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文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全面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也逐步提出,初中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極其關鍵的階段,其各學科課堂教學開展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受到了教育部門的廣泛重視。就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既包含大量枯燥的理論知識,還包含了很多抽象實驗教學,因此,為了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加強初中物理教學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實踐志在必行。本文主要就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初中物理教學實踐開展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望對未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導向;初中教育;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28-0134-02
現代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讓“核心素養(yǎng)”教學成為各年級教育教學開展的關鍵內容。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讓學生全面理解理論知識并有效把握實驗教學,以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內容處理具體問題,加強物理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至關重要。在實際初中物理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重視圍繞核心概念進行物理課堂教學
圍繞核心概念進行教學,主要是為了從根本上規(guī)避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將所學知識內容還給老師的情況,由于在以往初中物理教學中,教授普遍重視應對考試方面的物理教學,過分重視學生物理學科成績,而忽視了學生所學知識的使用能力,停留在物理知識表面教學,這不僅難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還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因此,要想確保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學開展的有效性,在實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圍繞核心概念進行物理課堂教學,也就是全面依據初中物理教材內容設計課堂教學目標,并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核心,選用多類型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這種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物理內容所要表達的主要內涵,只有這樣才能運用核心內容進行課堂教學,因此,物理概念、定義以及定理規(guī)律等均要進行適當的簡化教學處理,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上冊《升華與凝華》中“凝華”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先將凝華的概念講給學生,也就是物質形態(tài)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整體變化過程中的溫度和氣壓都在三相點之下,由于這一物理概念具備很強的理想化特征,如果授課教師依舊采取以往“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那么學生就很難理解和記憶。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構建不同的教學情境,并將凝華概念融入不同情境中,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長時間使用的電燈泡,其內部鎢絲升華后會散出很多蒸汽落在燈泡內部,進而變成固態(tài)鎢;或是自然環(huán)境下的“霜”現象等,這類情境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凝華[1]。
2? ?全面強化初中物理科學實驗探究教學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有獨具特色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因此,教師務必要全面強化初中物理的科學實驗探究教學,也就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借助問題來構建課堂教學情境,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抽象復雜的物理問題變得更加簡單,以便于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理問題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思考探究的學習習慣??茖W探究是學生收獲知識的重要途徑,在以往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情境是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具體問題,并為學生設計好科學的分析探究程序,讓學生依據這一標準程序展開聯想,最后再利用實驗獲得最終結論,但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普遍會在深入探究之前就猜出結論,由此可見,教師在物理科學探究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運動和力》教學中,在讓學生自主分析研究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換教學中,對相同力的定量變換,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進行假設,之后再制定具體實驗流程,再讓學生運用物理實驗來對自己的結論進行驗證,這樣的物理科學實驗探究方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物理實驗的親手操作能力,還能夠進一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探究中,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思考意識,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2]。
3? ?積極運用課堂再現開展初中物理教學
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在實際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具備較強的科學探究態(tài)度以及端正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開展的根本要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將物理理論知識以及實驗規(guī)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作為重要根據,積極運用課堂再現的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
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教材中先給出亞里士多德對其的錯誤認識,之后又給出伽利略對這一定律的疑惑,基于此,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先對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觀點進行比較分析,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伽利略的探究精神;這樣的教學方式具備很強的引導性,可以將整體課堂教學放在某個點上,有利于突出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地降低以偏概全的教學行為,要全面借助物理科學的發(fā)展歷史,通過和學生共同探究發(fā)現物理知識,將學生帶入到有效的物理歷史教學情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科學眼光看待問題,讓學生對偉大的物理學家產生敬佩之情,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
界觀[3]。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教師要首先做到“以生為本”,全面根據初中物理教材內容,緊緊圍繞核心概念進行課堂教學,進一步強化初中物理科學實驗探究教學,并積極運用課堂再現開展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現代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為其未來物理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葛漢洪,孫有花,朱林根.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策略初探——以“力與運動”章節(jié)復習教學為例[J].物理教師,2018(2).
[2]解榮青.淺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中學物理,2018(2).
[3]浦建軍.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驗證性實驗教學實踐——以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