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二級學院視角看資助育人工作

      2019-09-10 22:13:26李健孫文婷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38期
      關鍵詞:工作體系資助育人

      李健 孫文婷

      摘 ?要:全面推進資助育人工作是新時代的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高校二級學院是資助工作的具體落實單位,應該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構建起發(fā)展型資助體系,建立育人的長效機制和評價體系,逐步形成資助工作“解困—育人—成才—回饋”良性循環(huán)。

      關鍵詞:資助育人;工作體系;學院視角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資助政策經歷了人民助學金和人民獎學金并行期(改革開放-1995年),獎學金和助學貸款并行時期(1986-1993年),大致確定獎、貸、助、補、減時期(1924-2006年)到各種助困措施并行的資助機制時期(2007-現今)四個階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資助育人,著力培養(yǎng)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由此可見,高校資助工作在育人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當下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受助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感恩意識薄弱

      現在正處于脫貧攻堅期,國家、學校、社會對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不斷加大,獎學金數量、金額不斷增加,無償經濟資助表現出來的邊際效用遞減,即經濟資助效能的邊際效用遞減,受助心理刺激邊際效用遞減部分學生感恩意識薄弱,具體表現為:1.功利化,追求個人利益。受助學生互相攀比獲助金額,忽視每一個資助項目的由來和情懷;評定過程中只注重本人利益,對他人漠不關心甚至充滿敵意;集體意識薄弱,不參加班級活動、公益活動,只參與對評獎有利的活動;缺乏感恩意識,覺得所有受助都是理所當然,是個人應得的。2.好逸惡勞,有“等、靠、要”心理。高校基本都設立勤工助學崗位,但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受助學生仍然沒有參與到勤工助學崗位中來,只是等著得院校資助。

      (二)資助工作反饋機制尚未建立,未能形成資助育人合力

      多數高校“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循環(huán)機制尚未建立,每年獎助學金發(fā)放成功即意味著本輪資助工作結束,資助金額是否用到改善學生學業(yè)上,學生本人在受助期間是否得到提升,資助的“育人”功能是否得到有效發(fā)揮等問題沒有合理的評估反饋機制?,F行體系資助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資助中心開展,家長、學校各職能部門、教育基金會等各部門參與度不夠,未形成育人合力。

      二、多措并舉,優(yōu)化院級資助工作體系

      (一)加強隊伍建設,保障政策落實

      完善學院的資助工作體系,健全資助工作制度。資助是一個系統(tǒng)而細致的工程,需要從頂層規(guī)劃好全年的工作計劃、重點、方向,保證資助各項活動穩(wěn)推進,可以建立學院領導小組,學院資助學生助管隊伍、各年級資助干部隊伍的三級工作體系。學院領導小組定期開展工作會議,討論學習國家、學校資助政策,指導學院資助工作方向;每學期開展對資助助管、年級資助負責人專題培訓,切實落實學校資助政策,形成一只業(yè)務精的學生資助干部隊伍;結合具體的相關通知,組織年級資助隊伍嚴格按照政策開展工作。革新工作理念,做好資助工作頂層設計,實現精準資助,從政策設計、認定入庫、日常觀測、二次認定等多維度設計工作流程,實現資助工作精細化管理。

      (二)拓寬宣傳渠道,加強政策宣傳

      學院建立貧困學生家校聯系機制,定期聯系貧困學生家長,了解家庭經濟情況,講解國家、學校資助政策,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寄送期末成績總結,深入討論學生教育;建立定時找學生談話制度,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切實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細致解答政策相關疑惑,努力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意識;積極開展貧困學生家庭走訪活動,實地了解學生家庭現狀,開展深入交流溝通,實現家校聯動育人。

      (三)抓細公益活動,培育公益團隊

      注重獎學金的育人功能發(fā)揮,深入推進公益服務活動,培育特色公益活動團隊,發(fā)揮品牌宣傳效應??梢砸劳懈鳘勚鷮W金項目、將獲獎同學組織在一起,實行“項目化”管理,培育一些小而精的公益團隊,精細化開展公益活動,逐漸形成品牌活動影響力,發(fā)揮輻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感恩情懷,帶動更多同學積極奉獻,發(fā)揮育人功效。

      (四)健全反饋機制,強化過程管理

      對家庭貧困學生建立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利用大數據分析,將不同困難程度的同學分類進行培養(yǎng)方案定制,考慮不同層次同學們的不同問題。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層次從低到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當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才會產生高層次需求。不同家庭程度的學生在不同時期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可以針對不同學生在經濟幫扶、能力提升、長期發(fā)展等方面,結合生涯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多層次的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

      建立在庫生動態(tài)信息庫,實施更新學生信息,將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期間的品行、成績、獎懲、思想情況涵蓋在內,從而評價學院資助工作“育人”功能的發(fā)揮效果,及時調整資助政策和培養(yǎng)方案。

      (五)強化感恩教育,抓實校友聯絡

      抓好育人契機,加強人文關懷。充分利用重要時間節(jié)點及熱點事件的契機開展育人工作。做好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慰問工作,一對一走訪家庭困難學生,為他們帶去節(jié)日祝福和院校關懷;利用獎學金發(fā)放契機,與獲獎獲助學生挨個談心交心,講解每一個獎學金背后的故事和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利用社會熱點事件,積極開展及時有效的討論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利用入學季、畢業(yè)季開展教育,培養(yǎng)學生母校情懷和感恩意識。通過開學季主題教育、畢業(yè)季系列活動等加強學生的母校情懷。建立校友溝通平臺,通過QQ群、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聯絡校友,加強各地校友會建設,及時推送學校發(fā)展最新情況,加強校友聯系紐帶,積極爭取校友資源建設學院資助事業(yè),逐漸形成受助者反哺學院資助的良性循環(huán)。

      結束語:

      高校資助工作需要從物質性資助到發(fā)展型資助轉變,需要學校、社會、家長等一同形成育人合力,堅持全程育人理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逐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胡二坤,改革開放四十年大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演變與發(fā)展[J].當代教育學,2018(11):55-59

      [2]王欣欣,資助育人的現實困境與路徑優(yōu)化[J].商洛學院學報,2019(5):74-75

      [3]吳麗仙.建立精準學生資助工作機制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4):15-19

      猜你喜歡
      工作體系資助育人
      高校二級團組織服務型工作體系的建設
      未來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3:36:18
      大學生資助育人效果評估指標研究
      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研究
      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育人探析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28:23
      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03:53
      應急預案工作體系的相關研究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5:33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3:49
      讓陽光點亮你的生命
      考試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9:26:10
      提供鏈條式服務構建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體系
      高教探索(2016年4期)2016-05-11 02:45:27
      EPC總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項目管理問題分析
      大邑县| 延川县| 河源市| 包头市| 安吉县| 会同县| 定安县| 建始县| 皋兰县| 阿瓦提县| 疏勒县| 无极县| 上饶市| 文昌市| 綦江县| 兰州市| 布拖县| 正安县| 延安市| 彭州市| 凤庆县| 府谷县| 外汇| 阿合奇县| 大新县| 肇东市| 怀远县| 汉中市| 青岛市| 吴桥县| 元朗区| 多伦县| 凤冈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上栗县| 福海县| 瑞昌市| 江孜县| 齐河县| 桦川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