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彥萍
(青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青島 266000)
卵巢巧克力囊腫又稱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屬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病變,隨著時間的增加,囊腫會逐漸增大,有時會在經期或者經后發(fā)生破裂,在25歲~45歲生育年齡婦女中非常常見[1]。嚴重降低了廣大婦女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作者為探討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以下分析。
選擇60例我院于2017年~2018年間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為常規(guī)組和護理組,各30例,常規(guī)組患者年齡為25歲~44歲,平均為(34.50 2.12)歲,病程為1年~3年,平均為(2.00 0.12)年;常規(guī)組患者年齡為25歲~45歲,平均為(35.00 2.03)歲,病程為1年~2.5年,平均為(1.05 0.11)年;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工作。護理組給予針對性護理:(1)術前護理:術前向患者講述疾病治療成功案例,使其樹立信心,做好準備工作。于術前3天指導患者食用半流質食物,術前一天給予患者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做好相關生命體征檢測工作。將手術治療方法、治療目的、治療過程等向患者簡單講述,使其對手術有一定了解,身心得到放松[2]。(2)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密切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值,觀察患者二氧化碳氣腹壓力,若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應立即向主治醫(yī)師報告進行及時解決。并于手術中做好患者保暖工作,減少身體暴露,控制手術室內溫度與濕度,使其感受到舒適感。(3)術后護理:術后嚴格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為預防患者發(fā)生吸入性窒息,應給予無創(chuàng)面罩進行吸氧干預,使患者保持呼吸通暢。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工作,查看患者傷口是否出現(xiàn)滲血;為預防高碳酸血癥,術后應對患者進行吸氧、動脈血氣分析、檢測電解質紊亂等。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焦慮(SAS)、抑郁(SDS)評分
焦慮、抑郁評分判斷標準:分別采用焦慮(SAS)、抑郁(SDS)自評量表對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分。SAS共20個項目,四級評分標準,簡單相加得出粗分,乘以1.25取整數部分得到標準分,分界值為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標準分分界值為53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數據采用軟件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組SAS、SDS評分差異顯著,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
卵巢巧克力囊腫在臨床上非常常見,患者臨終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性交痛等,嚴重者會導致不孕,對其生命及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臨床多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但病情及治療費用極易導致患者產生不良心理情緒,僅給予手術治療并不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質量,提高治療效果[3]。本文作者對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針對性護理工作分別于術前、術中、術后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可有效做好預防、善后工作,使患者異常情緒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