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黨朋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shù)學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將抽象化、邏輯化的數(shù)學知識生動形象、條理清晰地呈現(xiàn),有利于小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思維力的發(fā)展。本文選取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圓柱的認識》的教學進行分析。
教學內(nèi)容:認識圓柱的特征,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圓柱體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側面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圓柱側面展開的操作過程,體驗比較,發(fā)現(xiàn),歸納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悟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計算
教學準備:思維導圖,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模型。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簡單回憶。(展示思維導圖)
生:(回答思維導圖的相關知識。)
師:看來大家對這方面知識掌握的不錯,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種曲面立體圖形——圓柱體。(展示圓柱體圖片)
(二)探究新知,歸納圓柱各面的特征
師: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體模型,現(xiàn)在我們分小組進行觀察。老師的問題是:這類圓柱體有什么特點?
生:學生認真觀察并展開討論(進行了5分鐘)。
師:現(xiàn)在哪位同學可以告訴我這個圓柱體由哪些部分組成?
生:由2個圓和1個曲面組成。(教師板書)
師總結: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柱的底面;一個曲面是圓柱的側面。由它們共同構成了圓柱,缺一不可。
師:大家知道長方體有高,那圓柱體的高在哪里?
生:答
師總結:上下兩個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就是圓柱體的高。提問學生高有多少條并由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高”)
師:大家想想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圖形?。
生:我知道圓柱的側面是長方形(他把圓柱體剪開得出的結論)(板書“長方形”)
師:這位同學的方法很好,大家跟著老師把圓柱體剪開,驗證這位同學說的對不對。
生:對的。
師:現(xiàn)在大家來思考,展開圓柱的側面得到的長方形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嗎?
生: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師:可得圓柱的側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底面周長×高。(此為板書)
(三)課堂小結,知識梳理
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八分鐘時間,根據(jù)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思維導圖,來制作圓柱體的思維導圖。
其中一位同學的導圖:
圓柱的側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大家跟老師一起復習今天所學的知識(借助學生的思維導圖)……
課堂中展示了兩個思維導圖,第一個屬于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復習,學生基于思維導圖來進行回答,不僅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而且?guī)椭鷮W生梳理思路,從而加深對其理解和記憶。第二個屬于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新授,首先教師仔細講解每個知識點,然后學生回憶知識,根據(jù)一定的邏輯順序在頭腦中建構知識框架,最后學生畫圖。由于學生在建構知識時,每個人過去的知識經(jīng)驗、思維方式都不一樣,他們畫出的思維導圖也是多姿多彩的,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關于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要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與教學中是積極的,有重要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彭娟英.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2(06):15-18.
[2]. 孟美玲.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硏究—以銀川某小學為例[D].銀川:寧夏大學,2015(03):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