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自秀
【摘要】目的? 探討四肢骨折患者術后行綜合護理干預對疼痛的影響。方法? 以6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術后1小時、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疼痛評分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等。結果? 兩組術后1小時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術后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四肢骨折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其疼痛情況,減輕其痛苦,對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其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四肢骨折;護理干預;疼痛
術后疼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四肢骨折手術具有較大的創(chuàng)傷性,術后疼痛較為嚴重,疼痛的刺激可促使機體釋放大量內源性物質,增加心肌耗氧量,致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對術后康復造成影響。研究表明[1],術后疼痛與患者心理狀態(tài)等存在密切關系。醫(yī)學不斷進步,人們健康理念的轉變,術后疼痛護理也是護理的重點之一。鑒于此,筆者將綜合護理應用其中,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1.3±3.1)歲,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13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0.2±3.2)歲,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14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分析,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guī)護理?? 包括給予環(huán)境護理,保持其干凈整潔,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給予藥物指導,將患肢抬高,促進血液循環(huán)等護理措施。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后疼痛屬于一種正?,F象,可隨傷口愈合、功能鍛煉等逐漸消失,但嚴重疼痛可對康復造成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準確評估,觀察其面色、肌肉緊張度、疼痛特點等,對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者給予適量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②認知干預:麻醉過后患者會有劇烈的疼痛感受,容易增加其負面情緒,影響術后恢復。因此護理人員在術后主動與患者溝通,詳細向患者講解疼痛產生的原因、手術效果、疼痛可能持續(xù)的時間,良好心情有助于緩解疼痛,讓患者意識到術后疼痛是一種正常現象,可隨傷口的愈合逐漸消失,讓患者對疼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減輕其負面情緒。③體位護理:舒適的體位有助于緩解疼痛,術后護理人員指導并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并用軟枕將患肢抬高,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腫脹及疼痛。④疼痛干預: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愛好,如看電視、看小說、聽故事、聽音樂等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或指導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及身心的方式,將注意力轉移到呼吸、放松肌肉上面,忘記疼痛的存在[2]。⑤功能鍛煉:早期功能鍛煉能使患者盡快康復,護理人員應告知其早期鍛煉的重要性,并指導其進行適當鍛煉,從而減少腫脹、疼痛,促進恢復。
1.4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量表對患者術后1小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疼痛情況進行評分,0~10分,評分越高其疼痛越嚴重[3]。采用自制量表對其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層面。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評分比較,詳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詳見表2。
3結論
術后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是指機體自身對疾病和手術造成的組織損傷的一種修復過程,是人體防御反應的信號,屬于正常反應[4]。術后疼痛常伴有不良的情緒,具有較強的個人主觀性,若其疼痛得不到及時的改善,則會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影響,延緩患者的康復進程。故改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以6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發(fā)現,兩組術后1小時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術后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錢立蓮[5]等學者以112例四肢骨折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本次研究與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況,減輕患者痛苦,促進其康復。這是由于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重視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護理方式,它以患者為中心,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它使疼痛護理更有計劃性,目的性、有效性。通過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可正確了解其疼痛等級,并給予針對性護理治療措施;通過對其進行認知干預,可讓患者了解疼痛發(fā)生的原因等,讓患者正確了解疼痛,掌握緩解疼痛的辦法,積極主動參與疼痛的管理,促使其心態(tài)平和, 順利渡過圍術期。
綜上所述,對四肢骨折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其疼痛情況,減輕其痛苦,對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其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高磊.護理干預在四肢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24-25.
[2]張建容.心理護理干預對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14(4):83-85.
[3]梁思斯.系統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術后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12(11):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