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郭珊珊?李雪
商務英語口語是商務人員從事外貿活動溝通的第一要素,也是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的教學設計把抽象的語言知識變成可以用來完成的具體任務, 從而提高商務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實踐能力,更好的使學生適應工作需求從而成功就業(yè)。
一、引言
近年來,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指導下,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強化了實踐課程與教學體系建設,但商務英語口語作為一門以口語表達為主的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由于其所屬學科性質,教學方式仍然受傳統(tǒng)英語學科知識體系的束縛與禁錮,存在著諸多問題,以崗位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工作過程化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體系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本文旨在通過項目化教學方法更好地提高學生在從事對外商務活動時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出此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方案,并給出項目化教學實例。
二、 我國目前《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往商務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中,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相對薄弱,學生們往往在習商務英語口語課之前系統(tǒng)學習過有關商務知識,如公關、商貿業(yè)務、促銷、代理、保險索賠等,但由于他們缺少體驗真實的商貿業(yè)務操作過程,所以很難全面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掌握商務情境下處理一些事務的技巧和方法,造成不少學生不能很好的從事真實的商務活動,不能有效的將語言點結合商務知識通過口語的方式靈活的表達出來。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商務英語口語》的課堂教學組織與安排通常是:課程引入→語言點的傳授→商務知識補充→語言點+商務知識基礎上的情景演練。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即使給學生們設定情景, 分配角色, 讓學生把所學內容通過角色模仿表現(xiàn)出來,但由于學生是被動學習,再加之在口語表達上有心理障礙, 怕出錯,因而出現(xiàn)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本應主動的氣氛變得很被動。不能有效的調動起所有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而這正是學口語的大忌。
這種狀況使高職學生的口語能力與高職教育具體專業(yè)面向的工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項目、任務缺乏有機緊密的聯(lián)系,直到工作之時,不少學生對崗位所需要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尚不清楚,更不會應用。這不僅給高職學生畢業(yè)頂崗實習帶來了很大困難,甚至影響了學生就業(yè)競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變革傳統(tǒng)的英語課程與教學的學科體系,重構英語課程與教學的工作過程體系,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就非常必要了(陳希球、魏紹峰, 2006)。
三、 商務英語口語課程項目化教學方案設計
商務英語口語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基本思路以完整的商務活動流程主線展開,主要內容來自于真實的工作情景中的工作任務,傳統(tǒng)的商務英語口語課程內容一般是按照學生學習語言和商務知識和技能的不同階段由淺入深進行編排的,學生基本上是基于知識層面的學習掌握為主線,但由于商務語言和技能是滲透在整個商務過程的方方面面的,所以這種編排的缺點在于,學生缺乏有效的商務實踐行為的細節(jié)整合以及真實面臨工作任務的行動探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先把課程各個不同工作環(huán)境下的項目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然后根據(jù)實際的對外商務活動流程,分步驟分模塊的進行項目講解、操練,使學生在仿真的學習環(huán)境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將所學運用到商務活動中來,勝任用英語從事商務活動與貿易的工作等。
四、商務英語口語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具體應用
筆者以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的《商務英語口語》第二單元商貿業(yè)務中的第七章Price(價格)為例,根據(jù)工作過程的三個階段,即項目的準備、實施與評價(王民權、梅曉妍, 2007)來闡述商務英語口語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際應用。
(一)項目的準備
在開展價格談判這一項目教學時,筆者把準備階段分為決策和計劃兩個步驟。
1.決策
決策是關于教學活動方向、目標的選擇,教師的決策在整個教學項目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首先教師要明確本個項目的目的,即能夠流利的用英語談論商品的價格(包括讓對方接受價格、討價還價以及達成價格一致),并向學生說明此目的。學習的重點是有關價格談判的英語詞匯及價格談判的英語會話。關于難點,以BBC的Starting Business English中的Negotiating prices為真實案例重現(xiàn)一個真實的商務價格談判環(huán)境,介紹價格談判的因素及價格談判的技巧。用英語就玩具產(chǎn)品進行價格磋商演練并有所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做到態(tài)度不卑不亢,語言流利、準確,運用自如,留有余地。
2.計劃
計劃是教師對項目成員在一定時期內行動任務的具體安排,就價格談判這一項目,首先學生以項目小組的形式接受此任務,學習、搜集、整理英語價格談判知識和相關信息,討論并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提供與價格談判相關的有益輸入,筆者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經(jīng)營不同玩具產(chǎn)品的6家貿易公司,它們分別是:
a.美國貿易公司--經(jīng)營RUSS品牌泰迪熊,
b.德國Altenkunstadt公司--經(jīng)營NICI品牌的甜心熊
c.美泰玩具公司(Mattel)—經(jīng)營Barbie Doll芭比娃娃
d.英國貿易公司--經(jīng)營Rocking Horse毛絨木馬
e.丹麥LEGO公司—經(jīng)營LEGO積木
f.日本TAKARA TOMY公司—經(jīng)營TOMY原裝機器人
在此階段,教師主要介紹這六家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相應玩具銷售信息,以此來激活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并幫助他們熟悉話題,識別一些基本的價格談判的詞匯,如產(chǎn)品數(shù)量(quantity)、產(chǎn)品質量(quality)、樣品(sample)、規(guī)格(specification)、標準單價(standard unit price)、優(yōu)惠(discount)、讓步(concession)等等,具體來說,計劃可以分為:
⑴進行小組競賽法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⑵在課余帶學生去觀摩秦皇島的國際貿易公司真實的價格談判,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案例進行學習。
(二)項目的實施
在此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可先將全班學生按每組5人進行分組,即如果是30人的班級就為6組。每組抽簽決定代表經(jīng)營哪個玩具的貿易公司,然后再抽簽決定哪兩組作為價格談判的雙方。每組再5人進行分工:第一人負責搜集與自己公司和目標公司玩具價格談判有關的英語詞匯及短語;第二人負責本公司及目標公司玩具產(chǎn)品的市場調查信息資料,包括玩具的質量、數(shù)量、樣式、市場供需情況并總結成書面文字;第三人負責調查了解談判對手的情況,在談判前必須弄清對方的實力、意圖、積極性、對方對談判的態(tài)度等等問題并總結成書面文字;第四人結合第一人所搜集的英語詞匯及短語把第二、三人的總結翻譯成英語并整理成書面文字;第五人對價格談判過程進行模擬分析,特別是對雙方玩具的質量、市場供需等要害問題,作好充分的評估,并制訂切實可行策略,總結成書面文字,教師根據(jù)價格談判前各小組呈交上來的時間、總結材料以及團隊合作等分小項進行評分,并將教室做為價格談判的工作室。
具體價格談判時,可以用小組競賽法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首先,這六組中每一組中的每一個成員要就自己所做的階段性工作做一個英文展示,時間為一分鐘。其他五組根據(jù)這組成員的表現(xiàn)分別打分,打五個分數(shù)取平均值。然后,每組抽簽決定價格談判的次序,根據(jù)表現(xiàn)記分,在此階段中,學生要將自己前期設計方案加以執(zhí)行,例如某一組是代表美國經(jīng)營RUSS品牌泰迪熊的公司,另一組是代表德國經(jīng)營NICI品牌的甜心熊的公司,那么雙方在進行價格磋商時,教師就應該觀察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是否很好的把設計方案運用在實際當中,如是否能用英語流利的描述泰迪熊和甜心熊的外觀、數(shù)量、質量、性能、售后、市場供求;是否能夠用英語對兩種玩具進行對比,闡釋其優(yōu)缺點,在價格上有什么優(yōu)勢,會給目標市場帶來什么樣的經(jīng)濟效益;能否揣測談判對方的心理并做出相應的反應,隨機應變;是否能最大程度的運用所找到的專業(yè)詞匯在交流中融會貫通;是否表現(xiàn)出了五人的團隊合作能力、協(xié)調能力、臨場發(fā)揮能力。
在這一階段,如果學生犯了諸如用詞不當、發(fā)音錯誤、語言不合時宜的非原則性語言錯誤,教師可以暫時不管,要給他們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時間。如果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且影響正常項目的進行時,教師可給與幫助,但絕對不是越俎代庖。這時,教師的主要角色應該是一個細心的項目觀察員和協(xié)助員。另外,教師還要控制話題使其緊緊圍繞項目內容,控制學生談判的時間和節(jié)奏,調節(jié)會場的氣氛,協(xié)調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還可以鼓勵學生用多媒體、圖片、實物、肢體語言等來講解他們的項目,這樣可以使交流更加生動,有說服力。
(三)項目的評價
任務完成后,項目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在貫徹實施了項目方案后,對方案進行的檢查和評價,相互交流心得。
評價可分為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同學互評。教師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和學生進行表揚,指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在此項目中,有些共同存在的問題,如在討論價錢問題上可以基于產(chǎn)品feature ,quality, quantity, order, market等幾個方面入手,那么就可利用其中一點找到談判價格的切入點;再如,當談判進入中期后,談判不能出現(xiàn)對抗性情緒,以爭取雙贏方案(win-win situation),而此表達方式一般為:To pull this transaction through, suppose we meet halfway? 或者是You see, mutual efforts would carry us a step forward. (趙穎, 2007),然后是小組相互評價,客觀指出對方的優(yōu)缺點,最后是同學之間相互評價。
五、結語
總之,在高職高專教育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擺在教學的第一位,基于工作過程的商務英語口語課的項目化的教學設計正是適應了工作崗位以及相應崗位所要求的職業(yè)能力要求而設計的,這種方法把抽象空泛的語言知識變成可以用來完成某項具體任務的工具,既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實踐能力,更好的使學生適應工作從而需求成功就業(yè)。(作者單位:1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2廣東技術師范大學;3秦皇島崇德實驗學校)
本論文為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應用型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視角成果。(課題編號:粵教高函〔2018〕1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