響的研究。
關鍵詞:本世紀;洪凌;山水油畫;研究綜述
前言
洪凌是中國當代意象油畫中的重要畫家之一,洪凌1955年生于北京。1979年本科畢業(yè)于北京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1987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修班,現(xiàn)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副教授。洪凌在探索山水油畫方面擁有很高的成就。洪凌將中國山水運用于西方油畫游刃有余,作品筆法耐人尋味,氣象神韻萬千,是油畫民族化地域化的成功畫家,他在探索山水油畫方面擁有很高的造詣。洪凌的山水油畫是中西結(jié)合而滋養(yǎng)的果實,可謂前無古人,對洪凌的研究在本世紀慢慢的拉開帷幕。
一、關于洪凌的藝術分期研究
洪凌山水油畫經(jīng)歷了一個長期的自我發(fā)展過程。對于洪凌的藝術分期研究是對洪凌研究的主要方面,本世紀對洪凌的藝術分期研究主要有三篇學術論文:吳玲《洪凌油畫語言研究》(海南師范大學2015-05-01)、張寧《洪凌意象油畫研究》(安徽大學2015-04-01)、韓晶《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2015-06-01)等都對洪凌的繪畫生平做了階段分析。
張寧的《洪凌意象油畫研究》(安徽大學2015-04-01 碩士)將洪凌的藝術歷程分為少年時代洪凌,八十年代洪凌繪畫探索,最后洪凌到黃山的意象油畫風格的形成這三個階段。主要是以洪凌成長歷程作為線索來分析。
吳玲的《洪凌油畫語言研究》(海南師范大學2015-05-01)主要以洪凌的繪畫方向趨勢來劃分階段。是以洪凌油畫語言的形成過程來分段:首先是中國畫的啟蒙階段,然后經(jīng)歷西方繪畫學習階段,摸索迷茫階段,漸近中遠西階段到最后的筆墨氣象階段。
韓晶的《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2015-06-01)將洪凌的藝術分期主要以時間來分段:1980-1988階段;1988-1998階段;1998至今。
二、對洪凌山水油畫的藝術特征研究
對洪凌山水油畫藝術特征的研究是對洪凌研究的核心方面。張寧《洪凌意象油畫研究》(安徽大學2015-04-01)、吳玲《洪凌油畫語言研究》(海南師范大學2015-05-01)、韓晶《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2015-06-01)、吳玲《淺談洪凌山水油畫的寫意性》(《美術教育研究》2014)、胡樹媛《畫布上的山水——對洪凌油畫風格的學習與研究》(《美與時代(中)》2012-11-15)、殷雙喜《氣象蒼?!榱璧乃囆g》(《美術研究》2012-02-15)、殷雙喜《洪凌的山水精神》(《藝術界》1999,04:6—15(缺卷的))等數(shù)篇論文及期刊都對洪凌的山水油畫的語言特征,語言的審美追求進行了探索。
國內(nèi)關于意象油畫的研究很多,諸如對林風眠,吳冠中,蘇天賜等意象油畫的探討,然而對洪凌意象油畫的研究還不多見。張寧在《洪凌意象油畫研究》(安徽大學 2015-04-01)一文中提到中國傳統(tǒng)繪畫是以作者內(nèi)心感情為中心的美學藝術,所以在創(chuàng)作上追求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畫面中對詩意化的表達,是對“意境”的最高追求。這種“意境”指的是藝術作品中所刻畫的物象與創(chuàng)作者的思維情感交融一體的“超以象外”的境界,這也明顯的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繪畫對詩意化的追求。洪凌的山水繪畫中正是有這樣的意境表達,文中主要對洪凌意象油畫方向進行研究,對洪凌意象油畫的表現(xiàn)手法及語言特征進行剖析,對洪凌山水的意境表達進行挖掘。洪凌山水油畫具有獨特的詩意化特征,實際上也是對意境的表達與追求,其作品在藝術技法、構(gòu)圖形式、審美觀念上飽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與美學趣味,其特征鮮明,這主要是得益于他自小就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染,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與繼承。
吳玲在《洪凌油畫語言研究》(海南師范大學2015-05-01)中對洪凌進行油畫語言分析,主要特征是洪凌非常注重油畫本體語言的運用,在這個本體語言上又將國畫語言融入油畫創(chuàng)作中,使畫面呈現(xiàn)出中國畫的韻味,二者相容相通,將色彩語言運用的厚重蒼郁,富有韻味,擁有寫意的造型語言,重視其物象形態(tài)的精神內(nèi)涵,在其作品《絕韻》中表現(xiàn)淋漓盡致。洪凌的構(gòu)圖形式是兼合中西的,既有中國國畫的散點透視法,又注重畫面的空間感,使畫面具有濃厚的東方韻味又不失西方油畫的特點,在畫面上做繁復疊加的畫面肌理,使畫面呈現(xiàn)出豐富的肌理特色,富于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韓晶在《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2015-06-01)一文中對洪凌山水油畫進行了本土性深入研究,首先是洪凌油畫對中式美的追求和對洪凌山水油畫的語言特色進行分析闡述,其方法主要是撇除外光和散點透視技法,傳承黃賓虹的“積墨”之法運用于油畫而變?yōu)椤胺e油彩”,善于運用平面積抹以及蒼茫氣象之氣韻美的表達。然后又著重對于洪凌山水油畫進行了本土地域化研究,丹納在《藝術哲學》中認為:“一個民族文化藝術的形成有三大影響因素,第一是種族,其次是環(huán)境,最后是時代。”一個藝術門類的勃興與產(chǎn)生這類藝術的地域和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洪凌藝術語言的得以形成與我國的地域和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首先將洪凌與皖南地域文化進行考究,分析皖南地域因素在洪凌山水油畫的呈現(xiàn),然后又將洪凌山水油畫與晉人山水詩進行考究來分析洪凌的山水精神。
胡樹媛在《畫布上的山水——對洪凌油畫風格的學習與研究》(《美與時代(中)》2012-11-15)中對洪凌的繪畫作品在其風景油畫中的色彩和用筆技法上主要進行分析。在王德育《千山獨行的洪凌——中國傳統(tǒng)繪畫精神的現(xiàn)代闡釋》(《中國藝術》2015-08-15)中主要針對洪凌的繪畫作品從構(gòu)圖和藝術語言的運用對洪凌的藝術特征進行研究。
三、關于洪凌的比較研究
洪凌之所以將中國山水運用于西方油畫并且游刃有余,除了他的自我反思,沉淀和探索外,這與他善于學習和吸收前人的藝術經(jīng)驗有關。韓晶在《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 2015-06-01)中提到洪凌的油畫山水與謝氏山水詩有很多相似點,謝靈運生在魏晉戰(zhàn)事頻仍的慌亂年代,歸隱山林將胸中逸氣假以詩句表達,舒展心中抱負,獨創(chuàng)山水詩;洪凌歷經(jīng)“85”,在物質(zhì)左右創(chuàng)作的時代選擇傳統(tǒng),回歸本土用西洋媒材表達山水精神。洪凌的山水并非一般我們所看的自然風光,他也不是四處觀望之后看到覺得有意思的景色就坐定對景寫生的畫家。他的油畫山水有著他特定的氣質(zhì)與格調(diào)。他與張冬峰、陳和西相比,更像是生活在古代卜居一隅的隱逸畫家,在閑適的狀態(tài)下觀察體會,在悠游山水中靜思冥想。基于這一點,洪凌的山水畫則很近魏晉山水詩。二者盡管境遇有異,但初衷一致,謝氏山水詩清麗瀟灑,洪凌山水油畫蒼莽溫潤。謝靈運對山水精深細密的體悟在南朝以吟詠山水為志的詩人隊列中十分突出,洪凌執(zhí)中渾潤的抒寫在當下追求油畫“本土化”畫家的集團中獨樹一幟,二者靠的都是“造化”的饋贈,同樣也得山水精神的供養(yǎng)。洪凌的山水油畫是萌生在對山林泉石的沉酣追求之中,正是如此,當他初到皖南,面對山水圍抱時候就找到了用西洋材料表達山水精神的辦法?!爱敶L景畫藝術中,從水墨山水和油畫風景的融合與對比中,形成個性的形式趣味者,當推洪凌為第一家?!?/p>
吳玲在《洪凌油畫語言研究》(海南師范大學2015-05-01)中作者談到洪凌繪畫語言與當代畫家的異同,主要與張東峰,任傳文,白玉平幾位畫家的繪畫語言上進行分析比較,并發(fā)掘洪凌繪畫語言的獨特性。
與任傳文的比較之下,洪凌的繪畫筆觸層層疊疊,耐人尋味,觀眾無法看出畫家具體的作畫過程,也很難從筆觸的走勢等猜測畫家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任傳文和洪凌的作品表現(xiàn)題材差異也較大,任傳文表現(xiàn)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小風景,洪凌表現(xiàn)的是畫家“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皖南山水。在畫面精神的傳達上,任傳文靠筆意表現(xiàn)畫面的精神,洪凌則用畫面的“氣象”來感染觀眾。任傳文和洪凌作品的共同點是都將中國畫筆法引用到油畫中,將中西文化融化到了畫面上。
與張冬峰的比較中,張冬峰繪畫語言特點是:多用稀薄的顏料,揮灑自如地描寫筆下的鄉(xiāng)村景色。張冬峰作畫過程暢快淋漓,畫面較少出現(xiàn)厚重的色塊和疊加的顏料,作品韻味上有國畫小品的感覺。洪凌的繪畫語言的特點是:用非常厚重的顏料層層疊加,用色層營造出畫面的層次??傮w來說,張冬峰和洪凌的油畫語言都融匯了中西文化,并且都是表現(xiàn)的南方風景,但是畫面的氣韻和繪畫語言的運用上有很大的區(qū)別。
白羽平和洪凌的油畫風景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一、在繪畫題材和地域的明顯區(qū)別。二、創(chuàng)作形式上而洪凌較少運用寫生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而白羽平喜歡寫生。三、白羽平在寫實繪畫的基礎上擅于用形色切割組合畫面,洪凌的畫面講究的是氣息的流動,很少出現(xiàn)畫面切割情況。四、在色彩上白羽平以黃、白、墨綠、黑為主,但是營造出的畫面視覺沖擊力很強。洪凌的色彩很濃郁,整體都是高級灰,但是色相和色度的對比很明確,畫面色彩層次很分明。五、白羽平的畫面會設定一個光線,洪凌一般用平光。
四、關于洪凌藝術價值及影響的研究
吳玲《洪凌油畫語言研究》(海南師范大學 2015-05-01)、張寧《洪凌意象油畫研究》(安徽大學 2015-04-01)、韓晶《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 2015-06-01)、殷雙喜《氣象蒼?!榱璧乃囆g》(《美術研究》2012-02-15)、花永《靈性繪畫——淺析洪凌水墨山水之新氣象》(《國畫家》2014-07-10)等都對洪凌進行了其影響的分析,洪凌的意象作品體現(xiàn)著哲學思考和對自然生命的真實體會,他的油畫作品沒有停滯在現(xiàn)實的情與理和自然的粗淺表象上,他的蒼茫森然的作品給人以莊重視覺震撼,這是源于藝術家的內(nèi)心世界與外部大自然的切身體會。他在不斷的堅持與探求意象油畫的過程中,吸收了中西方繪畫的營養(yǎng),開辟了一條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繪畫語言,他對東西方文化精神的理解,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感悟,搭設構(gòu)建了中西合璧的文化橋梁,溝通了古今文化通道,無論是他所取得的藝術成就還是他探求意象油畫的過程,都給予了現(xiàn)今油畫界的極大啟發(fā)和影響。但在韓晶《隱逸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江南大學2015-06-01)中提到了洪凌的藝術價值:洪凌山水精神對當代風景油畫的價值,洪凌山水油畫的獨立性決定了他的繪畫在當代中西融合中的價值。相較于其他同樣致力將中國美學思想注入油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而言,洪凌的嘗試較為徹底。
結(jié)語:洪凌是位“隱士”畫家,潛心專研,洪凌作為當代有自我特色的油畫藝術家,進入新世紀以來,洪凌的山水油畫研究得到了很高的關注。對本世紀關于洪凌山水油畫的資料進行整理,有洪凌繪畫風格及其形成時代背景,作品形式,審美追求等方面,筆者主要將本世紀對洪凌研究劃分為關于洪凌的藝術分期研究,對洪凌山水油畫的藝術特征研究,關于洪凌的比較研究以及關于洪凌藝術價值及影響的研究??傮w來說國內(nèi)外對洪凌山水油畫研究的文獻還是多以藝術評論及介紹性文章為主。目前對于洪凌山水油畫的系統(tǒng)性研究還比較少。
參考文獻:
[1]張寧.洪凌意象油畫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5.
[2]韓晶.山水精神的當代呈現(xiàn)——洪凌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研究[D].江蘇:江南大學,2015.
[3]吳玲.洪凌油畫語言研究[D].海南:海南師范大學,2015.
[4]殷雙喜.洪凌的山水精神[J].藝術界,1999,04:6—15(缺卷的)
[5]吳玲.淺談洪凌山水油畫的寫意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4.
[6]殷雙喜.氣象蒼?!榱璧乃囆g[J].美術研究,2012.
[7]花永.靈性繪畫——淺析洪凌水墨山水之新氣象[J].國畫家,2014.
[8]王德育.千山獨行的洪凌——中國傳統(tǒng)繪畫精神的現(xiàn)代闡釋[J].中國藝術,2015.
[9]胡樹媛.畫布上的山水——對洪凌油畫風格的學習與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2.
[10]夢竹.走近洪凌[J].藝術界,2006.
[11]洪凌.靈性山水——洪凌油畫作品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