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華
腎病綜合征是指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等腎小球病變?yōu)橹鞯募膊?,具有易復發(fā)、病情發(fā)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點[1]。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水腫、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蛋白尿等,若患者未給予及時、有效治療,極有可能出現(xiàn)嚴重低蛋白血癥或高度水腫情況,進而引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西醫(yī)主要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等方法治療,但存在不良反應多、病情易反復發(fā)作等問題。近年來,中藥在腎病綜合征治療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雷公藤多苷是倍半萜類、二萜類、三萜類等多種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苷,可有效降低腎病患者蛋白尿水平。補腎活血湯具有止痛活血,補益肝腎之功效。本研究就補腎活血湯聯(lián)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療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鞍山市雙山醫(yī)院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 14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齡28~74歲,平均(52.14±11.54)歲,病程2~32個月,平均(17.68±6.24)個月;觀察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齡27~73歲,平均(51.95±11.67)歲,病程 3~33個月,平均(17.84±6.53)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浙江得恩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3020422,規(guī)格10 mg)治療,20 mg/次,3次/d,口服。在此基礎(chǔ)上觀察組加用補腎活血湯,方劑組成:黃芪30 g、牡丹皮15 g、生地黃15 g、山萸肉10 g、山藥10 g、茯苓10 g、澤瀉10 g、白芍10 g、葛根10 g、桂枝10 g、白術(shù)10 g、豬苓10 g、萹蓄10 g、瞿麥10 g、紅花6 g。加1 000 ml水煎煮至250 ml,1劑/d,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6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腎功能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0.4 g,血肌酐(Scr)、各項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各項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50%以上,Scr上升小于基礎(chǔ)值的5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2]。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腎功能指標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Scr;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24 h尿蛋白定量(g)BUN(mmol/L)Scr(μmol/L)對照組 70治療前 6.16±1.10 10.54±3.07 196.54±48.27治療后 3.95±0.97a 5.78±1.42a 131.17±48.07a觀察組 70治療前 6.14±1.18 10.32±3.18 197.05±47.86治療后 3.32±0.85ab 5.02±1.18ab 105.74±46.22ab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xiàn)惡心3例、嘔吐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4%(5/70);對照組患者中出現(xiàn)惡心2例、嘔吐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 5.71%(4/7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35,P>0.05)。
腎病綜合征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患者多為中青年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低蛋白血癥、水腫、高脂血癥和大量蛋白尿[2]。常規(guī)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反復發(fā)作,導致腎功能損傷呈進行性發(fā)展,最終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衰竭,預后效果較差,可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腎病綜合征發(fā)生、發(fā)展與炎癥和免疫因素相關(guān),因此,抗炎和免疫抑制可作為主要治療方法[3]。而采取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停藥后復發(fā)概率較高[1]。同時,長時間、大劑量服藥,相應的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也會隨之增多。
雷公藤具有消腫、消炎、解毒、清熱等作用[4]。雷公藤的有效成分為雷公藤多苷,是雷公藤的提取物,其具有多靶點、多部位的免疫抑制作用,不但能作用于樹突狀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T細胞,也可抑制黏附分子、趨化因子、炎癥介質(zhì)分泌,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哮喘、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中[5]。有研究指出,因雷公藤多苷可對T細胞增殖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同時其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恢復負電荷,進而改善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實現(xiàn)防止腎纖維化、緩解系膜增生、消除水腫、降低蛋白尿目的[6]。
中醫(yī)學認為,腎病綜合征屬于“水腫”范疇,主要病機為脾腎陽虛,腎陰虧虛,濕熱內(nèi)蘊,血瘀內(nèi)阻,需以益氣健脾、補腎活血、利水消腫為主要治療原則。補腎活血湯方劑中,丹皮與紅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桂枝、山藥、白術(shù)、生地黃、茯苓、山萸肉等具有補氣利腎、利尿消腫作用,臨床認為其可提升患者機體免疫力,起到抗凝、抗菌、減少腹腔積液作用。生地黃具有補腎利尿作用,臨床認為其可調(diào)節(jié)免疫能力,降低尿蛋白含量。萹蓄、澤瀉、瞿麥、豬苓、葛根具有利尿、消腫作用,臨床認為其可增加氯化物、尿素、尿量排泄量,抑制腎小管重吸收。諸藥聯(lián)用共奏補腎益氣、活血利水之功效。
補腎活血湯與雷公藤多苷聯(lián)合應用能夠進一步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和腎功能,減輕西藥不良反應,提高臨床效果?,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補腎活血湯具有良好抗菌、抗病毒、活血化瘀等作用,可有效緩解高凝血癥狀,改善腎臟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抑制腎小球硬化及腎纖維化,能促進腎功能改善[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林碧瑩等[8]的報道結(jié)果相似,進一步證實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可提高臨床效果。同時,治療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雷公藤多苷片聯(lián)合補腎活血湯治療腎病綜合征可降低尿蛋白量,有利于保護腎臟功能。此外,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雖然用藥增加,但不良反應并未明顯變化,可見聯(lián)合用藥具有較高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雷公藤多苷片基礎(chǔ)上加用補腎活血湯治療腎病綜合征可有效改善腎功能,效果顯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