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金
(中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西門大道工程西起中山大道,東至新華路,道路全長約4 626 m,共涉及圓管涵8處,交角分別為0°、10°、15°、25°、30°、35°??偤L717.5 m,進出口形式為錐坡式,管基采用C20混凝土合計3 269.4 m3,端墻身和端墻基采用C30混凝土88.2 m3,錐坡護坡、洞口鋪砌、隔水墻、錐坡基礎等采用M7.5漿砌片石,C20混凝土基礎下設沙礫墊層。涵洞地基允許承載力不得小于120 kPa,涵洞內水流方向除K6+715處為由南往北,其余均為由北向南。
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工程沿線河道、水塘、農田、低洼地。
地下水對本路段路基的影響較小,場地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土層中的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兩者水量均較小,但應完善地表排水系統(tǒng),保證雨季地表(降雨)的暢通,避免地表水積水影響道路正常使用。
資源配置情況見表1。
表1 機械配置表
具體工序為基礎開挖→地基承載力檢測→基礎混凝土施工→管節(jié)安裝(接縫處理)→管背回填施工[1]。每完成一道工序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1)開挖管涵基礎之前,認真復核施工設計圖紙,采用全站儀或者GPS-RTK放樣模式,定出管涵中軸線,并測設出基礎的開挖邊線。為方便基礎施工,基坑四周邊線各加寬0.5 m作為富裕寬度。當地下水水位高度高于基坑底高程時,在基坑內底部開挖環(huán)向臨時排水溝,四角設集水井,開挖幾何尺寸按圖1施工。為防止積水軟化地基,集水井內采用大功率抽水泵,24小時不間斷抽水。
圖1 排水溝、集水井示意圖
(2)基坑采用反鏟挖掘機自上而下連續(xù)開挖作業(yè),挖至接近設計基底標高時,留0.2 m暫不開挖,由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防止機械超挖,擾動基底土穩(wěn)定。
基礎和臺身沿涵長方向,每5~6米設一道沉降縫,沉降縫貫通整個基礎和墻身。
(1)模板宜采用定型鋼模板,使用前利用砂輪鋸等打磨機具將模板表面打磨平整、干凈,均勻涂刷環(huán)保型脫模劑,避免涂刷廢柴油。
(2)模板采用高強度螺栓+斜鋼筋支架對拉進行連接,在沉降縫的位置,安裝幾何尺寸滿足要求的沉降縫隔離板,厚度1 cm為宜,管座沉降縫應與管節(jié)接縫上下貫通。
(3)混凝土施工前對模板的幾何尺寸及平面位置中心線、高程、密封情況、連接狀況、雜物是否清理干凈進行檢查,確認在滿足規(guī)范要求和設計圖紙規(guī)定后方可澆注混凝土。
管節(jié)安裝時應從上游開始,每節(jié)涵管緊貼于管座上[2],所有管節(jié)應按軸線和設計圖所示坡度敷設。
(1)重點檢查基礎的混凝土強度、中線偏位及設計高程,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檢,滿足設計施工要求后開始安裝管節(jié)。
(2)安裝管節(jié)時,由人工配合吊車進行安裝。
(3)管節(jié)接頭應采取沉降縫,縫寬為1~1.5 cm,采用1:3水泥砂漿抹帶,確保接頭位置吻合,并將內壁表面抹平。
回填在管節(jié)安裝完成,沉降縫、防水層處理完時方可進行施工。管背回填采用小型振動夯壓機械施工,對稱分層填筑,每側填土不小于兩倍孔徑范圍[3],壓實度不低于96%。在施工過程中,當涵頂覆土厚度小于0.5 m時,禁止施工機械車輛通過。管背回填過程中,用標尺測量出每層的填筑厚度,對現場填筑過程進行實時控制。
(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技術系統(tǒng)質量保證體系,嚴格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所有參建技術作業(y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增強質量意識,保證施工工藝、技術措施達到質量標準。
(2)開展質量QC小組活動,強化全員質量意識,使分項工程質量100%合格。
(3)加強現場管理,對新進場的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4)雨季施工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成立防洪防汛指揮部,及時收集汛期信息,發(fā)布防汛命令。合理布置施工場地,提前做好防洪設計,防患于未然。
通過對參建工程圓管涵施工中的基礎開挖、混凝土澆筑、管節(jié)敷設、回填施工等重點工序進行技術總結,可以得出,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把重點、關鍵工序做細做實,嚴格按照工程施工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同時采取科學的質量、安全保證措施,從而全面保證圓管涵施工的質量,建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排水構筑物,更好地為公路工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