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9日,第10屆環(huán)太平洋先進材料與工藝國際會議(PRICM10)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PRICM10由中國金屬學會(CSM)、日本金屬和材料學會(JIM)、韓國金屬和材料學會(KIM)、澳大利亞材料學會(MA)、美國礦物、金屬及材料學會(TMS)主辦,中國金屬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粉末冶金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西北工業(yè)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承辦。20世紀90年代初,5家學會以CSM-KIM-MA-TMS-JIM的順序輪流承辦,第一屆會議由CSM承辦并于1992年在杭州召開,此后每3年召開一次。此次會議是第三次在我國舉辦,共有來自世界41個國家及地區(qū)的1500余位代表參加,是歷屆大會人數(shù)之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徐惠彬院士致開幕詞。他對來自世界各國先進材料界的同行齊聚古都西安參加PRICM10表示了熱烈歡迎,并對會議組織者、報告人、參會者以及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徐院士介紹道,PRICM10共設置先進鋼鐵材料及工藝、高溫結構材料、輕金屬及合金等19個分會場,交流論文1213篇,包括5個大會報告、116個keynote報告、268個邀請報告、542個分會報告以及282個海報,包含了先進材料與工藝的各個領域。
PRICM10大會報告由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lián)合會主席韓雅芳教授、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田志凌教授主持。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魏炳波,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教授、韓國學術院及工程院院士Hyoung Seop Kim,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Kevin Hemker,日本東北大學教授Mitsuo Niinomi,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教授Joanne Etheridge作大會邀請報告。
魏炳波院士做了題為“Recent Progress in Space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出,跨學科科學技術已被應用于特殊材料的研發(fā)與制備,如鋁制材料、高溫合金材料、半導體材料及人工骨材料等,且?guī)缀跛蓄悇e特殊材料都被應用到太空實驗中。利用太空特殊的空間資源,可生產(chǎn)在地面上難以生產(chǎn)或生產(chǎn)效率很低的材料。近些年來,眾多地面模擬研究及空間實驗設計被廣泛進行,大量新材料及創(chuàng)新技術被研發(fā)出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Hyoung Seop Kim教授的報告題目為“High Entropy Alloy and Microstructure Desig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他提出,由于高熵合金在合金設計方面存在巨大潛力,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高熵合金的工業(yè)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工業(yè)產(chǎn)品加工成形的能力。通過順序選擇法和計算機模擬法(如分子動力學、有限元方法)進行新型高熵合金設計和微觀結構優(yōu)化,可以獲得拉伸強度和延展性優(yōu)異的高熵合金材料。該研究為低溫應用高熵合金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Kevin Hemker教授在題為“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with Requisite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的報告中,介紹了納米結構金屬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及前景。納米孿晶材料具有較高的尺寸精度、微機械加工能力以及穩(wěn)定性,為在微機電技術應用中取代硅提供了可能,同時為廣泛的數(shù)字監(jiān)控和控制提供了材料支持。如分別通過濺射沉積和固溶化處理得到的NiMoW薄膜,其中的納米孿晶顯示出超高力學強度、極端各向異性塑性、低電阻率、低熱膨脹以及優(yōu)異的熱和力學微觀結構穩(wěn)定性,進一步表明納米結構金屬材料在裝備制造及學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Mitsuo Niinomi教授作了題為“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etallic Biomaterials for Inhibiting Stress-Shielding Between Implant and Bone”的報告,介紹了生物醫(yī)用鈦及鈦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討論了無毒、不致敏且具有低楊氏模量的元素的選擇和低楊氏模量β-Ti合金的特殊變形行為。針對鈦合金材料在外科手術中手術操作時需要高楊氏模量而在病人體內則需要低楊氏模量這一矛盾,提出一方面可以通過室溫變形引入具有高楊氏模量的形變誘導第二相來調控;另一方面可以添加O元素來調節(jié)生物力學性能。因此,無毒且不致敏的β-Ti合金的研究將為解決金屬種植體與人體骨之間的應力屏蔽做出巨大貢獻。
Joanne Etheridge教授的報告主題為“Finding the Atoms that Matter in Functional Materials”,主要從調控TEM發(fā)現(xiàn)“至關重要的原子”和其在功能材料的應用兩方面進行介紹。調控TEM主要是通過調整入射初始狀態(tài)、散射動力學以及最終狀態(tài)檢測來獲得目標物質的信息;介紹了TEM在納米晶體生長、等離子體Al反粒子、Li離子導體、MoO2電池陽極等方面的應用實例。Etheridge教授表示,現(xiàn)代TEM的電子波譜可以聚焦到直徑為1 ?的原子尺度,這為探測小體積物質提供了有利手段。
本屆PRICM10的圓滿召開加強了世界各國材料工藝與技術的交流,展現(xiàn)了世界先進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為國內外同行提供了高水準的技術交流平臺,促進了國際先進材料領域的不斷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