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丹拉姆
摘 要:初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大大提升,并且所涉及的領域也更加廣泛,這便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并且,隨著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逐漸顯露弊端,無法發(fā)揮太大的效用。為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就要根據數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積極優(yōu)化和改進教學策略。爭取幫助學生深刻掌握知識內容,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是促進師生互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進而達成教學目標的主要渠道。而數學難度系數較高,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很多學生很難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索和學習的欲望。另外,一些教師教學態(tài)度嚴肅死板,教學方法過于老舊,從而加重了課堂的沉悶氛圍,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為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學習能力、思維特點等方面出發(fā),認真學習和探索適應當前教育環(huán)境、適應學生個人發(fā)展的科學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初中數學的育人價值。
1.趣味元素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不難發(fā)現,從課下到課上需要有一個合理的過渡的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收起散漫的心思,集中注意力,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這就體現了課前導入的重要性。但是,初中生心性不定,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往往被興趣所主導,而枯燥復雜的數學知識又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紤]到這一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采取趣味導入法。即根據教學內容,滲透相應的故事、生活、游戲等趣味元素,借此引出數學知識或數學問題。以使數學課堂趣味化,展現出數學知識生動有趣的一面,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活動。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一課時,我便結合數學史采取故事情境導入法。首先我在屏幕上展示畢達哥拉斯的照片,然后為學生講述畢達哥拉斯應邀去朋友家聊天,結果通過地板圖案發(fā)現數學定理的故事。這個故事成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于是我借助多媒體將地板圖案展示出來,并進行導入式提問:“如果你陪著畢達哥拉斯一起去做客,那么你能否從地板上發(fā)現與三角形有關的數學定理呢?”學生被這一問題激起了求知的欲望,便主動研究起屏幕上的圖案。于是我便在提示和指導學生的過程中順利引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學生接受起來也更為容易,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開良好開端。
2.課堂合理設疑,強化教學效果
學習數學需要學生調動多方面的思維能力,因為只有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全面地思考,才能做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有效運用。但是不難發(fā)現,很多教師盲目追求教學成績,在教學中一味注重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思考和探索的過程,進而抑制了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而考慮到問題對激發(fā)學生思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加強以問代講。即通過合理設疑來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動力,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和探索。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及其內角和》一課時,我便盡量多問少講,讓學生自己在摸索中掌握知識。首先我展示一個三角形、一個長方形和若干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然后提問道:“三角形、長方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學生做出答復后,我繼續(xù)設疑:“那么任何四邊形的內角和都是360°嗎?”這時學生給出不同的意見,于是我便讓學生證明自己的判斷。當學生利用三角形內角和證明出四邊形內角和時,我便加深問題的難度:“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你能推理出n邊形的內角和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活躍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進步。
3.注重課后總結,實現查缺補漏
在數學教學中,由于課堂知識密度過大,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在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時,學生往往只記得最后學習的內容。另外,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一定會產生很多疑惑,但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學生的疑惑很難得到及時解決。所以綜合以上兩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課后總結。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知識的特點采取繪制思維導圖、自由問答、列表格等合適的總結方法。爭取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系統(tǒng),彌補課上的不足,以保證課堂教學的圓滿成功。
例如:在《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課結束時,考慮到這節(jié)課內容十分繁雜,我便格外注重課后總結。首先我提出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如何判斷函數圖像的開口方向?拋物線的平移法則是什么?等等。然后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并讓學生之間互相作答,我則適當點撥和指正。最后我展示一張表格,表格第一列為本節(jié)課涉及到的幾種函數解析式,第一行是a的取值、開口方向、增減性、頂點坐標等項目,而后我讓學生將表格補充完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使學生全面而深刻地掌握知識內容,進而達到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的特殊性和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對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加以創(chuàng)新或改進,爭取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為初中生在數學領域的學習和發(fā)展鋪就坦途。
參考文獻:
[1]胡珺.有關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11):146-147.
[2]趙亮.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對策分析[J].才智,2016(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