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躍菊
【摘 ???要】 ???目的:研究骨傷護理中針對性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6月本院接診的骨傷病患84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2組,各42例。實驗組實行針對性護理,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分析2組不良情緒的緩解情況,同時對各組的疼痛程度作出比較。結果:實驗組的不良情緒緩解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疼痛評分為(3.14±0.82)分,比對照組的(5.17±1.42)分低,P<0.05。結論:經(jīng)針對性護理有助于減輕骨傷術后的疼痛程度,且利于患者心態(tài)的改善。
【關鍵詞】 ???骨傷;不良情緒;針對性護理;術后疼痛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80-01
臨床骨科疾病當中,骨傷具有非常高的發(fā)病率,可通過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但術后疼痛較為劇烈,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1]。為此,護士有必要做好骨傷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工作,本文旨在分析針對性護理在骨傷中的應用對緩解術后疼痛與不良情緒的干預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3月-2019年6月本院接診的骨傷病患84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原理分成實驗和對照兩組(n=42),當中,實驗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齡在37-75歲之間,平均(54.92±6.83)歲;鎖骨骨折者20例,脛骨平臺骨折者13例,跟骨骨折者9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在36-75歲之間,平均(54.07±6.51)歲;鎖骨骨折者19例,脛骨平臺骨折者12例,跟骨骨折者11例?;颊卟v信息完整,依從性良好,簽署知情同意書。對2組的骨折部位及年齡等資料作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都實行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有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病情觀察與病房護理等,實驗組加用針對性護理:(1)和患者溝通,充分了解其疼痛的部位、程度以及臨床特征等,并予以其個體化的護理。對于疼痛較為劇烈,無法忍受的病患,需立即對其施以止痛藥物治療,并予以患者語言上的鼓勵。術后,全面監(jiān)測患者各體征變化,正確評估其疼痛的時間、部位和疼痛等,同時根據(jù)評估結果,選擇一種最適的止痛藥物來對患者進行干預。(2)定期組織患者做適量的上肢功能訓練,比如:雙手舉物品等,以有效增加其上肢肌力,提高上肢協(xié)調(diào)度。另外,還應指導患者盡早進行下肢康復訓練,包括踝關節(jié)以及足趾的主動訓練等,待疼痛明顯減輕后,指導患者做適量的關節(jié)活動訓練。若患者存在神經(jīng)周圍損傷的情況,需對其肌力訓練方案作出適當?shù)恼{(diào)整,以有效促進其肌力的恢復。(3)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內(nèi)心想法,發(fā)病并處理患者的心理問題。將臨床治療成功的案例簡單告訴患者,促使其樹立起面對治療的信心。和患者交流時,要保持態(tài)度的溫和,要面帶微笑,要注意用詞,并對患者的提問進行耐心的解答。教給患者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比如:深呼吸訓練、觀看電視劇或者聽音樂等。將護理的作用和意義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要求其主動配合醫(yī)務人員的工作,并囑咐家屬多陪伴和安慰患者,使患者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4)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力度,向患者發(fā)放醫(yī)院自擬的健康宣傳冊,并采取圖冊展示或者視頻播放等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和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以提高其認知度,增強自信心。手術結束后,予以患者健康指導,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并鼓勵患者適當運動,按時作息,以有效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1.3 評價指標
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對2組干預前/后的疼痛程度作出評價,滿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劇烈[2]。根據(jù)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標準,對2組干預前/后的心態(tài)作出評價,分值為50分及以上,為有焦慮或者抑郁情緒,并且,隨著分值的增高,患者的不良情緒將會變得更加嚴重[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 20.0軟件分析,t檢驗計量資料(x-±s),且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n(%)],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疼痛程度分析實驗組干預前的疼痛程度為(7.11±1.46)分,和對照組的(7.16±1.58)分比較無顯著差異,t=0.2613,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疼痛程度為(3.14±0.82)分,比對照組的(5.17±1.42)分低,t=3.8911,P<0.05。
2.2 心態(tài)分析2組干預前的心態(tài)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焦慮和抑郁程度比對照組輕,P<0.05。如表1。
3 ???討論
對骨傷者而言,手術是其治療的一種常用手段,具有耗時長、術后疼痛劇烈以及手術操作難度大等特點,另外,部分患者因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知,使得其在治療期間比較容易出現(xiàn)焦躁與害怕等不良情緒,進而對其手術的順利實施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針對性護理為新興的一種護理手段,能夠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求,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其施以個體化的護理,以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疼痛閾值,從而有助于減輕其疼痛程度[4]。此研究中,實驗組干預后的抑郁焦慮情緒比對照組輕,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疼痛程度比對照組低,P<0.05。針對性護理利于骨傷病患不良心理的緩解,且有助于減輕其疼痛程度。
綜上,骨傷用針對性護理,效果好,患者心態(tài)改善明顯,疼痛癥狀緩解迅速,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郭素梅,胡術娟.針對性護理對骨傷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評價[J].飲食保健,2018,5(5):228-229.
[2]林素華.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9):120-121.
[3]王永華,張楠,法曉坤等.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9):215-216.
[4]劉海燕.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4):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