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強
【摘 要】初中歷史是中學階段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歷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及世界歷史。但在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更多的是對歷史事件的講解,缺少了對歷史人物的客觀分析,而歷史人物是初中歷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分析和探究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歷史,用客觀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對如何開展歷史人物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人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0-0100-02
人類的發(fā)展是由一系列的歷史事件推動的,在這些歷史事件中歷史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教學分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但部分老師在歷史教學中主要是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人物一般都是一帶而過,沒有進行客觀的分析,再加上當前古裝影視的影響,很多學生對歷史人物的了解不夠透徹,甚至存在偏差。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的思考和探究,所以老師有必要加強對歷史人物的教學研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的精神。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氣氛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學的模式往往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意義”,更多的是對歷史事件的反思,對人物的講解和分析比較籠統(tǒng)模糊,講解的過程局限于教材,而且講解的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在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詳細的分析時,本身跳出了課本教材的范圍,可以帶給學生一定的新鮮感,而且讓學生參與到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討論中,能夠滿足學生的一種“指點江山”的成就感,因此,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引導學生對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評價時,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也要有更多地了解,所以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歷史,研究其他歷史資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極大的促進作用[1]。在對歷史人物進行分析探究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可以自由的發(fā)言和討論,能夠營造一種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歷史人物教學可以改善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增強情感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彼栽趯W習歷史的過程中可以總結經(jīng)驗教訓,改正做人做事的方法,也可以學習古人的優(yōu)良品德,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從而加以改正和完善。
在初中歷史中很多的歷史人物擁有高尚的品質,在今天依然有較高的借鑒作用。如古代的諸葛亮、魏征、海瑞、林則徐這樣的忠臣,還有劉邦、李世民、成吉思汗、康熙這樣的明君。在他們身上有很多在當前依然適用的正能量,對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正義感有一定的借鑒和促進作用[2]。因此,學習歷史人物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避免學生走彎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教學研究
(一)重視歷史人物教學,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
老師應認識到歷史人物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意義,從而加強歷史人物的教學,而為了更好地完成歷史人物教學,就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因為很多歷史人物的相關知識都超出了歷史教材的范圍,老師必須查詢相關歷史文獻等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歷史人物,才能更好地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3]。所以,老師不能固守教材和舊知識,應不斷地學習新的歷史知識,閱讀歷史資料,查閱歷史文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才能保證歷史人物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營造積極活躍的歷史人物教學氛圍
在歷史人物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對歷史人物的社會稱謂進行說明,讓學生對歷史人物有基本的了解。如當說到秦始皇時,除了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外,還應提出他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通過這些社會稱謂可以概括性地描述出秦始皇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其次,通過問題啟發(fā)和學生互動,一件件羅列秦始皇的事跡:統(tǒng)一多民族,建立第一個統(tǒng)一國家、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修建萬里長城和阿房宮、焚書坑儒等,既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也有暴政亡國的劣跡,在羅列了這些事跡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功過評價法和階段評價法對秦始皇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更深刻地了解秦始皇。
通過這樣羅列事跡、全員參與討論歷史人物的教學模式,可以營造出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多元化教學增強歷史人物教學的效果
初中歷史教學中涉及眾多的歷史人物,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和相關歷史事件還附有圖畫,老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圖畫展開歷史人物教學,提一些歷史人物的趣聞軼事,通過圖、文、故事相結合的模式,使得歷史人物的形象更突出。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歷史人物的視頻、課件,通過不同角度對歷史人物進行分析,使得歷史人物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多看一些歷史史記、紀錄片或《百家講壇》這樣的歷史解讀節(jié)目,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
(四)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
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歷史人物教學外,老師還應將其延伸到課外,如組織學生收集某一歷史人物的圖片、資料,將其整理成板報形式對歷史人物進行文字說明,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氛圍,學生可以隨時觀看和閱讀歷史人物事跡,加強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和了解。老師還可以組織辯論會,針對某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進行辯論,通過不斷地辯論和舉例,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歷史人物、更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
初中歷史人物教學不僅是對歷史教學的補充和拓展,對學生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也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老師應重視歷史人物教學,并在歷史人物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明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教學的思考[J]. 華夏教師,2017.
[2]徐煥彩.關于初中歷史教學中認識歷史人物的教學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