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偉
[摘要]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技術在不斷進步,文化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者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新課改應運而生,各個學科都在尋找新興的教學模式。體育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它與一般的課程相比,有著更強的實踐性。因其特性,如何在小學展開優(yōu)良的體育教學成為小學體育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就趣味化與生活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影響展開研討,并提供了一些加強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趣味化;生活化;小學體育;教學影響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正處于愛玩的年紀,想象力豐富,又活潑好動。其他課程相對體育課來說,是枯燥無味、呆板艱深的。體育課更好地適應了精力旺盛的小學生的需求,他們渴望游戲,討厭束縛。體育課要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朝著趣味化和生活化的方向發(fā)展。新課標當中也提到應將體育和學生的生活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體育教學的趣味化更能激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一、趣味化與生活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影響
趣味化和生活化是小學體育教學的變化趨勢,經(jīng)過一些教師的試驗,能看到趣味化和生活化對小學體育教學產(chǎn)生的影響。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fā),可以探討趣味化和生活化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
1. 趣味化與生活化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
(1)對教師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
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自覺履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在將趣味化帶入小學體育課堂后,不僅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興趣,教師也產(chǎn)生教學熱情。教師對于體育教學有了更多的熱情,樂于去鉆研,更加敬業(yè)。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也獲得了更多的成就感,新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層出不窮,豐富了小學體育教學理論。小學生個性活潑,年紀尚小,自律能力不足,教師常常會因為課堂紀律問題而頭疼。生活化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聯(lián)系社會生活,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便于教師更好地管理課堂秩序。
(2)對學生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
小學體育趣味化和生活化不僅對教師有很大裨益,對學生學習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體育課不僅僅是一門教授學生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課程,更是一門解放學生天性,讓學生得以釋放壓力的課程。學生有愉悅的心情和放松的身體,才能再度高效地投入學習。小學體育趣味化激起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他們化被動為主動,去參與課堂,與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營造了一種輕松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一個融洽的班級氛圍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進步。小學體育的生活化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使得學生更加喜歡體育,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小學生尚處在懵懂時期,心理發(fā)展還不夠健全,體育教學的生活化能夠緩解知識與生活的疏離,培養(yǎng)小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加強人際溝通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自主性,完善思維的發(fā)展。
2.趣味化與生活化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
在新課改的提倡下,小學體育趣味化和生活化很受教師的推崇。但趣味化與生活化使用不當,也會導致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從而造成教學活動的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1)對教師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
教師會受到大環(huán)境的影響,而選擇將趣味化和生活化帶入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很大關系,如果教師對于趣味化和生活化的理解不夠深入,也沒有依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計劃而盲目使用,有可能會產(chǎn)生對趣味化和生活化的理解偏差,從而不能很好地將趣味化與生活化與小學體育教學結合在一起,會產(chǎn)生僵化且形式化的教學模式,這對教師的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教師難免會亂了節(jié)奏。同時,不考慮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只是任務性地使用趣味化和生活化,沒有很好地掌握使用程度,會導致課堂秩序紊亂,不利于教師課堂管理和教學活動的展開。
(2)對學生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
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和生活化對于小學生而言,的確是一件好事,因為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對于是非的判斷不夠準確,自控力很差,一旦教師沒有把握好趣味化和生活化的度,學生就會放飛自我,從而造成體育課堂秩序混亂,學生之間容易出現(xiàn)矛盾,不利于班集體的和睦發(fā)展。學生自控力差會導致體育課變成一門只知玩樂的課程,而非一門學玩結合的課程。體育課過度放松,與課程本質脫節(jié),會造成學生過度興奮,對下節(jié)課程的學習造成很大影響。學生的身體過度活動,會呼吸急促,難以穩(wěn)定,更難以靜下心來去學習相對復雜的知識,思想還沉浸在體育課上的樂趣中。
二、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策略
趣味化是指將小學體育變得有趣,而非僅有跑步、跳遠這些活動;生活化是指將小學體育課堂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體育知識,同時,在體育課堂上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得到自我價值的提升。
1.借助體育器材,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體育器材在體育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體育項目都要借助體育器材才能順利完成教學。很多教師擔心學生的安全或者顧慮到小學生太過活潑的天性不好組織管理,因而選擇不采用體育器材進行體育教學。同時,很多小學在體育設備方面的建設還不夠完善,教師沒有適用的體育器材。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安排時,可以借助恰當?shù)捏w育器材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對于沒有接觸過的東西總是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對體育器材的教學能夠很好地激起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了解體育器材的相關知識后,也會增加對體育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如教師在進行跑步教學時,可以教導學生認識秒表,讓學生體驗一下如何使用秒表。結合學生跑步的狀況詳細解說,什么成績是優(yōu)秀,什么成績是合格,什么成績是不合格??梢赃M行一場班級內的小比賽,以此讓教師掌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競爭力。在向學生詳細說明跑步規(guī)則的時候,可以介紹一下發(fā)令槍,有條件的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
2.內容聯(lián)系生活,激勵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小學生身體發(fā)育還不夠成熟,再加上一直坐著不動,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上升到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可以借助一些因為缺乏鍛煉而導致疾病的事例來激勵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積極探究該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努力找到學生日常能夠接觸到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適當拓展,讓學生了解體育與生活密不可分,將生活化帶入小學體育教學中。
3.教學活動合理,減輕學生身體負擔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教授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些教學任務比較繁重,不能在一節(jié)課內教授完的可以拆分成兩節(jié)課,不要因為急于趕教學進度而敷衍學生。體育課上比較重要的熱身運動不能忽視,在進行新的教學內容的講解時,一定要細致,學生在還沒有理解的基礎上就進行新活動的嘗試,容易因為動作不對而受傷。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安排時,一定要合理,要勞逸結合,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趣味小活動,營造一種趣味化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的身體負擔。當然,教學中也不能只展開趣味游戲,這樣也達不到體育教學強身健體的目的。小學生身體素質還在成長,有的時候接受不了體育活動的強度,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放松,通過拉伸活動來緩解身體疲憊,減輕學生的身體負擔,避免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厭煩心理。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趣味化和生活化給教師帶來了良好的教學體驗,使教師拾回闊別已久的教學熱情,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也激起了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掌握,從而達到增長知識和鍛煉身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興亮.關于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
[2]陳甫斐.體育教學的趣味化與生活化[J].江西教育,2018,(18).
[3]周廣文.關于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03).
[4]郭景瑞.試論小學體育課堂如何實現(xiàn)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責任編輯 史玉英)