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不斷發(fā)展的培智教育體系,意味著要對特殊學生的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革,這就需要在教學模式上有所變化,例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教學課堂生活化等等。在面對特殊學生時,如何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足夠的樂趣和自信,是眾多培智教師都在探討的重要問題。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的生活化,一方面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得到足夠的鼓勵和輔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1.生活化的語文教學
針對“語文生活化”的理念,培智語文教學應在現(xiàn)實生活背景當中展開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得到滿足,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以下是語文教學生活化的主要體現(xiàn):
(1)生活化的教材內(nèi)容
不斷發(fā)展的特殊教育使得培智學校的教育對象也有了改變,這加大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F(xiàn)代教育倡導多元化的教材,因此,各學校也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結合自身的特點對校本教材進行開發(fā)。通過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對教材進行編寫的過程中,大多教師都會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來選擇內(nèi)容,例如:某培智學校的識字教學編寫了交通工具、我的生活等不同單元。以這種方法進行選材,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社會立足的能力。
(2)生活化的教學過程
如今,創(chuàng)設情境已成為培智學校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體驗生活場景能夠使學生進入一定的情景當中。除此之外,展示實物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教師通常需要對相關的實物進行展示,讓學生在觀察中更深入地認識物體的形狀、質地以及顏色等。
2.語文化的語文教學
“語文化的語文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考慮學生的特殊性。如果采用普通小學的教學方法展開培智語文的教學活動,雖然更加重視了字、詞、句的理解以及把握,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這樣的教學會存在很多弊端,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普通小學語文教材適合正常兒童的發(fā)展,但特殊群體的學生則對其難以接受。如果學生難于理解教材的內(nèi)容,那么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很多困難。如此,教師就難以達到教學效果,也會使學生有挫敗感。
(2)難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普通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而培智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則是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公民素質。普通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不同于培智語文教學,因此普通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方法都難以提高特殊群體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培智學校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1.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
在以往的教學中,培智學校過于注重傳授知識,而難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因此,教師應將語文教學回歸到生活當中,而生活化的課程能夠使教學目標得到實現(xiàn)。
(1)教學內(nèi)容的生活化
培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社會上獨立生存,這要求學生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以及常識,能夠自我照顧以及管理。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需求選擇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對低年級學生選用自我照顧的教材,對中年級學生采用安全健康的教材,對高年級學生則可以加強常識、社交技能等的培養(yǎng)和教育,使學生能夠在生活環(huán)境中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能夠聽懂日常用語,進行簡單的對話,對自己的需求進行表達,最終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
(2)在語文課堂中注入生活常識
如今,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斷變化,這使培智學校學生的生活難度不斷提高。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來更新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不斷呈現(xiàn)新的生活信息。
2.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讓學生在生活化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或者引導學生在真實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能夠有效提高培智語文教學的效果。
(1)運用生活場景
一些一年級的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進錯廁所的情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廁所的不同標志進行觀察,重點認識“男”“女”二字,并分清不同標志所代表的性別。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即便學生遇到不同的標志,也能夠通過“男”“女”二字避免走錯廁所的情況。
(2)合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教師應對教學素材進行挖掘,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很多高年級的學生都有跟隨家長取錢的經(jīng)歷,但這個過程往往是由家長操作,學生難以親身體驗。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扮演工作人員,讓學生扮演儲戶,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讓學生親自體驗在銀行辦理業(yè)務的過程,這樣的情景貼近生活,學生愿意參與,從而體驗到語文在生活當中的重要意義。
(3)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對《精彩的馬戲》進行教學時,由于學生缺乏足夠的理解能力,因此很難理解課本當中的描述。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熊踩木球、走鋼絲等場面。這些場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
3.在生活中學習和使用語文
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并對學生的智力缺陷進行彌補。教師應將現(xiàn)場教學、課堂教學等進行有機結合,例如,在對《借條》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輪流找體育老師借器材,并與體育教師進行溝通,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格式書寫借條,只有寫清所借物品的數(shù)量、名稱等,體育教師才可以將器材借給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鍛煉學生,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
4.在生活中感受語文
在濃郁的生活氣息當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運用語文知識,提高學生適應生活的能力,從而為學生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建教育情境,將真實生活和語文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三、對培智語文教學的思考
在生活化語文教學當中,應首先分析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細分。其次,應該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對教學方法以及教材內(nèi)容進行選擇。
生活化語文教學對語文以及生活這兩種概念都很強調(diào),也就是說,培智學校生活化語文教學不僅要體現(xiàn)功能性,還應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語文”還是“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從目前來看,如何才能將兩者有機地結合,仍是廣大教師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總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更是對現(xiàn)代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它能夠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有效培養(yǎng),并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