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琴
[摘 要:要真正指導學生寫出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需要學生不斷地努力,也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需要摒棄傳統(tǒng)講評式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引領(lǐng)學生觀察生活和結(jié)合閱讀與寫作等途徑,積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實現(xiàn)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
一、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對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也給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小學生由于其年齡限制,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尚不健全,因此,較難熟練掌握寫作技巧。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大部分教師急于求成,心態(tài)過于功利,作文教學流于形式,不僅僵化了學生的思維,導致作文模板化,千篇一律,缺乏創(chuàng)新,同時還容易扼殺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使得小學作文教學工作更加難以開展。同時,隨著網(wǎng)絡(luò)和各種參考資料的流行,學生容易因此養(yǎng)成惰性,依賴作文模板進行模仿,甚至養(yǎng)成抄襲的壞毛病。
二、豐富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較弱而形象思維較強,容易理解直觀呈現(xiàn)的事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寫作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教學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舒緩的音樂和逼真的畫面,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感官,讓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教學氛圍中思維活躍。例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景狀物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景物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有直觀的視覺沖擊與感受,這樣學生在寫景狀物的時候,可以通過認真地觀察,準確地把握景物的特點,以及自己在欣賞景物時的心理感受,從而使學生的景物描寫更為傳神。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法多為講評式,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只能被動地理解教師所講內(nèi)容,限制了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寫作,拓寬學生寫作的途徑。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安排合適的教學游戲活動,如成語接龍、傳話游戲、猜謎語和講故事等,并在游戲活動結(jié)束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游戲活動中的所見、所思和所想寫一篇作文,這樣學生作文中的情感體驗才最為真實。又如語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將每天生活和學習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然后在課堂開始前以5分鐘左右的時間挑選學生上臺朗讀自己的作文,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也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
三、從命題或是半命題作文到自主選題與說、讀、寫結(jié)合
小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的時期,想象力也很豐富,太多的限制只會束縛了他們的思想,讓他們不能進行很好的想象,不能表達出他們真實想的東西。小學生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扶老奶奶過馬路問題就是因為教師出的題目缺乏新意產(chǎn)生的。小學作文中的一些作文題目已經(jīng)寫了幾十年,如《最xx的一天》《最xx的人》《記一件小事》等等。這些作文在網(wǎng)絡(luò)上等有很多的模板,學生很容易就找到范文,也就不再動腦自己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選擇新穎的作文題材,鼓勵學生多多觀察,多多想象,盡量避免出現(xiàn)命題作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權(quán),去選擇和創(chuàng)造自己喜歡的作文題目。
小學生說出來的話往往充滿了童真童趣,充滿了自己的真實情感,往往能打動人,但是寫出來的作文卻都是干癟癟的,毫無感情可言。那是因為在學生的心中,說話和寫作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作文是把說的話經(jīng)過組織,用書面文字表達出來。小學生作文中往往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進行表達,而說話時卻能很好地表述,教師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把平時自己講的事情,講的人用文字寫出來,這將會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同時,有了作文題目,教師也可以先鼓勵學生多說,用自己的話先將要寫的作文說出來。小學生作文中還會出現(xiàn)語言缺乏的問題,這是因為小學生沒有很多的語言積累造成的,因此讀也成為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關(guān)鍵之處。學生可以從讀語文課本中積累語言,也可以增加課外閱讀,從閱讀中積累,教師在作文教學之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拈喿x,積極的閱讀。
四、從坐在教室寫作文到走出去
小學生作文缺乏生活性往往是由于缺乏觀察造成的?,F(xiàn)在學生作文課的一大問題就是教師給了題目之后,不論是記敘一件事,還是描寫一種動物、一個畫面,學生自己坐在教室里邊寫,既不能實實在在地看到要描寫的動物,也不能看看要寫的畫面。雖然有時候教師也會說提倡學生多多進行想象,但是想象也是要在有實物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當然也不是對全部的作文內(nèi)容都進行觀察,教師要有選擇性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進行觀察,比如可以從顏色、氣味等方面去觀察植物,可以從形狀、動作、聲音等方面觀察動物,可以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觀察建筑物,可以從顏色、變化等方面觀察天氣。在觀察的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說出來,進而寫出來。除了從這些角度觀察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用自己獨特的角度去欣賞,用不同的語句進行描述。教師在引導的同時,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他們寫出的作文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新風格,各自都源于生活但卻高于生活。除了引導學生觀察之外,教師還要強調(diào)讓學生加入自己的思維活動,這就要求學生不只是在上作文課時進行觀察,還要隨時隨地進行觀察,并且不只是觀,還要察。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訓練,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寫作時也不會沒有任何的生活實際。
總之,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進行小學生作文教學,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引導學生自己選擇寫作題目,說、讀、寫相結(jié)合,走出教室多多進行觀察,這些都是提高作文寫作水平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在修改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