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榮
一、學習課文擬題的方法
教材所選的課文,其標題可謂精彩紛呈。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題目既是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又反映了主旨。文章由點背影,引背影,寫背影,憶背影幾個部分組成;“背影”既是對人物形象的素描,也是人物精神的寫照,還是作者情感的觸發(fā)點和凝結(jié)點,以它為題,極為精妙。由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時用主要事件、主要物件或主要人物擬題,甚至用人物的某個特征擬題。如說明文《死海不死》,題目新穎、巧妙,引人入勝。解析題目“死海不死”中的兩個“死”字,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含義是不同的?!八馈迸c“不死”互相矛盾,從不同角度揭示死海的特征。標題“死海不死”既是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又是說明的中心,耐人尋味。這種相輔相成的擬題手法,常被人們采用。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擬出“天空不空”“恒星不恒”“愚公不愚”“智者不智”和“孤兒不孤”等標題,新奇有趣,發(fā)人深省。再如《變色龍》,題目意在以變色龍隨環(huán)境變化的特點比喻主人公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性格特點,幽默的比喻使文章更富趣味性,與文章的精彩情節(jié)相照應(yīng),讀起來意趣盎然,引發(fā)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與思考。我們可以仿照這篇文章引導學生擬出“笑面虎”“鐵公雞” “孺子?!钡阮}目。我們利用課文中這些頗具特色的文題,讓學生明確題目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懂得精心命題的妙處,再教授學生一定的擬題技巧,學生在寫作時就能擬出言簡意豐、新穎別致的作文題目。
二、學習課文首尾的寫法
記敘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多種多樣,就開頭而言,有的開篇點題,有的總領(lǐng)全文;有的描寫環(huán)境、烘托氣氛,有的交代寫作動機;有的引用詩詞,有的妙用比喻……就結(jié)尾而言,有的抒情,有的議論;有的明快,有的含蓄;有的再次點題、首尾呼應(yīng),有的戛然而止、留有余韻……尤其是開篇點題、首尾呼應(yīng)的方法,可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讓人印象深刻,引起讀者共鳴。教讀課文時,我們不妨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寫作方面的指導。如《背影》一文,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揭示記敘的中心內(nèi)容,以濃厚的感情籠罩全文。結(jié)尾“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再次用“背影”點題,呼應(yīng)開頭,在淚光中再現(xiàn)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首尾呼應(yīng),既使文章凝聚在背影這一動情點上,又深化了父子相親相愛的思想感情,渾然一體。由此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訓練,讓學生用課堂中學到的點題呼應(yīng)的手法,寫一個難忘的“背影”,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同時提高寫作技能。再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開頭寫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边@句話既寫動作,又寫心情,驚訝中帶著震撼,側(cè)面表現(xiàn)了紫藤蘿瀑布的美麗。結(jié)尾“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句話,在內(nèi)容上深化了主題,表明作者從紫藤蘿花身上汲取了力量。在結(jié)構(gòu)上,照應(yīng)開頭,首尾呼應(yīng)。開頭寫自己沉浸在弟弟病重的悲痛中,腳步沉重;結(jié)尾作者被紫藤蘿花的活力感染,加快了向新生活邁進的腳步。首尾形成對比,結(jié)構(gòu)完整,并深化中心。學習課文后,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借鑒文中首尾呼應(yīng)、對比等寫作手法以及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提高寫作水平。
三、學習課文描寫的手法
好的描寫手法能讓文章生動、形象、逼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凸顯人物性格,表現(xiàn)主題。如朱自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背影》,語言平實自然,文中關(guān)于父親的外貌描寫很簡單,“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講讀課文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或?qū)懸粚懓职謰寢尩耐饷蔡卣?。又如,朱自清在寫父親過鐵道爬月臺買橘子時,用了“蹣跚”“探”“攀”“縮”“傾”等動詞,細膩地寫出了父親爬月臺的艱難,那蹣跚的背影一瞬間化作了永恒,打動了無數(shù)讀者的心。學習這段文字時,我們可以進行片段訓練,要求學生用幾個動詞,寫一個連續(xù)性的動作,讓人物形象豐滿起來。再如《臺階》中寫父親“坐在綠蔭里”的細節(jié)描寫:“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段描寫寫出了父親望著別人家臺階的專注神態(tài),目光里滿是羨慕和向往。這句話描寫的是人物神態(tài),表現(xiàn)的是人物內(nèi)心的渴慕追求。學習這段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作文時寫好人物的神態(tài)更能顯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這樣的寫法,需要教師用慧眼去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學習借鑒并運用到寫作中。
四、學習課文寫景的技巧
一位詩人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大自然是美的,我們怎樣用教材來指導學生描摹這美麗的世界呢?品讀課本中那些寫景的課文,可以學到許多寫景方法。打開《答謝中書書》一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8個字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清,用筆洗練,從視覺角度寫景。“兩岸石壁,無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边@句由上文的仰觀俯察改為平視極目遠眺。“青林”“翠竹”“五色交輝”,上有藍天作背景,下有流水為襯托,色彩絢爛,美不勝收?!皶造F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背炕枳兓爸虏煌?。早晨白霧繚繞,如絮如帶,似煙似縷,猿鳥亂鳴;傍晚紅日西沉,暮靄罩山,飛鳥歸林,山色蒼茫,沉鱗競躍,動靜搭配,畫面就不單調(diào)了,給人以怡神悅性的美感。講讀此文時,不妨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仔細觀察校園內(nèi)自己最喜歡的一處風景,以“校園一角”為題,利用所學的寫景技巧,寫一篇寫景狀物散文。寫景時要注意俯仰角度的變化和近景遠景的層次,要調(diào)動各種感官,寫出景物的光、色、味,可以寫它的靜態(tài)、動態(tài),還可以寫它的環(huán)境氛圍,還要注意運用情景交融等技巧。結(jié)合教材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與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定能提高不少。
利用教材,在講讀課文中探索作文指導之路,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雙管齊下,的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引領(lǐng)學生利用教材,在課文中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立意、選材等方面探尋寫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